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关于恐怖惊魂夜3作

这代发春软件投入的精力大不如前是事实,所以从水平来说不仅不如2,甚至也差过1,这没什么异议的可能

3代KAMA剧本强调的重点不同
1重点是狭小空间中的解谜,虽然世界观多样,但是都没有展开得特别大。
2的重点是故事类型的丰富,主线外的故事除了岛和人物没变,根本就完全是不同的东西
前2代有一个共通的特征,就是主线味如嚼蜡,支线异常有趣,尤其是2,把全部符合恐怖的故事类型都加进来了,而且越是离题的故事越受好评
3代与其说是要解决主线的这个问题,不如说是废物利用,反正没有时间和人手做那么多故事,不如靠压榨编剧,真正地做好主线
于是3代不受好评的原因也很清楚了,大部分玩家的动机根本就不是解密,而是猎奇,玩家的目的是买椟还珠,放这样一个推理/凶杀故事在这里,根本就是只有宝珠没有盒子,引起反弹也是很正常的
有人说3是2的一个资料篇,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不仅剧情带有补完的性质,而且很多支线故事设定也匪夷所思地保留了下来(比如真的有鬼魂看守的财宝,夏美是除魔师等等)

但是对3的很多否定是说剧本水平不行,这不太对头
我认为3的剧本问题是种类过少,背离游戏的初衷,而不是水平不够(也就是说是游戏性的问题)如果单讨论“凶杀推理”这个主线,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有很大的进步
从一个推理凶杀的故事来看,1其实是很符合“镰鼬之夜”这个主题的,突然死了一个人,于是大家开始互相猜忌,接着就被统统杀死,主人公走得越远,迷惑就越大,直到自己也完蛋。但是1的故事离奇也在这里,按照最标准的情况,凶手是在未杀一人的情况下被捕的,虽然可以让他多杀一、二人,可惜死得都有些无理头。从故事结构上来说非常完美,但是逻辑不通,那个破案的推理根本P也不是。
2的主线更是弱智,典型的用进废退,凶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这种故事最忌讳找一个跑堂的人当凶手,大部分时间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哪里,所以编剧就可以大胆胡来,最后拼名字基本就是穷举,和推理一点不沾边。
而且1和2代如果放任凶手肆虐发展主线,主人公死得都是不明不白,破了案子回头来看,后面的惨杀纯属鸡肋。
3的主线高明就体现在这里,如果把主线单拿出来——哦,本来就是只有主线——基本是一个完美的推理故事(因为没有死人),没有什么太大的破绽,最高明的地方是采用了表里剧情,而且破案过程充分互动,在只有透推理的情况下,只揭示一半真相,俊夫加入后才揭示全部真相,而在主线继续发展,所有人全灭的情况下,才能看到真相背后的真相。这个里剧情隐藏之小心,提示之精确,安排之和情合理,都令人叫绝。实际上,不少人在表剧情全部结束的时候已经感到了一丝疑惑,觉得自己在全灭结局中遭遇的事情和真相有所不同,但是之前扮演多个角色又使得玩家盲目自信已经掌握了全部真相,最后面对里剧情受到绝大震撼。(现在想想作者之前说的“不同角色的视点会体会到不同气氛”也是话里有话)

从这点来看,3代的多主人公系统和《街》之间主要还是系统的继承,实际思想上还是存在差别的。街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立场的对立和命运的无常,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多是出于无意或无奈,但是KAMA3中绝对没有“无心的恶意”一说,虽然都是由玩家扮演,但是各个角色之间的猜忌和对立都是主动的,人与人并非出于立场,而是出于本性而互相残杀。也只有采用多线并进,让玩家自问自答的方式,才能让自以为无所不知的玩家一步步走进我孙子设下的心理陷阱,最终发现自己也变成了一只恐慌多疑的镰鼬。


当然,遗憾也是有的,为了结局大团员,导致游戏里一个人都没死,这点比1更离谱。主线加入香山的除魔物语,也是为了大团员做的妥协,确实古怪。


TOP

3年B班金八森赛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