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HDTV 判断是否1080P物理分辨率和是否点对点显示模式的方法

HDTV 判断是否1080P物理分辨率和是否点对点显示模式的方法

很多人早已经知道, 但是也有很多人还不清楚.
在下就小讲一下.

首先是如何判断显示器的面板是否1080P的物理分辨率.
由于面板是液晶电视最贵的部分, 所以有些销售人员或者厂商会用720P的板冒充1080P的板.
如果客户对此不清楚的话, 很容易上当. 但是有些客户也就买来看一辈子普通电视, 所以...其实也无所谓了 :D

但是对于买HDTV来接电脑, 游戏机来看高清片子和玩高清游戏的玩家来说, 这就必须要搞清楚了

面板是否1080P可以用拍照, 再计算的方法来判断
如图:

用一个尺子帖屏幕上, 然后用微距拍一个照片.
然后可以用ACDSEE放大来看, 不需要多清楚, 只要能数出一厘米有多少个像素即可.
如图, 一厘米有18.5个 ( 可以只数最明显的红点, 反正是一样的)

然后量一下液晶面板的横向长度, 例如我这台是104 CM
然后一算就知道了: 横像素个数 = 18.5 X 104 = 1924 除去测量误差, 几乎是1920. 也就肯定了面板是1920了.
竖向同理可测.


面板是最贵的, 所以面板如果没问题了, 其他的也就软件问题而已.
如果面板没问题, 软件没问题, 一切都没问题的话, 这台机器就可以工作在效果最好的1080P点对点模式.


-------------------------------------------------------------------
点对点跟1080P没有必然关系, 任何分辨率都可以点对点.
例如这就是在 22寸液晶的标准分辨率1680X1050下抓的图:

如何判断点对点模式?   
运行diaplay mate, display test, nokia test等显示器测试软件, 出现大球图或者细线图, 看里面的最细的竖线和横线, 如果能清楚的用肉眼看到, 就是点对点.
横线图: ( display mate 的sharpness and resolution )




否则, 如果被插值, 则最细的横线将无法显示, 会变成一团灰.




原理其实很简单, 那些细线是用该分辨率下的最小像素来连续组成一直线, 如果设定的分辨率和实际物理分辨率不一致, 则必然要插值, 一插值则必然无法把最小的像素展示出来.
不运行测试软件 , 直接用静态图片(例如上面的1680X1050的横线图 )  也可以测试, 用acdsee等看图软件, 选择"按实际大小显示图片"即可.
大家有空可以测一下
最便宜最山寨的液晶显示器都可以保证做到的, 高昂价格的HDTV却不一定能做到...

[ 本帖最后由 猫猫猫 于 2008-10-5 18:1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DP 于 2008-10-5 17:16 发表
楼主你说如果点对点不完美该怎么办呢?看我在你另外一贴的回帖
我家里有一台厦华32U25,当年性价比很高的机器,用VGA接口死活只能上到1280*768,HDMI接口可以上到1366*768,但不能完美点对点,有的区域点对点了,有 ...
呵呵  谢顶了

厦华37T7我家的老电视, 完美1080P物理和点对点.  其实它就是我对厦华信心的原因.... 玩三年了, 效果很好, 性价比很高...
首先, VGA接口, 厦华的VGA接口很残废,  根据我的两台来看的. 所以VGA接口方案建议放弃.
重点考虑HDMI
然后建议你搞清楚你的电视机的物理分辨率到底是多少, 是13??X7?? ?  还是1280X7??  ?
如果这个不搞清楚, 就无法设置电脑的分辨率来跟它完美对应了.
然后可以考虑下那个刷新频率...什么30, 60, 59, 61的多试下.
时钟和相位调节....HDMI下一般不需要, VGA模拟接口才要的(我个人看法)

以我的37为例, 在HDMI模式下, <窗口>选项, 里面调节<满屏>即可, 其他什么行场位置都是灰色禁选的.

[ 本帖最后由 猫猫猫 于 2008-10-5 17:24 编辑 ]



TOP

垃圾山寨显示器不用调都有...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ge_xu 于 2008-10-6 09:43 发表
"最便宜最山寨的液晶显示器都可以保证做到的, 高昂价格的HDTV却不一定能做到..."

是指厦华这样的高端品牌咩?
这本来就是目前HDTV的怪异现状
喷就喷咯, 在下又不是国产饭, 也不是厦华饭,    不像你, 人家喷喷等离子你就心疼了...

TOP

楼上, 过扫描本来就是CRT这种需要"扫描"的显示器年代的东西
在点阵型显示设备的年代, 完全不需要扫描 过扫描也完全没有意义.
在接数字输出设备例如计算机的情况下, 不需要考虑过不过. 只需要点对点, 这种最最简单最最直接的工作方式即可.
点对点是点阵型显示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  至于万一时候接什么设备时会缺一块还是多一块, 自然会有播放设备里面的播放软件去做有力调节. 这跟显示设备完全不需要扯上任何关系.
硬要扯上关系,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 这太外行了!

[ 本帖最后由 猫猫猫 于 2008-10-6 10:1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ge_xu 于 2008-10-6 10:22 发表
楼主你玩过的设备实在太少了,貌似还经常逛逛家电BBS?

记得以前明几有台当时算非常高端的24寸电脑显示器,当初是号称是市场上第一台带HDMI口的电脑显示器,它接受HDMI信号时是做过扫描处理的。可见这一传统仍旧在 ...
那是他们(厂商)的不对而已...
拿着点阵显示设备做什么过扫描处理...简直是画蛇添足
HDTV不为接电脑而诞生...?
那为了接什么而诞生?
接PS3 ?  它不是电脑?
接XO ? 它不是电脑?
接市面上的高清播放器? 它们不是电脑?
接电视盒? 对, 它可能不是电脑, 但也可能是...反正用个S端子...

还有, HDTV既然是点阵设备, 点对点就是最佳状态, 怎么会是牛角尖?
点对点是显示模式和设备之间的点对点.
播放内容的改变在这之前就做好了... 这一点应该要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ge_xu 于 2008-10-6 10:44 发表
那是他们(厂商)的不对而已...

恩..........个大厂商都不对,您对..........您对...........这样就没法讨论了不是?:D
由于种种原因吧...家电厂商的习惯性传统思维方式.
对点对点的不重视.
这种不重视反正是有原因的, 像显示器, 如果无法达到点对点,  第一天就会有顾客退货
而HDTV呢, 一般人也就看看电视...就算放高清, 也很难看出来, 很难用定量的准确语言来描述...只能说什么画面虚啊, 不够清晰啊之类的.

不管怎么样, 日后, 这种画蛇添足的做法只会越来越少
毕竟, 点对点这种最佳效果, 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成本也不需要什么"高端芯片".

顺手转几个为什么液晶显示设备需要工作在最佳分辨率: ( 很难想像我在2008年底干这个事)

【聚杰网技巧答疑】液晶屏的最佳分辨率  

问:为什么笔记本电脑的液晶屏都要使用最佳分辨率呢?使用其他的分辨率不可以吗?

答:液晶显示器是靠像素得明暗和颜色变化来显示图像,当实际画面得像素与面板上的像素一一对应的时候,显示效果最佳。在液晶面板生产的时候,这些像素点都已经固定了,因此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会有不同的最佳分辨率。一般说来,15英寸的最佳分辨率是1024×768,而17英寸和19英寸的最佳分辨率是1280×1024。当液晶显示器不是以最佳分辨率显示的时候,图像要经过显示器内部的电路进行缩放处理,显示效果会大打折扣。





为什么LCD在低分辨率下的文字会模糊?
http://www.cyol.net 2004-06-03 17:09:56


  很多朋友在使用过液晶显示器之后都会发现,液晶显示器在最佳分辨率(通常也是最大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是非常完美的,特别是其显示的字体清晰无比,即使把鼻子贴在屏幕上观看那字体的边缘也是非常锐利的,完全没有CRT显示器上的那种泛色,虚影,字体模糊不清的感觉。但是,当把分辨率切换到低分辨率下(比最佳
分辨率低)后,此时,液晶显示器的文字表现就跟刚才大相径庭了,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还原的文字模糊迹象,笔画之间浓度不一,粗细不一,感觉非常别扭,还不如一些低档CRT的文字表现。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液晶显示器在最佳分辨率下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其与CRT显示器完全不相同的显示原理。

    传统的CRT显示器之所以能发光,是靠其显像管尾部的电子枪受热激发电子,在高压的加速下,以极高速度轰击屏幕上的荧光粉,荧光粉在受到电子撞击后会发出短暂的辉光然后熄灭,控制电子束撞击荧光粉的周期,使电子以极高频率不停的一遍又一遍打在荧光粉上,利用荧光粉的余辉和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给人的感觉则是该荧光粉在持续发光。控制电子束中电子的数量和撞击的速度,就可以改变荧光粉的亮度。控制电子束以不同的能量打在屏幕上的紧密排列的RGB红绿蓝三色荧光粉上,就可以把色彩还原。把显卡输出的视频信号经过处理放大之后,把信号加到显像管的阴极上,控制电子束逐行打在屏幕上,就可以在屏幕上实时还原图像了。以普通的15寸CRT显示器为例,市面上的15寸CRT显示器的可视面积一般为13.8英寸,也就是284mm*213mm,点距一般为0.28mm,我们可以简单算出,该显像管屏幕上水平方向的像素为284/0.28=1014,垂直方向的像素为760(事实上由于CRT显示器的边角点距比中心点距稍大,实际像素还达不到这个值。),由上面的数据可以分析出,15英寸的CRT显示器勉强可以工作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在这分辨率下工作的15英寸CRT显示器只有少量的像素损失。在稍低一些的分辨率下工作的时候,比如在800*600 下,假设CRT可以做到像素的一一对应显示,则此时的显示区域应为水平800*0.28=224mm,垂直为600*0.28=168mm。实际上CRT 只需要改变行偏转线圈和场偏转线圈的电压,就可以控制电子束把整个显示区域"放大"到整个屏幕显示,通过放大的图形文字虽然边缘没有液晶显示器那般锐利,但是由于其没有对信号进行处理,只是对显示区域的幅度作了放大,总体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则完完全全与CRT显示器不一样。它是属于一种直接的像素一一对应显示方式。工作在最佳分辨率下的液晶显示器把显卡输出的模拟显示信号通过处理,转换成带具体地址信息(该像素在屏幕上的绝对地址)的显示信号,然后再送入液晶板,直接把显示信号加到相对应的像素上的驱动管上,有些跟内存的寻址和写入类似。这种全新的显示方式没有任何像素损失,几乎是把显卡输出的信号完美的显示出来。但是,假如液晶显示器工作在低分辨率下,比如说 800*600下的时候,如果显示器仍然采用像素一一对应的显示方式的话,那就只能把画面缩小居中利用屏幕中心的那800*600个像素来显示,虽然画面仍然清晰,但是显示区域太小,以0.297mm点距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为例。在1024*768分辨率下的显示区域为最大即304*228mm,但在 800*600下,如果以缩小居中显示的话,则显示区域只有237*178mm。显然,这种牺牲显示面积来换取显示质量的显示方式对于价格昂贵的液晶显示板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要在低分辨率下充分利用显示面积,只有对显示信号通过运算处理后,把800*600的画面"放大"成1024*768的画面,再输出到液晶板上来达到整屏显示。在这个复杂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显示画面的内容作出改动,比如改变部分像素的内容,再通过对该像素周围的像素进行对比之后,"生成"新的像素插入到显示画面中。显然,这种改变显示内容的方式必然导致画面的"失真",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看到的文字笔画的边缘模糊迹象。这当然会令早以习惯了CRT显示器的消费者难于接受。针对这种情况,实力比较雄厚的显示器厂商开发了一些新的技术来解决液晶显示器这一弊病,研发出独有的"文字锐化"功能。那样你就不必再为低分辨率下液晶显示器那模糊又别扭的文字效果而不快。可以尽情的体会液晶显示器为你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那清晰锐利显示效果。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ge_xu 于 2008-10-6 10:57 发表
楼主你在挑战数码区群众的智慧和常识么?
什么意思呢?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