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高智商的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其实这个标题我可以换一个更有煽动性的:讲究性价比的产品都是垃圾产品。
这个是转帖,但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当你比较忠诚的选择某个品牌的时候,吸引你的应该不仅仅是价格。
……………………………………

高智商消费者
人类学意义上的统计中,东亚人的智商高些。而在东亚人中,中国人又更加聪明一些。前一句,出自人类学家戴蒙德的畅销书。后一句?出自我对中国消费者的观察。
当美国人花 600 块去买一件 A&F 的 T-Shirt 的时候?中国的消费者花 70 块拿到。东京水道桥的店里,始祖鸟冲锋衣只能拿到 8 折的时候?中国的消费者 5 折拿到。
中国的消费者特别勤奋。他们总能找到“尾单”,“超值特价”和“全新的古董型号”。中国的消费者还特别好学。他们熟知每件衣服的产地,款式,贴牌特征,缝纫细节。讲起真伪的辨别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高性价比”,即使价钱便宜的完全“不可持续发展”。而且,他们每每能顺利得手。
然后?他们会发现,美国朋友的 Bora45 怎么多了防水拉链?"全新" Nokia 库存机,按键为何那么容易脱落?即使走运买到了真货,外表光鲜的高性价比手机,为何电池会在机器中晃动?
是的,聪明的消费者忘了:卖给他们东西的,也是"高智商"的中国人。品牌
日本人走出饭馆的时侯会对店员说:“多谢款待”。即使,他们一分不差的付了钱。美国人走进小区,会对开门的保安说“谢谢”。即使,他们缴了物业费。
在这些文化里,商品价钱并非取决于商家的成本。价钱更多的取决于商品对消费者的价值。厨师的工作为你搞定了午餐,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赚取更多的收入。是的,花钱带来更多收入。这并非零和游戏。
那么,和商品本身比较,自己的时间就更加珍贵。这时筛选产品的第一要素是“品牌”。因为品牌意味着品质,设计,售后保证等很多东西。最初免不了比较,但是长期看,选择几个自己信任的品牌最为合算。他们可以为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一贯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时,提供品牌的人,并非仅仅是商人的角色。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有点像用户的合作伙伴(比如苹果,他的 MacBook 支撑了很多高效的创业团队)。毛利低的公司,往往出品更差的产品
关注性价比的消费者?他们有另外的想法。和商品能否为他们解决问题比较,他们更关心商品本身。
CPU 是什么?制程多少? GPU 性能如何?闪存读写速度怎么样等等。
如果能算出零件价格之和甚至毛利?那简直太理想了!因为他们恨不得厂家在 BOM 价格的基础之上,再给他们打个八折。
如果高配和低价,请想想厂家会在哪些地方省功夫?产品的制造者要比消费者掌握更多信息,太容易在一些消费者把握不到的地方节省成本。
手机的内部的设计妥协一下,就可以在产线上获得更高的装配速度,出了不良也可以简单的拆开修理。这些都意味着更低的成本。也许这些妥协长期看会导致电池晃动或者屏幕进灰?不是什么大事情,反正靠性价比已经卖出去了。
问题是:处处为了成本妥协,就不可能出现 iPhone 4 的不锈钢边框。铝合金或者塑料不是更便宜?
也不可能出现 in-cell 屏幕。为了不到毫米级别的手感改善,增加那么高的不良率?成本不允许。
更不可能在 2008 年研发了窄边框触摸技术,而等到 2012 年才上市 iPad mini 。这种当时还完全看不到回报的研发投入,控制公司运营成本的时侯第一个要砍掉。
事实是:毛利低的公司,往往出品更差的产品。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
所以,有些消费者以为自己可以用超越整个市场定价体系的眼光,去挖掘"特别值的便宜货"。这种想法本身,很可笑。
本文不是否定价格比较和产品评测的价值。但是,在某个限度之上,消费者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真的能得到更好的结果?或者,他们的努力会被产品设计制造的猫腻或者宣传对策抵消掉?
所以,我宁愿选择一个品牌,使用他。如果真的能让我的生活更轻松,那么就信任他。“信任”是高效的保证,不仅仅适用于商人之间,也适用于商家和消费者之间。
这样做,就产品本身而言,也许买“贵了”。而就你的人生而言,他可能反而是便宜的。
今天,苹果在中国的销量节节攀升,更多的消费者从淘宝转向京东。
换而言之,中国的消费者愿意为好的产品付出更多金钱。也愿意为“正品”保证付出更多金钱。
无论中外,“值得信任”从来都拥有高价值。无论有信用的厂家,还是有信用的商家,都理应获得高毛利。
性价比?却常常给我们带来"外贸单"黑心羽绒服,或者一下子就能解放全世界受苦人的革命路线。
回顾这些年的购物历程,一个也许极端,但绝不离谱的常识正在越来越清晰的浮现:
“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iPhone  于 2013-9-13 10:34 发表
讲真,苹果的R&D投入比重好像比三星、微软都要来的低的
三星电子是全产业链覆盖的,没法比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其实,非数码类产品不也是这样么?

如果每个人都被琐事所烦恼,还有什么精力去做该做的事情呢?买衣服、买车、买家居产品、外出吃饭……

如果你认为优衣库、H&M、ZARA等牌子就是简约、简单、质量尚可,那么你很有可能不去真的讲究什么它家衣服的材质是不是真的那么有科技含量、款式是否时髦,而是直接去店里挑了就走。

如果你没法去分辨什么板材是否环保、漆面是否耐刮擦、是否标示的内容和实物一样,那么很有可能宜家就让你比较放心,哪怕这家的东西会有所谓的溢价。

如果你买车,很少有人真的去把该价位所有品牌的车都试驾一遍,而是大体看中几个品牌,甚至有的老司机非常忠诚于某个品牌,选择其实就很简单了。

++++++++++++++

当然,生活本应如此简单,只是我们还是太穷了,厂家也太精明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3-9-13 12:11 发表
优衣库又不贵,俺全身上下都是优衣库。。。。。
就是不贵啊。

对比的是地摊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抠字眼就没啥意思了。

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其实就是:人们原本没必要活的这么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产品本身的性能上;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真正靠谱的厂家,让厂家去为你操心;当然这里的代价就是,花费略微多的金钱。


现在我买衣服,也基本上是挑一两个牌子,买一堆必须的衣服裤子;需要新衣服了,只要差不多款式和价格,就考虑填到衣柜中。至于做工、材质什么的,我选择的是相信厂家。
吃饭也是,基本上就那么几个馆子。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3-9-13 13:42 发表
被称为“人傻钱多速来”的消费者最喜欢这种文章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今天在研究苹果的税务筹划架构,太牛逼了,全球利润集中到爱尔兰,而爱尔兰的所得税率经筹划后不到0.1%,极其炸裂!
虽然不违法,但很不道德。
怎么做才道德?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此外,雾总是不是认为老百姓如果不钻研要买的东西的各种细节参数,就是傻了?我觉得这是国人的悲哀啊!干啥都太不省心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小米的手机不是不好,而是这个厂家太过精明,他知道国人最讲究性价比,所以,就把“最好的性能”和“最低的价格”结合起来,达到所谓的比我性能强的没我便宜,比我便宜的性能没我强。但是,一个好的手机,不光是只有性能,而是有很多综合的项目的。例如:好的材质和做工、好一些的屏幕、好一些的音质……
这些东西,特别普通的消费者(小米的受众定位很精准),是很不敏感的,所以小米即使实际的东西很一般,但挡不住“性价比高”这个大杀器。


而苹果公司,他们内部把很多东西都已经琢磨透了(这个琢磨是啥意思呢?),所以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非常平衡的东西,很多细节你们体验不到,但当你换了其它手机就能感觉出不便了。
例如:苹果的照相,基本上没啥参数可调,就那么简单的一个按钮,但随手拍就能拍出好相片。其它的手机看似很复杂,但随手拍的东西就是一般。
再比如:苹果的音质,连个基本的EQ都没有,但是当你换了其它普通的手机,都不用啥玄学,都能觉出其中的差异。

消费者都知道苹果的东西没啥性价比(一个MP3播放器敢卖2000多元!),但是用起来省心就行,它的客户定位也很准确的。


+++++++++++++++++
这两部分消费者都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中国的老百姓太精明了,而且过的日子太苦了,所以性价比这事太重要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精品,在这个快速消费的年代,注定是小众的。

在刚刚解决温饱,还达不到小康的社会里,谈精品有点奢侈了。


在TG里,一谈BOSE的音响,就是声音烂(其实远远谈不上烂,甚至属于很耐听的档次)、溢价高、样子货、面向傻速多的;而在国外,BOSE定位就是不折腾的中年人。对于这些人,3K美刀的省心,和2K美刀的自己折腾,他们肯定选择3K的省心。

而国内,大部分解决了温饱,几乎步入小康的消费者,最多也就是5K的iPhone不折腾、3K的iPad不折腾,而对比的对象仅仅是3K的安卓手机和1K的安卓平板而已。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另外,苹果在今年6月10日的WWDC2013开场视频中,阐述了他们的设计理念,我手敲一遍,大家参考一下(可以脑补IVE的配音):

若人人忙于生产,则无人精雕细琢。
我们视便捷为乐趣,视繁杂为选择。
而设计,则必须专注。
我们自问,在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受到什么?
快乐,惊喜,爱,和联系。
然后我们开始围绕这些,打磨产品。
这需要功夫(时间)。
每个“是”,都源自一千个的“不”。
简化,雕琢,千锤百炼。
直到我们的每个产品,都能打动每一个触碰它的人。
只在这时,我们才会在作品上铭刻:
苹果设计,源自加州。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三星的利润我相信会更高(丫产业链都是垂直的,占便宜大了,而且铺货那么猛),但他家的东西,真的不算是精品。

厂家也没啥错啊,小米现在很牛的,昨天我还现场听了雷军在中关村论坛上的发言,他们对产品的定位和客户的定位极为精准,难怪会成为整个中关村的代表(他的发言放在了所有企业发言的第一位,仅次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人的大会主题报告)。

只不过,国内消费者比较苦逼(TGBXS),只能去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而无法有太多的品质追求。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