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谷歌Android对苹果iOS:可用性之争

从描述来看,实验设计者进行的应该是虚拟测试,即没有将机器交给被试验者实际操作,而只是将界面给他们看,看他们怎么操作。

但Android程序无法脱离back、menu键,而iOS程序跟按键无关,这也是逻辑的一部分。只是进行单一程序的单一操作,不足以证明整个系统的逻辑设计优劣(因为都是同一家公司开发的程序,单一步骤的不至于相差甚远),实验设计者应该使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来进行试验:使用硬件配置相当的机器,让实验对象了解需要的操作;而实验过程也应该更全面:比如以进入程序开始,退出程序结束。内容涵盖执行某功能,进行某个设置等。

就像是QQ斗地主这个游戏,界面上在两个平台上看上去是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打牌起来就有很多细节不一样了,比如选牌,出牌等。

另外实验应该可以在不同组重复进行并得到相同的结论才有意义——科学与伪科学的决定性不同就是可重复进行。

不过结论部分是没问题的:“硬件和软件正确搭配得当,两个操作系统都可以发光”,因为最近火爆的GS2已经证明了,硬件到了它这个程度,已做到整体速度上胜了iPhone 4——而二者售价是差不多的。。

[ 本帖最后由 burnfox 于 2011-5-25 22:1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2loader 于 2011-5-25 22: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使用时间测试是用的实体机器,不然怎么计时呢?

不过这文章意义不大,因为测试的基本都是跨平台的官方软件。两个平台都有的官方软件能有多大差异。

android的缺点在于少了很 ...
如果是实际测试,那么实验者应该介绍两台机器的型号——Android还得介绍一些固件情况,两台机器也应该选硬件相当的,四代iPhone之间、同一代iPhone与iPod touch的响应时间都不会相同。

不过就个人经验,即使不对比,iOS系统在响应时间给人的主观感觉也并不总是非常快的,虽然它的多任务机制本身比较高效,但也并不像苹果说的那样,后台程序对系统毫无影响(相对Android是小得多了),所以两台机器还应该从冷启动进入系统后进行对比,排除内存碎片、后台任务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burnfox 于 2011-5-25 22:5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