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变形金刚实际上已经成了八零后报复性怀旧的寄托了

变形金刚的主力消费群只有可能是八零后,七零后沾点边,九零后是纯凑热闹。

这种怀旧的情怀已经灼热成一种报复性的海啸,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本位至上的年代。八零后有着种种的境遇,种种的如意和不如意,或者后者情绪更多。看看去年流行的《老男孩》。那种近乎对社会宣泄的怒放。变形金刚这种伴广大城市中的八零后的人群一起长大的玩具,已经成为记忆中能够代表童真、代表单纯、代表无所禁忌的符号。

面对成长后的种种挫折和不如意,这种情绪掩埋心底,劝饱受外部的环境的种种压力。一旦有这种时髦、且具有号召力的方式,比如电影,比如带着3D效果的巨大银幕,这种情怀马上被触动,如同火山爆发版,肆意宣泄。

尽管这种电影从技术层面已经出现一边倒的劣势,这种系列甚至可以用劣迹斑斑来形容,但这种漏洞在我们八零后这种似乎一直长不大的大小孩心目中只是吹毛求疵而已,丝毫不能掩盖其代表内心童真和无所禁忌的幻想世界的光芒。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魔幻般行政机制面前,或许这帮小孩有且仅有利用这种场合和时机来宣泄自己,不为给其他人看,就为了找回这种久违的酣畅淋漓。

任何对这部影片的规制,比如延期放映,捆绑票房都会激化八零后这帮孩子的群情义愤,甚至是亢愤。然后一浪推着一浪,推高票房。

这部电影不需要任何口碑,不需要任何理性,靠着一股子叛逆的戾气和羊群效应来支撑票房。在吹鼓手眼里:“干、干、干”、“炸、炸、炸”、“爽、爽、爽”,基层楼高的锈迹斑斑的机体,分不清结构和特征的造型就是最好的动能,用来刺激肾上腺激素,冲淡烦恼带来的各种不爽。这就是变形金刚,一种无需理由的寄托和符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