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jahaman 于 2008-11-19 22:06 发表 恩~不会漂移吧
原帖由 绿帽子 于 2008-11-19 22: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IPHONE没按键,DSD没触摸,DS没机能,大家不能完美模拟,真尴尬
原帖由 大头木 于 2008-11-19 23:04 发表 但是iphone不是不可以用笔触摸么?
原帖由 S·H·F 于 2008-11-19 23:26 发表 呵呵IPHONE有专用笔用 本来打算换GPHONE的,现在不换啦
原帖由 DBTEL 于 2008-11-19 23:20 发表 我相信绝对不会有人用这个去玩应援团
手机触摸屏的历史 近几年来手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见证了手机的发展历史。手机与人之间的交互离不开手机的屏幕,作为手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屏幕也随着手机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屏幕到有更强图形表现力的灰度屏幕到后来的彩屏,继而是彩屏发色数的增加以及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可以说手机屏幕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在操作手机方面的体验随之产生变化。当然来今天重点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手机的触摸屏。 触摸屏,相信大家应该已经不在陌生了。不过最早的时候触摸屏往往是以一个高端的形态所出现,在我们小老百姓眼中,触摸屏似乎一直都是一项深不可测的技术。在我们所能追溯到的触摸屏最早被用在手机设备上应该是1999年摩托罗拉的A6188。这一机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家对手机操作的观念,当然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手写技术被引入手机领域,同时手机集成PDA的智能化功能也初见倪端。 电阻式触摸屏技术原理 随着后来技术的成熟,触摸屏越来越多的被用在手机上,其身份也从高高在上高级货变成了普及百姓的基本技术,如今采用触摸屏的手机几乎已经占据了手机市场将近一半的比例。不过触摸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作为手写功能的来主要体现的,我们也常常会称触摸屏手机为手写手机。不过自从苹果的iPhone出现后,似乎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触摸屏的应用一下子被拉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才知道原来触摸屏除了手写之外还能够完全改变我们对设备的操作。 我们先来看看触摸屏技术的原理。过去我们所接触到的触摸屏手机,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摩托罗拉A6188或者是后来的多普达PPC手机都是采用的一种叫做“电阻式触摸屏”的技术。这种屏幕由两层涂有透明导电物质的玻璃和塑料构成,在用户触摸屏幕时,会将两层内的导电层贴合使得当前位置的电压产生变化,进而获得触摸点的位置。 更先进的电容式触摸屏 而另一种触摸屏技术“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也就是iPhone以及Prada等较新较高端的触摸屏手机所采用的技术。电容式触控屏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电容式触控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镀膜导电玻璃),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 ITO涂层作为工作面, 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控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控屏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 所以说电容式触控屏轻轻一摸就可以被系统识别到,而我们常见的电阻式触摸屏则需要“压”下去才能够被系统感知,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优点在于灵敏度更高,这也是iPhone采用虚拟屏幕键盘成功的关键点。过去在Pocket PC平台上也有人开发过用手指直接点击屏幕的文字输入系统,但是由于电阻式触摸屏的由于灵敏度较低,在进行屏幕虚拟键盘输入时不免会出现“掉字”现象,更是不可能实现高速的输入。在正是接触到iPhone之前笔者也曾怀疑过iPhone虚拟键盘的实用性,而当实际试用过后发现投射式电容技术触摸屏上的虚拟键盘完全可以实现与物理键盘相同的输入速度。 多点触控技术 另外根据前面我们所介绍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在进行触摸操作时,人体是作为触摸屏回路的一部分,这就是iPhone包括后来发布的iPod Touch为什么没有配备触控笔的原因了,因为使用触控笔是没有办法操作电容式触摸屏的。 iPhone的触摸屏还有一大又是就是它引以为豪的Multi-Touch(多点触控)技术,这在触摸屏应用上的确是个创新。过去手机也好,PDA 也好,都是只能识别单个焦点的。也就是说,你同时用两个手指触摸屏幕的话,系统只会有识别出其中的一个点,而iPhone能够识别两个。这就是使得 iPhone多了很多直观的操作,比如说那个放大图片的操作,用两根手指点住图片分别往外拉就能够放大图片。这对一直只接触到单点触摸屏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个新奇的操作。当然除了酷炫之外,这种操作方式也的确是相当的实用。 触摸技术还需软件配合 当然iPhone的成功除了以上这些硬件方面的因素是不够的。软件的功劳也不可没,举个例子,当我们需要翻阅联系人列表或是其他文档,在一般的手持设备中我们是拖动滚动条来实现项目滚动的,而在iPhone当中,我们则可以用手指按住屏幕往上一拉,电话本就会跟随您划动的力度来进行滚动。项目滚动的速度跟手指划动的力度是成正比的。并且当手指离开屏幕后系统还会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惯性作用继续滚动项目并慢慢停下,如果在滚动自然停下之前停止滚动,只要再次轻触屏幕即刻。套用一句游戏中的话叫iPhone的“物理引擎”相当出色。 应该说iPhone的操作方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人机交互的新纪元。尤其是手持设备的操作理念将面临一场革命。新的触摸屏技术正向着更简单、更直观、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用触控式的屏幕虚拟键盘替代传统实体键盘可以节约手持设备宝贵的体积空间,并且可以在不需要使用键盘应用如电影播放时可以获得更大的可视空间。同时省去了键盘也可以大大简化厂家的生产工艺,减少材料的浪费。未来是一个触摸的时代,而iPhone正是通向未来的第一扇门。
原帖由 心中有爱 于 2008-11-20 07:52 发表 高级得多吗?现在多点触摸也不是什么新技术了吧
原帖由 心中有爱 于 2008-11-20 07:52 发表 而且我觉得每次都得脱掉手套去摸,在冬天是很不爽的
原帖由 心中有爱 于 2008-11-20 07:58 发表 是吗,但我觉得DSL或其他需要压感触摸的机器,我用的时候也可以用拇指做一些简单的操作,而Ipod,iPhone用的时候你如果带着手套它是感应不到的啊。 一个是有,一个是无,我还是觉得后者也不是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