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法院二审认驳回国内Note 7自燃案诉讼:三星已赔偿没欺诈

我前几天还奇怪呢,这次友商新机发布咋没人提Boom7呢? 这不boom7又上热搜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meltifa 于 2019-4-3 09:59 发表

问题是消费者用个手机为什么还要承受可以类比乘坐航天飞机和汽车那样的风险呢?
明明换个牌子就不需要了啊
杠精,网络流行用语,为贬义,指经常性通过抬杠获取快感,唱反调的人,争辩时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杠精往往不论他人说的是什么是否正确,往往无视忽略曲解原述逻辑,对人不对事针对性反驳,仅为反对而反对,通过针对性反驳惹翻他人,进而达成目的。“杠精”出招时,是利用人类情绪上的弱点和思维逻辑弊端,一时间刺得他人无话可说,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meltifa 于 2019-4-3 11:02 发表

洗地,又叫:洗太平地。 在网络上引申为替别人(尤指做坏事的)处理后续收尾工作。 原见于周星驰的《功夫》开场中,斧头帮大哥杀人溅得四地皆血后,其一头目高喊了一声“警察,快来洗地了”后,方才施施然离去。 现 ...
遇到杠精怎么办

    1    话不投机半句多。在群里中我们难免会遇到那种喜欢抬杠的人,也就是杠精。不管说什么,他们都会跟你去抬杠,去与你分辨。遇到这种人呢,不要搭理,选择无视就可以。
    2    不要争辩。网络是虚拟的,群聊也是这样,没必要与那些杠精去抬杠,去分清楚对错。毕竟在这些人的眼里,他们的话总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争辩,让对方自找没趣就可以。
    3    做好自己。杠精的想法我们不要去琢磨,也不要试图叫醒对方。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可以。毕竟他们的事情与我们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大晶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9-4-3 16:11

TOP

引用:
原帖由 meltifa 于 2019-4-3 12:08 发表

棒粉的优越感是怎么来的啊,我去,好讨厌脑残

请宽容对待他们,毕竟大部分这类人都处在没接受过多少文化教育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的少年时期
《非暴力沟通》:做好这四点,你也可以轻松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世界上有一类人,一张嘴总能让人十分不开心。无论你多么欢乐,下一秒绝对烟消云散 。
我相信,你一定遇见过这种人,他们总能变着花样跟你抬杠。
百度“杠精”,给的解释是: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非常喜欢和别人抬杠,什么都要杠上一笔。这样的人大有人在,网上甚至评论说,杠精的至理名言是:别人说啥不重要,先反驳了再说!永不认错,绝不道歉!
杠精的世界里
① 没见过就是假的;
② 不相信就是错的;
③ 不喜欢的都是垃圾!
总之,不管别人说的是什么,“杠精”们总能先挑刺了再说,为了反对而反对,通过挑剔别人来显露自认为的优越感。以前并不理解有“杠精”这样一类人,百度之后,才知道真有这样的名次和这么一类人存在,而且他们的语言无比锋利。今天重温《非暴力沟通》,更准确的定义这类人为“语言暴力”携带者。
作者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教我们如何不暴力的、令他人接受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请求与思想。我原先以为,“暴力”一词,就是需要大动干戈,非得搞个头破血流,甚至闹出了性命,才算称得上的罢。
但是,看到作者的描述,才知道周围处处都有暴力,“杠精”就是一种语言暴力。而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去倾听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促进了自我理解和自我和解。非暴力沟通不是表达技巧,它是一种沟通方式,使我们能够充分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掌握非暴力沟通也非常简单,分为四个步骤:
1、观察现象:谈话时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表达感受:通过现象你所产生的感受。
3、阐述原因: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4、说明请求:你希望对方怎样做。
按照这四个步骤,别人更加容易理解你,你也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自己。

TOP

引用:
原帖由 meltifa 于 2019-4-3 15:59 发表

喷了,脑残棒粉前面刚贴不要搭理“杠精”,转头又跟我贴一堆不知所云的东西打自己的脸
你要没话说就趁早闭嘴,只会引用别人的观点只能说明你语言和逻辑能力的贫弱,复读机比所谓杠精更没有价值,懂?
好好说话,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

会说话是一种能力

罗振宇在《奇葩说》中说: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话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会说话的人,容易弄巧成拙,引人误会,会说话的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如同春风化雨般让人心旷神怡。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一书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有一个叫杨巴的生意人做得一手好茶汤,很多人慕名而来。有一次,一位大官来到店里,但是当杨巴将茶汤送上去的时候,这位官员很生气地把茶碗直接扔到了地上,碗被摔得粉碎,周围的人都吓得不敢吭声。

这时跪在地上的杨巴,看到地上的茶汤上浮着芝麻碎,明白了原因:这位大官一定是将芝麻碎看成了脏东西。

如果当众戳穿这位官员连芝麻碎都不认识,这样会让对方很没面子;但如果不解释,又难以让对方息怒,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机智的杨巴连声求饶,不好意思,小民不知道大人不喜欢吃芝麻碎粒,我再去给你换一碗,希望大人您原谅。

巧妙的一句话,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他当时愤愤不平地坚持自己的茶汤没问题,是官员不识货,估计少不了挨板子。

会说话的人,能够恰到好处地化解危机,不会说话的人,却容易惹祸上身。古训说的好,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一个人说话过于锋芒毕露,必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祸端。

而有些人,明明是心怀好意,却因为心直口快,直肠子不拐弯,而容易得罪人,了解他的人会帮忙解释说他是“率真”,说他“刀子嘴,豆腐心”,但不了解的人,却会因此心生芥蒂。

会说话是一种情商

好好说话也是情商高的表现,一个会说话的人,无论情绪怎样、压力多大,都会懂得心平气和地说话。而情商低的人,容易被情绪控制,从而口不择言,话一说出口,便暴露了弱点。

在对话过程中,如果意气用事,便很容易偏离目标,引发争吵。《关键对话》一书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部分影响生活的事情,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都是沟通不善而导致的。”

不会好好说话,导致的危害,可能是影响一辈子的。

如果你不太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不太会说话,请千万记住,愤怒的时候、激动的时候,尽量少说话,别下任何定论,别做任何决定,时刻牢记这8项说话原则:

着急的事,慢慢地说;

尴尬的事,幽默地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

没发生的事,别胡说;

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别人的事,不要说;

伤人的事,不能说;

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会说话是一种修养

说话暴露了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蔡康永在《说话之道》里写到: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会说话的人,不会只考虑自己,只图嘴上痛快,不顾及他人感受,他们既不会让别人尴尬,也能守住自己的底线,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

TOP

引用:
原帖由 meltifa 于 2019-4-3 16:10 发表

原来真是个复读机不是活人,你继续,我不奉陪了
好的!你可以做的很好!棒棒哒!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