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再谈任天堂的“异质”策略

一般谈到任天堂的“异质”,经常指与传统游戏异质的“小品式”游戏,与传统操作异质的“体感式”操作,与传统顾客群异质的“NU式”顾客群,但是我在这里谈到的异质,是只与PC的异质

任天堂到底要做什么?从实质上是想吸引NU,多捞钱。但是在我看来,它的所作所为,更多地是与PC尽量划清界限

据置机游戏的几个倾向:游戏电影化,高画质高音质,美式游戏FPS化等等
据置机硬件的几个倾向:大舰巨炮主义,家庭媒体中心主义等等

实际的效果就是据置机的PC化。360和PS3除游戏之外的扩展功能,也就是PC除游戏之外的娱乐功能,比如播放BD和HD DVD,比如下载DEMO,比如网上支付和实时更新等等。只要有钱PC一样都能办到,相对于PC来说,次世代硬件的优势只是同级别的体验能在更便宜的价格下获得。以往据置机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能玩在PC上玩不到的游戏,然而据置机游戏PC化的趋势似乎是越来越甚,和PC游戏风格类似甚至是完全一样的游戏越来越多,说到国内不少玩家声称的“我不喜欢美式游戏”,实际上多数说的是“我不喜欢美式PC风格游戏”,因为从日式据置机起家的国内家用机玩家,真正不习惯的是美式PC游戏。相对而言,在360上游戏的PC化比PS3还要更厉害,而且对PS3游戏的期待,在论坛上大家所提到的也几乎全部是具有日式据置机个性的游戏。所以我也许可以作出这样一个未必恰当的设想:国内据置机玩家中,象我这样不喜欢据置机PC化的人应该不少吧

而反过来说,“更便宜,但能玩到更好的游戏”这个家用机的优势,实际上也越来越淡化。如果你不是那么急切,你几乎可以不用买任何据置机。几年前还是宝的机器,几年后用模拟器就可以玩到,显卡可以接电视,然后再接上一个仿据置机手柄的PC柄,只要你不盯着电脑机箱看,你所获得的体验和几年前别人玩的据置机没有什么不同。因而我们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你可以全机种制霸,但也可以只买一台,几年后就可以玩到剩下两个的模拟器

我所要说的是,据置机和PC的界限仍然存在,但是和硬卡时代相比,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而Wii给我的感觉不是它与传统据置机和据置机游戏的异质,而是它与PC的异质。

从硬件上来说,不具备媒体播放能力,不能作为家庭媒体中心存在,不具备与主流PC同级别的游戏表现力,用操作方式的变革给使用模拟器的游戏体验设置障碍
从软件上来说,任的游戏拒绝PC化倾向,拒绝电影化倾向,用机能和操作方式给主流PC游戏移植制造障碍,刻意回避网络的开放性而更强调“朋友圈”的小范围网络

总的来说,就是还原到硬卡时代的据置机理念,低能的机器,好玩的游戏,多手柄娱乐(利用朋友码限制参与者的社交范围,实际上是变相的多手柄)。而与PC游戏的理念:高性能的机器,震撼的影音体验,开放的多人网络游戏 相背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机器的设计上也设置壁垒(Wiimote),用以使PC游戏不能获得与Wii相似的体验

看来看去,任天堂还是原来那个任天堂,即使它也曾经追求过大舰巨炮主义,也对自己的理念做过一些变通,但是本质上基本是一样的。

对于个人而言,一方面我赞同它保留传统据置机游戏的个性的做法,仍然认为据置机必须有据置机的样子,不要变成带手柄的PC,比如Wiimote即使也有提高FPS游戏临场感的作用,但是玩FPS它代替不了鼠标键盘组合,而鼠标键盘也获得不了Wiimote玩FPS的体验;但是另一方面,老任拒绝网络的开放性也是一个问题,并不是什么游戏都是限制在朋友圈内联网才好玩;再者,我不认为机能和游戏性有什么关系,同样也不认为低机能容易保持据置机的个性,PC游戏的移植数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机能的高低而出现差异,缩水远比提高更容易(以上属个人想法,任天堂并没有声名过用上述方法抵制PC游戏移植)

当然,老任如果这样选择,那这条路绝对是条荆棘路,迎合据置机的PC化是容易的,而拒绝它是困难的,比如PC完全可以配一个Wiimote加senser bar来模拟与Wii类似的体验,当它出现的时候,要想拒绝PC的同化又要去想新的点子才行,魔道孰高尚不可知,但我是宁愿称呼PC为魔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