»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求助] 看了某人帖子“一个小品级游戏就让软饭高潮了”的疑问

lz你如果是认真问的那我回答你是根据开发费用及投入的资源

如果低投资换来高销量说明这个作品很成功,但不能改变他仍是个小品级的事实

这样的玩意音乐、影视、游戏里都有

女巫布莱尔就是典型

想要kuso或找战那随便

[ 本帖最后由 killmesoftly 于 2009-10-12 11: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1945III 于 2009-10-12 15:09 发表


其实所谓大作之说,就像电软老D当年总说的精品,其实是处理品。

在电玩游戏长期缺乏的情况下,望梅止渴的玩家就对游戏充满期待,对厂商崇拜。

关键是短缺造成的,饿时吃糠甜如蜜。

随着游戏市场像电影市 ...
我觉得你必须搞清楚一个概念

B级片里有不少神作

但他本身仍是B级片

优秀的作品和大作是两回事

再搞清一个概念,大作里烂作也不少,但大作的成功率比小品高得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1945III 于 2009-10-12 15:27 发表


你的最后一句,又把大制作换成大作了。
你怎么定义是你的事

对于娱乐业来说,大制作就是大作,大作就是大制作

AAA级就是投的钱和资源最多的意思


TOP

游戏的成本相对其他项目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一大块是人力,可以以工时计算

一大块是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损耗

还有就是各种授权等等费用

TOP

首先,水平高的人,工资相对就高,这个虽然不绝对,但以事实统计论,高级人才的平均工资水平要比低水平的要高,这个没什么异议吧?

的确,一个清华的博士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比你花的时间要少很多,但同样的,他的工资是你的3倍以上,这个不过分吧?工时的计算是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工资,不是单纯的工作时间。

当然,在TEAM WORK的时候,有高手解决问题快,对于上下游的衔接乃至整体工程进度都会有推动,这样会降低整体人工成本,这是后话。

其次,对于目前的好莱坞来说,成本失控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会发生。发生成本失控的,必然是强势而头牌的导演,现在还有的2个,一个卡梅隆,一个彼德·杰克逊。但你难道没发现这2人现在都几乎没电影可拍了吗?这种量级的冒险,好莱坞也不敢经常做,可以形容为至少五年一遇,《金刚》之后,你就慢慢等下一部吧。

第三,没人忽视小制作。电影公司、游戏公司又不是印钞票的,每年无论电影还是游戏的AAA级制作,一双手可以数得过来。作为一家成熟的电影或游戏公司,每年产品线中必然充斥着各种投资力度不等的作品。但小制作只能当奇兵,成功了公司很高兴,失败了也不太悲伤。大作不一样的。

第四,再重申一遍,大作就是大投资作品,这和是不是精品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也要视平台、时期、地域的不同而定。Wii上的大作平均成本肯定比神机和三红机的大作低,10年前的大作和现在的大作投资力度也不一样。在中国,英雄和十面埋伏就是大作。用销量或票房就客观吗?有的作品当时的销量不理想,过了几年又被人吹成神作,怎么算?

最后,魔女就是个中等投资的作品,大作称不上。

[ 本帖最后由 killmesoftly 于 2009-10-13 10:09 编辑 ]

TOP

销售额高的东西,利润率低,到最后利润额未必低

销售额低的东西,利润率高,到最后利润额未必高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