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Spartan-117 于 2017-11-4 22:17 发表 任饭还不去支持一下育碧?ea可以去死了
原帖由 @samusialan 于 2017-11-4 22:27 发表 EA当年想要的可不是那点鸡毛蒜皮,而是任天堂整个网络有它一份,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比当年任天堂、索尼合作做游戏机还要扯
原帖由 @飞侠小黑 于 2017-11-5 07:57 发表 任地狱不如考虑收购可乐妹游戏部门,把实况做做好,还能把mgs和恶魔城买回来 反正可乐妹也志不在游戏了
原帖由 @ORICONF 于 2017-11-5 09:10 发表 撞击量5000万都是我任第一方在赚钱,第三方大肠赔钱,和WII一样。
原帖由 @ORICONF 于 2017-11-5 11:03 发表 真惨,你知道PS3上EA百万游戏有多少个吗?51个。 一个装机量不如WII的主机。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5 11:27 发表 讲真,没觉得第三方给wiiu什么很大支持,都是跨平台,部分还是冷饭,而且往往是相对ps360劣化的版本 当时主流是ps360,第三方跨一下wiiu相对简单,现在主流是ps4x1,第三方也很无奈 就拿FIFA为例,ea特制一个版本,改动显然比当时的wiiu版大,已经够可以了,像2k那种帧数减半才是敷衍的办法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5 11:52 发表 那是因为ns对欧美第三方来说就是个掌机,技能差距太大,这和wiiu首发时候对ps360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任天堂有台家用机,和x1性能差不多,ea全家桶会有的
原帖由 @ikaruga 于 2017-11-5 12:26 发表 光是卡带载体就成问题啊,现在几个纯移植大作都是卡带+下载内容,体验很不好,厂商不愿花额外成本去压缩优化容量,售价也比常规游戏贵。ns当初既然选择了异质化战略,就要在享受它带来好处的同时,承受不可避免的损失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00:19 发表 明年大概是最难熬的阶段 任天堂从wiiu末期转移的产能已消耗,游戏产能回到正常状态; 想要第三方把跨平台游戏设计倒退到ns可以运行的地步,ns存量还不够高。
原帖由 @zzkiyowow 于 2017-11-6 08:47 发表 没懂,除了一个脏逼U都是超级冷饭,日版的质量效应的日文翻译还烂的惊为天人,我怎么感觉不到第三方支持感人呢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10:48 发表 我个人观点是2017年的游戏借用了2016年wiiu的产能,差不多是正常产能的两倍,之后的年份应该会减半。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14:06 发表 明年3月3日为止才是1年,我不认为一周年才7款作品,我认为首年平均每月一款,正常2月一款。 此外游戏具体消耗的产能也是不同的,一个狂吹的人月开支足够做10个卡比。 本帖最后由 卖哥 于 2017116 14:07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15:21 发表 我觉得12s和独立游戏级别的纯下载游戏不算,非50%以上持股的制作组制作的不算,到明年3月会有10款第一方游戏,明年同样的标准应该有5款左右。 掌机/独立游戏级别的作品也算的话是会很多,第三方也完全不缺。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6 16:00 发表 此外我针对wiiu时期暴露的任天堂产能问题也早做出过建议。 cpu必须足够强,降低第三方移植门槛; 不跟风用本社产能开发3a游戏; 本社生产中小型作品为主,以有限的产能带来更多的作品; 向欧美制作组外包中大型预算的作品,少消耗产能获得游戏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