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12 18:12 发表 三年就不叫迭代了,迭代的特点就是得快,重复,应用最新技术。任天堂这都是捡人家用剩下的技术还迭什么,随便挑随便选了。这种平台那两家都在搞,搞了多少年还没成呢市场等不及都出手机了。任天堂的发展模式就是个大作坊,我们享受他的好处忍受坏处,连个服务器体验都搞不好的公司,要搞成这种体系那苹果就能上月球了。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漫步云端 于 2019-7-13 00:49 发表 主机+掌机合二为一了已经 如果不在这个基础上迭代难道再退回去一个主机一个掌机,不兼容ns,把自己玩死么? wiiu的失败已经让任天堂明白了,自己的实力无法支撑起一个主机+一个掌机,但是合二为一的平台是可以的,主机掌机所有第一方+独立游戏+冷饭就够任天堂把装机量撑到5000w,能活下去了。再做做手游,主题乐园恰饭,这个牌子就死不了 重新搞家用机就是死路一条。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7-14 09:44 发表 还是一个痛点和痒点的问题,连索尼微软都不敢在加强版主机上做痛点,再多的机能提升也只是用来提升分辨率、优化帧数这些,所以NSpro不管机能提升多少,最终呈现的实际效果还是痒点而已。真正的痛点那就是NS2了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14 10:00 发表 我觉得这种都是有什么用什么。甚至,nsl的出现本身就是提前布局,把家用和移动彻底分开,给以后家用机采用桌面芯片性能提高留退路。当然我这都是纯胡扯了,属于一群人胡侃时候随便想的。但nsl的发售难免让人觉得ns最初的理念哪怕不是失败也并没有大行其道,就是有人说的,都不能switch了还叫什么ns啊直接叫gbe不完了。 但A12和855那种也确实不适合游戏机吧?之前不是各种比A12比intel什么级别的U么,但就算散热完美解决直接拿给桌面用就这性能是不是也不够桌面塞牙缝的?我也是外行,但总觉得这种手机芯片都是螺蛳壳做道场,现在迭代快是因为起点太低,而且手机本身对性能要求也有天花板,除了中国这些大而全的app之外也未必用得上这么强的性能,真要是性能触顶了app多优化日子也能过。但手机app的优化和游戏机上第三方游戏的优化可是两个概念,这也是我觉得楼上所谓的任天堂以iOS理念推平台推系统的一个要害:iOS迭代这么多代这几年来开发者都已经吃不消甚至放弃平板app的更新了,甚至iphone的分辨率都要考虑方便app提升分辨率,游戏机哪怕三年一代也是给自己找事,更何况游戏机大家介意的都是大作好游戏总数并不多、而4399随便什么平台都能开发本来话语权也很小。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14 18:12 发表 不管怎么说,nsl这种简化也说明当初的噱头也好特点也好被否定了,就是switch和hd震动两个概念。说是ns发布之初就主动有意为之也好,说是实际应用效果不好被动阉割也好,总之这代主机或者平台已经没有自己的特色了,还是回到性能和第一方游戏匹配的老路,当然这也不算错,能活下来就很好了。叫什么名字都是次要。这就涉及到switch的理念是什么,如果是让任天堂的这个血脉能延续,那当然是成功的,大成功。但如果是和当初宣传的特点一致来说那就是失败了,即使没有nsl也是失败:有什么游戏是靠switch或者hd震动赢得口碑的,并没有。 这个争执其实并不重要,求同存异,都喜欢任天堂的游戏,任天堂的游戏都有可以玩的平台能够存续,这就很好了。我就唯一一点不满,就是,如果他这个路线真的付诸实施了,那主机这一端要降价我才觉得合理,就算我自己就想在大屏幕上玩马里奥是自己犯贱,但要求任天堂拿掌机的利润贴补主机这个要求也理直气壮,两边钱都要赚着还厚此薄彼那就要挨骂。 另外你们所说的迭代其实就是改良,小改小革。任天堂没这个能力迭代,他就是硬件上凑合着出自己的软件。不是抠字眼,我就是觉得得说清楚这个。他真的承担不了迭代的模式。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14 18:21 发表 我就觉得,真的,退缩到掌机,这是最不爽快不爷们的一种方式。这是纯粹意气用事的说法。 这么多的好游戏好IP,扣扣索索的做到掌机去,比如火纹这种做到ds去,分辨率也差,人物都tm几头身的弱智残废形象。连日后模拟的时候都没法看,还搞个双屏,两块残废屏,左上角大屏右下角小屏,左下右上空着这都什么玩意,模拟的硬件换多少代模拟出来也是这种破玩意,直接痛痛快快的就是一个大屏多好,等硬件提升了也能看着痛快点。哪怕不说发扬光大也别做乌龟啊。真tm的日本人。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7-14 22:02 发表 还是痒点占比更大,大部分游戏还是通用,那些独占游戏在观感、玩法上也没比非独占强出多少。 彩色GB——还是GB,1080P屏NS——当然也还是NS了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7-14 22:45 发表 问题就是因为GBC无法对抗那些后来者,再过几年GBA级别机能的掌机就要出现了,这和GBC才是划时代的区别,所以GBC才短命,也就是说GBC无法接过GB的班
原帖由 @高露洁 于 2019-7-14 21:11 发表 至于迭代,任天堂掌机方面确实有不少类似的新款,但更多是在功能层面的补强而非性能迭代,gb到gbc是颜色,gba到sp是背光,ds到3ds的新款则是在围绕网络功能或社交方案问题的解决,事实上称得上性能层面的迭代就是主机更替了,wii兼容gc,wiiu兼容wii这种 但是现在所讨论的迭代我也不认为是苹果甚至是ps4x1这种半代升级,因为任天堂不同于另外两家的地方在于他没有刚需机能竞争二选一的危机,换句话说如果ns热度消退,什么样的pro能挽回?认为能挽回的都是核心用户的一厢情愿。其实只要热度消退软件不能继续吸引市场,ns概念就已经终结了。 任天堂硬件的问题在于他面向的市场和其他两家不完全一样,单纯性能打补丁改善现有体验对于他的硬件推广来说杯水车薪,所以他在性能投入上一直非常保留,而且既然走到这一步也就不能回头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任天堂语境下的迭代其实只是要解决数字账号世代之下的账号继承问题,这也是任天堂之前都没有收会员费而现在开始收取的原因,通过收费会员来实现用户数字资产的管理,我认为所谓迭代只是任天堂要正式面对数字游戏资产概念了而已。顺便起到统合掌机家用机用户和留住这些用户的作用。 本帖最后由 高露洁 于 2019714 21:34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9-7-14 23:05 发表 成不成功要数据支持,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所以不做评判,任天堂用了最重要的IP但结果如何呢?是GBC销量很高还是这几个作品销量很高?回首历史人们提起GBC任然把它放在GB世代里,一个彩色的GB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