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仔细想想,好像日厂的技术水平从来就不如欧美吧。

帖子里的无知的人太多了,令人哭笑不得。


TOP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9-1-12 11:13 发表

请指正啊,不然会以讹传讹的
我不是太懂,看了很多人说的也许就会被误导。如果没人指正的话。。。。。。。。。
日系厂商的第一个真3D游戏是namoct的winner race,赛车赛道全是多边形矢线,无贴图。(在90年代本人见过框体实物,相当震撼)
VF1是秒间30帧。
VF3是96年9月底于日本推出。
关于MODEL系列基本的性能的几个以讹传讹的更正:MODEL1的多边形跟MODEL2是一样的,秒间18W,只是MODEL2的硬件支持的特效比MODEL1多很多。(谣传MODEL2 36W)
MODEL3的多边形实力是100W而且是不带特效的运算结果,谣传是全特效秒间100W,MODEL3的最终改良版MODEL3 step2.1的多边形也只是100W,而且硬件锁支持的特效也2没有增强,(在98年天语出任龙哥时吹嘘step2.1是300W)那么改良版的性能提高在哪里呢?简单说就是在原MODEL3的特效下保证系统不减速!也可以理解为原MODEL3版VF3秒间57帧,放在step2.1下运行在画面素质不降的情况下却可以达到90帧。



TOP

引用:
原帖由 tyhtyjuj776 于 2009-1-13 21:04 发表



    你认为像SPIKEOUT这样广大而复杂的场景和15人同屏60FPS,才只有100万多边形,如果这样的话DC也能轻松移植了.也许是美工掩盖了什么?而且这游戏贴图也挺强,实在难以置信.
spikeout的画面确实是美工做了取巧,不管是BOSS还是主角,多边形建模都有三套,近视角才会显示高模,场景的建模也有高模底模之分,最明显的是船厂的50T重卡的轮胎,远近处建模可以明显看出区别,还有人物的阴影,距离拉远了阴影就隐去了,做spikeout的MODEL3step2.1基板比做VF3的原始MODEL3个人感觉只是单纯在运算速度上得到答复加强,证明例子就是把spikeout的ROM板插到VF3的CPU基板上是可以运行的,画面无任何区别,但是游戏严重拖慢,我目测估计不到30帧。DC移植原始MODEL3上VF3TB尚且缩水何谈step2.1的SPK!


TOP

更正一下,把spikeout的rom板放到vf3基板上画面到不是丢帧,而是拖慢,人物动作速度比正常减慢大约一半,就好比以正常速率运行最少得丢帧一半,即30fps。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