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EA的首席财务官宣布对Switch持观望态度,暂时可能不会推出更多游戏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FIFA18宝石活该,发售前/发售初都是FIFA口碑高于2K,结果2K靠更新一步步赢回口碑了,就这老任最近的电视广告都带着FIFA18,反而看不见2K真特么蛋疼2333。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Spartan-117  于 2017-11-4 22:17 发表
任饭还不去支持一下育碧?ea可以去死了
疯兔是NS卖的最好的第三方,JD销量也是一向任天堂平台更好。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samusialan  于 2017-11-4 22:27 发表
EA当年想要的可不是那点鸡毛蒜皮,而是任天堂整个网络有它一份,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比当年任天堂、索尼合作做游戏机还要扯
EA当年看老任一直没有发展网络,就觉得自己有机可乘呗2333。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飞侠小黑  于 2017-11-5 07:57 发表
任地狱不如考虑收购可乐妹游戏部门,把实况做做好,还能把mgs和恶魔城买回来
反正可乐妹也志不在游戏了
先不说科乐美不差钱,mgs没有小岛很难续命,老任也没有擅长这方面的制作人,至于实况足球,当年老任抢授权就抢不过EA(007、哈利波特),现在FIFA做这么大就更不可能了,足球游戏最重要的就是各种授权的真实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ORICONF  于 2017-11-5 09:10 发表
撞击量5000万都是我任第一方在赚钱,第三方大肠赔钱,和WII一样。
第三方大厂赔钱,然后给了WiiU老任史上最大的首发支持,你的意思第三方大厂都是抖M?2333。

Wii上的第三方不说赚多赚少,相对成本肯定没有赔钱。

EA有24个百万,育碧18个百万,动视14个百万,迪士尼12个百万,世嘉11个百万。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ORICONF  于 2017-11-5 11:03 发表
真惨,你知道PS3上EA百万游戏有多少个吗?51个。

一个装机量不如WII的主机。
问题是第三方赔钱了吗?第三方在Wii上不仅赚了,赚的还不少,对待WiiU的首发和NS完全是天堂地狱。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5 11:27 发表
讲真,没觉得第三方给wiiu什么很大支持,都是跨平台,部分还是冷饭,而且往往是相对ps360劣化的版本

当时主流是ps360,第三方跨一下wiiu相对简单,现在主流是ps4x1,第三方也很无奈

就拿FIFA为例,ea特制一个版本,改动显然比当时的wiiu版大,已经够可以了,像2k那种帧数减半才是敷衍的办法
你不能拿老任和索尼比啊,第三方支持力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WiiU首发相比以前真他妈感人了,再看NS首发第三方都是什么玩意2333。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5 11:52 发表
那是因为ns对欧美第三方来说就是个掌机,技能差距太大,这和wiiu首发时候对ps360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任天堂有台家用机,和x1性能差不多,ea全家桶会有的
按理说NS应该比WiiU更容易移植吧,无非就是缩水多少的问题,反正卖点也是便携主机游戏,我觉得还是WiiU大败的阴影,首发除了独占僵尸U卖的不错,移植冷饭基本上死光光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ikaruga  于 2017-11-5 12:26 发表
光是卡带载体就成问题啊,现在几个纯移植大作都是卡带+下载内容,体验很不好,厂商不愿花额外成本去压缩优化容量,售价也比常规游戏贵。ns当初既然选择了异质化战略,就要在享受它带来好处的同时,承受不可避免的损失
其实没有什么损失,对比WiiU/3DS世代来说,NBA 2K/DOOM/德军总部2这样的游戏,NS每多一个都是赚的,我一直认为NS的基本盘是任天堂第一方+独立游戏,十月财报来看,NS独立游戏卖的非常好。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00:19 发表
明年大概是最难熬的阶段

任天堂从wiiu末期转移的产能已消耗,游戏产能回到正常状态;
想要第三方把跨平台游戏设计倒退到ns可以运行的地步,ns存量还不够高。
今年老任才发了几个游戏,就产能耗尽2333。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zzkiyowow  于 2017-11-6 08:47 发表
没懂,除了一个脏逼U都是超级冷饭,日版的质量效应的日文翻译还烂的惊为天人,我怎么感觉不到第三方支持感人呢
NS如果有WiiU一样的冷饭阵容就好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10:48 发表
我个人观点是2017年的游戏借用了2016年wiiu的产能,差不多是正常产能的两倍,之后的年份应该会减半。
喷了,第一方NS就发售了七款游戏,一个实验性质的12Switch,一个复刻WiiU的马车8DX,你意思是任天堂正常年产量三款游戏2333。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14:06 发表
明年3月3日为止才是1年,我不认为一周年才7款作品,我认为首年平均每月一款,正常2月一款。
此外游戏具体消耗的产能也是不同的,一个狂吹的人月开支足够做10个卡比。

本帖最后由 卖哥 于 2017116 14:07 通过手机版编辑
OK,那就八款,减一半四款?

你也说了一个狂吹等于十个卡比,问题是任天堂是狂吹多还是卡比多?任天堂能够同时支援GB/SFC、N64,GBA/NGC,NDS/Wii,3DS/WiiU,就是靠的这些中等规模的游戏,更何况还要考虑3DS第一方已经很少了,这部分解放的人力资源也会投入到NS的游戏开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15:21 发表
我觉得12s和独立游戏级别的纯下载游戏不算,非50%以上持股的制作组制作的不算,到明年3月会有10款第一方游戏,明年同样的标准应该有5款左右。
掌机/独立游戏级别的作品也算的话是会很多,第三方也完全不缺。
WiiU是12年末发售的,截止17年三月不到四年半周期,早期不适应HD游戏开发效率极低,这是公认的吧?后期大乱斗发售WiiU没有太大起色,任天堂就开始留余力了,这也是公认的吧?掐头去尾,任天堂真正在WiiU发力也就两年,但是去掉第三方IP合作的游戏,任天堂自己在WiiU也发行了超过27/8款游戏。

所以我认为你低估了NS掌主机部门合并带来的产能效率提升。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16:00 发表
此外我针对wiiu时期暴露的任天堂产能问题也早做出过建议。
cpu必须足够强,降低第三方移植门槛;
不跟风用本社产能开发3a游戏;
本社生产中小型作品为主,以有限的产能带来更多的作品;
向欧美制作组外包中大型预算的作品,少消耗产能获得游戏产出。
最后一条说的是,当初卡普空的新鬼泣吗?好像挺失败的吧2333。

TOP

 26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