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这几年日厂的人员流动太厉害了,很多大厂都变成空壳了快。

强调明星制作人,不是从索大法的PS时代开始的么?在FC和超任时代,在媒体上出场的各游戏制作人,更多是作为作品发言人的形象出场。只有从PS时代开始,才慢慢一味强调明星制作人,甚至到了让人以为这明星制作人是公司CEO的地步。比如脱裤魔时代的硫酸脸,可乐妹的小岛秀夫都是这样的怪胎宣传下的明星制作人。
嘛,其实强调明星制作人是有好处的。从PS时代开始,游戏制作费用提高了很多,风险提高了。强调明星制作人能扩大宣传效果,减少游戏崩值的概率。这点上,连任天堂都不能免俗,在N64时代也开始强调某某某作品是宫本茂花多少年制作监督的。
游戏业顺风顺水的时候,这种做法还算好,能很好保持公司品牌价值。到了游戏业下滑的时候就悲剧了,一堆明星制作人,其实只是整个团队的一个形象代言人而已,但在公司宣传下心态扭曲,自我意识膨胀以为全部是自己的功劳,还想要待遇要福利。滚蛋后没了原先公司的超级预算和制作团队,混得比以前还惨实在正常不过。
至于欧美游戏公司,也是有品牌代言人的。比如暴雪魔兽世界的鬼蟹(当年他滚蛋一堆人头顶青天啊),大菠萝3的Jay胖(当年他滚蛋也是一堆人头顶青天啊)。更不用说席德梅尔这些大神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