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苹果电脑好在哪儿?

作为一个在一年之内就被苹果彻底洗脑的果粉过来简单说一下:

首先,首次使用Mac和OS X,如果你真的想在苹果的体系中找到价值,那么就一定要:
1.秉持着open的心态,对所有的问题首先不要考虑我在Windows上就能怎样,在OS X下怎么得这样
2.秉持认真的心态,而不只是因为OS X这个系统好新鲜哦,我来玩玩。。。那样的话可能经过了前期的惊艳,因为你没有认真去融入这个生态系统,而很快退烧。
3.秉持着idc的态度。对,你没看错,就是idc的态度。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操作系统,看看iOS和安卓你就知道了,但是这个世界可以有一个你更“喜欢”的操作系统,所以很多时候idc不是当鸵鸟,而是让你有心情去发掘其他好的东西。


那么苹果电脑,也就是Mac好在哪里呢?
一、出色的外观和细节设计:
good design last forever,苹果对于设计有着执着的追求,大到很早就开始使用的一体成型机身,小到细心的magsafe磁力插头的设计,都体现着对用户体验的在意。苹果不喜欢在自己在意的地方妥协,如果暂时地妥协了,那主要也是因为有一些限制还没办法让它做到最好。
拿MacBook Air举例子,苹果做了最舒服地触摸板,并且辅以最好用地触摸板手势,让普通用户完全可以脱离在笔记本电脑上用鼠标操作。而这非常重要,笔记本电脑英文名字叫laptop,那么一个放在lap上操作(比如大学课堂)的设备,为什么却变成一定需要鼠标才能好好操作呢?


二、稳定性和更重要的,“一致性”
我们都是在Windows世界浸淫多年的人,大家在过去的10多年记得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格式化重装、备份。。。还有更早期的:安装驱动,打一万个补丁重启一万次。还有万恶的网络共享方案,一般用户根本不知道怎么让两个同网络的电脑传文件。
那么我们来看看Mac从很早开始是怎么一个体验过程吧:
   1 格式化重装?no no no,系统的稳定性让你根本不需要重装系统。而就算当你真的想重装系统的时候,苹果地沙盒机制(操作系统也当成一个app)可以让你很轻松地直接只重装系统本身而不会影响到app本身。
   2 备份,嗯嗯,Windows的系统还原。。。我就不想吐槽了。好的备份就是不需要用户额外去学习比较多的东西,而且绝对轻松无缝自动化。苹果的Time Machine就是这样一个操作系统重要的功能。你只需要打开Time Machine,选择好要备份的硬盘(可以是任何地方),然后,系统就会每一个小时自动备份你的所有东西,是的,所有东西,everything。当你迁移电脑内容的时候也就无比简单自然,就像iOS设备上的从iTunes/iCloud备份还原一样简单,可靠。
   3 驱动嘛不用说了,软硬一体的好处不言自喻
   4 网络共享,因为bonjour的存在,苹果的同网络内共享就是no setup,只要一连上去就行了。it just works。而且就算你两台Mac电脑是没有连接到网络的时候,也能利用airdrop功能直接互相传文件。
   5 最重要的是什么,一致性,苹果的操作系统是不断延续的,你可以一路从OS X10.1开始升级到现在都没有任何一次损失你的照片库,媒体库,你的系统设置,等等。
而这个是我觉得苹果产品价值中最好的一点。就像之前有一次,我老婆的iPhone5掉进水里了,要送修,而一修回来后马上就可以从iCloud还原备份,而iCloud备份本身就是完全自动的。再也不会出现那种丢失了手机上珍贵的照片而郁闷的事情了。


三、 生态
    一个操作系统本身如何好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Windows生态你觉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软绑架了很多标准,IE,Office,directx,等等。这些部分确实是苹果没办法掌握的资源。但我还是要说,这个生态挺好。
    Windows生态下流氓遍地,各种app都想要占山为王立自己的标准,之前说的大流氓小流氓的故事我想lz也是听过的。很多app都是越做越大而加入了无比多冗余的功能干扰用户的视线,几乎每一个app都会想给你弹窗一下来巩固自己的生态系统,比如把IE改成自己的主页,比如360那样代替微软来帮用户决定你需要什么app,需要开启什么系统功能等等。不同app之间不断抢占阵地,伤害的其实就是用户自己。
    苹果的习惯不是这样,它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系统,让app更多地只是简单地只做并做好份内地事。如果什么事情都想做,那么哪一件能做好?

四、 系统预装app和功能
     1.iTunes洗地时间到了。
    这是一个不习惯地人骂到死,但习惯的人离不开的软件。“管理你的所有媒体内容”这就是它的本质,但我这里只说它做得最好最到位的音乐功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库,少到几百首歌,多到几万首都是很正常的。而Windows用户更多的喜欢用“文件夹”的方式来管理,那么就带来了一个弊病,我如何建立一个自己的播放列表呢?我如何快速地根据专辑,演唱者,自己的评星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音乐呢?当我想自动把所有自己认为经典的歌曲都同步到我的iPod,iPhone,iPad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用文件夹来慢慢挑拣?那很麻烦,甚至是,做不到。
    iTunes就是解决了这些问题,你可以在上面管理你的海量曲库,管理并欣赏他们,创造自己的播放列表,评价歌曲。让你重新去发掘自己的喜好。甚至于genius播放列表能够根据你的曲库判断你的喜好,建立一个适合你的播放列表。等等
     2. iPhoto更是一个killer app,Windows上我不了解,picasa似乎不错,但系统原生支持还是不一样的。当照片这种内容用真正强大的库管理软件之后,就显示出无比的威力,你可以根据事件,地点,面孔,来管理,编辑和欣赏你的所有照片。创建自己的相簿,一切用一个简单而优雅的方式。当然了我说那么多没用,但我只是觉得当你开始用iPhoto后,就会明白以前自己用文件夹管理照片的方式有多蠢和过时了。
    3.苹果原生app和功能导致了OS X在第一次开机后就基本成为个“可用”的操作系统。便签、提醒事项、备忘录、日历、FaceTime,邮件,通讯录等都是挺好的apps,虽然只能满足一些比较基本的需求。你可以做很多你以前想不到的东西。从一开始就让数码生活变得有序。
    4.系统原生支持好,系统内置的预览app可以看很多东西,pdf,doc,xls,ppt,mp4,mp3,jpeg等等。这点我真的忍不住再黑一下微软,好像win8之前的所有Windows都是只有装完office后才支持打开office文档的。。。这真的很噁心。。。
      这些功能配合quick view,spotlight,那真的非常方便,用过的都说好。


其他当然还有好多好多,只是暂时找不到一个好的思路来整理并写出来。


P.S 柯南兄让我好好写一个回帖,我马上就答应了,只是提笔就觉得罄竹难书。。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细节,太多太多的感触。
我从去年的8月份第一次用上了OS X系统,那是一台2012版的MacBook Air。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从iPhone到iPad到iMac到Apple TV,甚至到把全家的路由器换成airport基站等等,每一次都是崭新的体验,这一年多以来,我不断地被颠覆三观(或者说是恢复三观?)。比如说原来笔记本是可以不需要鼠标的;升级新的桌面OS原来是不需要对电脑大动干戈的;桌面app原来应该是统一到一个Mac App Store下载的;路由器原来是不需要输入190.168.1.1的。。。等等等等。


好吧,说了很多,但废话似乎比干货更多。我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真的很烂很烂,只能说到这样了。
结尾一句:
任何时候都欢迎进入苹果的生态,我相信大部分在这个生态下浸淫多年的人会给你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的。
谢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dennis233 激骚 +1 精品文章 2013-11-13 14:56
  • 西门啐血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11-13 13:28
  • zhrflyhigh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11-13 12:19
  • ooo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11-13 06:36
  • Alusell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11-13 00:25

TOP

引用:
原帖由 masterfcg 于 2013-11-12 23:23 发表

这和windows的删除有什么区别,还不是可能要留下系统不会调用的用户个人文件。
Windows下的删除由于dll会导致各种问题,以前我们经历了不少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qyqgpower 于 2013-11-12 23:54 发表
Windows搜索直接按Win键,输入内容就好了。
不能用这个功能的人估计就是那些想尽办法关索引服务,也不会把各种文档归类到库里的人。

预览,的确没有Spotlight这么方便,开始菜单结果没有预览,单独搜索结果要开预 ...
剪切功能的话cmd+c然后cmd+option+v,也挺方便的啦


TOP

引用:
原帖由 贝卡卡 于 2013-11-13 09: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

喷了,我就问问你所谓的先进生产力的excel好了,不知道函数公式的人在不看说明书的情况下怎么就用着用着就会用了?当然你有微软光环加成当然跟普通用户不一样,另外所谓的 ...
本质上是对科技产品的理解不同,有点像自动档和手动档的区别。
geek思维和普通消费者思维的区别。

而我觉得最有害的一点在于,天朝人在这个生态下浸淫多年后,居然弄得有很大比例的人都是以geek的方式去理解科技产品了。
有一个很流行的句子:好人修电脑。为什么那么流行?因为在360出现之前,那电脑还真不是一般消费者能搞清楚的,所以说修电脑也就成了一个人人都需要会的技能了。
而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我们家里的其他电器很少由我们自己修理呢?电视机,电饭煲,微波炉,洗衣机。。。这些东西和电脑不是同一种东西么?都是帮助人类生活的工具。为什么我家的这些电器坏的时候没人质疑我说:“你不会用啊,只要这样这样,马上就修好了呀,多去学习学习吧”

一个设备,我想让它傻瓜一些,难道是错的?难道就一定要花大量时间让每个人都成为Office高手这样?如果对于一般的需求,我用简单的方式去实现,剩下的时间让我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多思考,去多整理生活,享受生活。那样不好么?专业性的设备和专业性的软件很好,比如Office。真的很强大。

但这世界已经专业到90%的人都需要用到那么多功能么? 我只要一个简单好用,便宜的app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那么iWork就非常合适。



很多话我不太会说,也不太敢说,怕激怒人,怕言语上又触及了某些难缠的人的神经。这是我的性格。
但柯南兄比我有勇气,这点真的佩服。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dennis233 激骚 +1 精品文章 2013-11-13 15:18
  • 天风颖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11-13 13:05

TOP

引用:
原帖由 mrzc 于 2013-11-13 10:29 发表

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科技操控一切,人只要安心当手机的奴隶、电脑的奴隶、平板的奴隶,天天吃喝拉撒睡玩就就可以了。先进生产力就是发展这样的科技。
科技发展的目的就是让科技解决大量的问题,而人类就可以空出手来做更加伟大的事情。现在我们大家都在享受车辆给我们交通带来的便利了,那么我们是不是车辆的奴隶呢?

[ 本帖最后由 cloudchilya 于 2013-11-13 11:0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