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Wii要输就输在战略储备不足上

什么是战略储备?对战略的遂行发挥主要作用的储备才是战略储备

比如Wii的战略是LU+NU战略,那么战略储备就是对LU和NU具有决定性杀伤力的软件

目前仅有Wii sports够格,Wario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Wii play要是不送手柄基本就废了

而象口袋,火纹,zelda,完全不能作为战略储备来应用,不能起到拉拢LU和NU的作用



不能简单地以“大作”来打天下,要看这些大作是不是战略储备。

NDS有多少“大作”?然而不能称为大作的战略储备却足够丰富,这也是老任的胜机



我想知道老任在Wii身上还有多少战略储备,Wii健康,Wii交响,Wii摩托,不太想把脑轻松也算上,因为觉得它没戏

任饭所关心的MP3等等,这些好玩的游戏,可以称作“大作”的游戏,还真没什么戏



战略不同,利器必不同

饭勺不能挖耳朵


TOP

Wii和NDS在走一个路子,但是不能靠copy原来DS的那些游戏,也不能copy以前N64和NGC的那些游戏,没有点儿新的只属于Wii的兴奋点,开拓出新的战略资源,那绝对死定了。我是铁了心觉得Wii版脑轻松没戏,饭勺没法挖耳朵,一个机种上成功的软件未必到另一个机种上也会成功

一旦首发期过去,非战略资源是根本不能提高装机量的,比如象Wii的口袋和FE,比如象PS3的VF5,既然已经明白了自己要夺取的目标用户是谁,就应该对开发方向进行取舍,选择了蓝海,不只是选择与竞争对手错位,也是选择与过去的自己错位。所谓的“传统大作”什么时候扔出来老用户都会等,但是战略资源这种东西,一旦没有及时准备出来,时机就没了

但是老任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未来的这些战略资源都是自己的,不像PS3和XO还要争第三方独占大作,还要担心别人来抢,老任自己想出来,做出来,一下就可以赢,想不出来,做不出来,输了也怪不得别人,基本不用考虑第三方的问题



TOP

都说老任是在走异质路线,但这个“异质”的实质是什么?

一方面是所谓“蓝海”没错

但另一方面实际是用一种特殊的手法把第三方对胜败的决定力尽可能降低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来看一看以前的主机战争,从PS开始成功起,主机战争的实质就是第三方争夺战,其中既包括对第三方大作的争夺,也包括对好的第三方工作室的第二方化

但是再实质,就是争夺战略资源,因为这个时期,大家的目标用户群一致,且整体来看,更多的战略资源掌握在第三方手里,掌握第三方就是掌握战略储备

所以就有了“得第三方者得天下”这种说法,而且在NDS出现前,这句话可以说就是定理


但是到了NDS和PSP这一代,老任耍了一个比较隐蔽的手腕,那就是所谓“异质”和“蓝海市场”,但其实质是将战略资源的绝对数量由第三方转入第一方,最基本的伎俩就是“硬件的排他性”,也即通过“第一方对硬件和市场目标的熟练度”来剥夺第三方对战略资源的掌握量。

这种做法实际上很危险,首先必须让市场在自己的引导下,走向“异质化”,否则就无法使第三方手里的牌从以前的“战略储备”变为“一般储备”,这样的话胜负的天平就会瞬间倾倒。

然而任天堂做到了,在市场倾向逆转的同时,也把第三方原来可以作为“战略储备”的大作,变为不能大幅带动硬件装机量的“一般储备”,而在开发“战略储备”上,由于第一方对硬件的熟悉程度和对市场的导向上有绝对的主动权,因此可以达到一种如鱼得水的境界,而可怜的第三方是完全被动的,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前可以当作“战略储备”的作品已经在老任对市场的改造后变为“一般储备”,而在醒觉之后,又不能在一个老任的“主场”上占据有利地位,是所谓“第三方坟墓”

从NDS的战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导市场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倾斜比单纯开发一两款大作要重要得多,因为这样不但能使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软件开发习惯相同调,也可以使对手的各类“大作”变得绵软无力

这种既可以提高装机量又能够引导市场需求方向的“绝对战略储备”数量可以达到多少,比一般可以提高装机量的战略储备数量就更为重要

最终结论就是:

现在已经三月了,如果老任手里只有一个Wii sport的话,他就死定了。他必须得有,绞尽脑汁也必须要拿出能够成为一系列的,具有足够数量的,能够扭转市场导向的“绝对战略储备”来,如果让PS3的“大作群”将市场指向旧有的模式,那么Wii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光看到表面上Wii销售量的风光是没用的,真正的惊涛骇浪还没有从市场的深层涌现出来

[ 本帖最后由 xvid 于 2007-3-2 18:54 编辑 ]


TOP

关于胜机问题

我觉得现在日本是有胜机的,而美国败的可能性绝大

为什么?

还是要看市场导向


从日本方面来说,zelda和FE卖得越烂,而sports类异质游戏大卖,Wii的未来才有可能越好。我不想帮老任找托词,这是个市场导向的问题。传统类型的游戏卖不过异质游戏,说明市场的导向已经有可能发生了变化,当然,这只能说有可能,就象很多人说的,这里面还存在一个“新鲜劲儿”的问题,如果两年以后还是sports类型的比zelda类型的多卖好几倍,就不用担心了,那样说明LU+NU市场已经形成,Wii的目的达到了

而从美国市场来说,仍然是传统类型游戏占主流,如果能够向任天堂希望的方向发展,那么必须是zelda,MP3,马银三作卖得一般,而Wii交响,健康,sports2大卖,而如果继续zelda类型的“名作续篇”大卖(提示完全靠原有的任饭支撑市场),那么说明市场走向仍然处于“SFC/PS模式”,Wii要想成功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在那个模式下胜负是由第三方主导的,一个GTA就基本作死了

TOP

我还是认为,异质市场和传统市场不是谁削弱谁的问题,不存在异质市场的发展降低了传统市场规模的情况

我认为实际的情况是,任天堂在日本大大扩展了异质市场,而日本的传统市场萎缩比较重,所以市场结构变成了异质市场占更大比例,市场整体需求与过去有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造成异质化主机更能满足市场主流的多数需求,因此更容易获得成功。老任开拓蓝海市场的成绩造成了异质化的需求多于传统的需求,而并非通过异质需求削弱了传统需求,虽然二者的结果都是市场结构发生改变,但核心内容并不相同

而在美国市场,传统市场确实有小幅度的萎缩,通过发展蓝海战略来开发LU+NU市场虽然也是可行的,但是面对一个并未明显萎缩的传统市场,要想让异质市场的份额高于传统市场,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并不是说异质市场开发不了,而是因为美国的传统市场没有日本萎缩得厉害,异质市场要占据市场的主导可以说是非常难。既然市场的主导仍然是旧的情势,主要受众仍然是以前的CU,那么针对于LU和NU的销售策略就不会产生决定性的致胜效果,因此Wii想要通过传统续作+异质新作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攻陷美国市场,难度非常大。传统势力越强的地方,战略资源就越掌握在第三方手中,PS3就越可能成功。

欧洲就更是这样,不但传统市场没有萎缩,而且还在继续发展过程中,即使任天堂发展LU+NU市场的步伐逐步加快,但是要想在这一轮主机大战中使异质市场大于传统市场,进而扭转整体市场局势,改变市场需求的主流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再次出现象《任天狗》那样的绝对战略资源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7-3-2 23:55 发表
请解释为什么NDS在北美和欧洲都卖的超级好.
很简单,之前所表述的一切都是在讨论如何获得胜机,获得胜机的关键是什么

而获得了胜机之后,几乎不用解释的就是连锁效应,这不是本帖讨论的范围


美国和欧洲从形势胶着到“卖的超级好”也无外乎两个原因:

1.以绝对战略资源获得装机量,同时对市场主流作出引导

2.获得胜机后坐等连锁效应滚雪球



而在美国和欧洲,Wii目前却还没有这样的情况

1.缺乏足够的绝对战略资源,未能达到对市场主流方向造成改变的影响

2.未获得明确的胜机,雪球还没滚起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7-3-3 10:50 发表
现在WII在日本和北美销量相当不错呀.
首发期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过去了就要拼实力了

Wii的硬件本身就是一个绝对战略资源,一个手柄能抵得上数款百万大作,而且可以有一定引导市场的作用

现在Wii卖得比PS3好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同样在没什么游戏的情况下,“便宜”的吸引力比“高级”的吸引力还大点,新鲜操作的“热乎劲儿”比高级影音的“热乎劲儿”维持的时间还长点

后面怎么样,还得看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