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5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铃木裕土星首发访谈:1991年立项时,没有想到《VR战士》《梦游美国》会出现的那么早

本主题由 hanzo 于 2024-3-30 12:21 设置高亮
ps1 1994年6月24日正式拍板,1994年12月就发售了,这么快吗?两台主机日本首发都是1994年12月吧,ps好像是12月3号?土星那个1991年年底就有初步设计了倒是正常项目进度。

1994年6月看出3d可能成为主流了也没啥稀奇,那会儿vr战士梦游美国包括namco的山脊赛车和铁拳这样的3d游戏都已经出来了,ps1首发主打的也是山脊赛车和斗神传,然后1995年3月铁拳1这样的3D游戏。


TOP

都在说硬件,如果当时square,enix愿意把FF和勇者斗恶龙出到ss上,结果会是怎么样?

毕竟在日本市场前300万台销量达成时间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都是94年底发售,95年3月同时达到100万,95年12月同时达到200万,96年3月都达到300万,square是96年2月宣布加入ps阵营,还公布了ff7将在97年年初在ps上发售,然后ps就开始领跑了,96年12月日本达到500万台,以后基本就一骑绝尘了,ss总共在日本也就卖了500多万台。

当然也有说法,只有PS的3D机能和播片能力满足了square当时想往电影化发展,做那种电影化游戏的需求,所以square选择了ps也是顺理成章。enix倒基本是纯粹跟风,97年2月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也宣布加入ps,把勇者斗恶龙出在ps上。



TOP

土星到底有没有机能做FF7,如果做了会和ps差多少?毕竟卡婊也把生化1给弄到ss上了,看起来跟ps版也大差不差,ff7也是生化这样的3D人物,然后背景是2D化的3DCG,播动画能力土星也比ps差点,不过应该也不会播不了ff7的大段CG吧,最多就是缩点水效果差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4-3-30 11:04 发表


我好像听船长说???SQUARE压根看不上世嘉,包括ENIX。

事实上世嘉也确实不会做RPG,主机上也没啥RPG大作。

那时代RPG为王。
sony自己开始也没啥rpg吧,96年夏天scej有个原创rpg三连发,荒野兵器,妖精战士,还一个叫波波古罗斯物语还是什么名字的,销量口碑也都一般吧,也没比ss的光明力量这些强吧。

不过那会儿的说法,square好像确实很早就和sony勾搭了,95年夏天square放出了1个3D的FF人物的演示片段,那会儿大家都以为要出在任天堂的新主机上,结果最后发现就是ps上ff7的人物造型。

enix说倒是随大流的,毕竟他那个勇者斗恶龙那会儿也不需要啥3D机能,有一阵也和世嘉有点勾勾搭搭。

TOP

引用:
原帖由 KainX 于 2024-3-31 01:50 发表

土星的播片机能并不差,虽不及PS但也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不堪,现在很多爱好者自制的土星影片可以很好地证明这点。

土星做FF7是可以的,就如你所说毕竟卡婊也做了SS版生化1。
需要说明的是FF7作为SQUARE初期开 ...
土星的内存记得比ps还大点吧,你的意思是ps后期许多游戏的CG背景并不是预先读到内存里,而是用到的时候直接去光盘里读取,然后通过硬件解码器即时解码,类似后来开放世界游戏的动态load技术?

土星和ps记得都是2倍速光驱,查了查,1倍速光驱数据读取量是每秒150KB,2倍速光驱就是300KB每秒,一开始感觉这个数据传输量可能不够,不过那会儿机器内存也没多大,本身图像分辨率也低,一秒300KB的数据传输量加上硬解码可能也可以。

TOP

引用:
原帖由 依然自我 于 2024-3-30 12: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ps本社这三款rpg都过了百万销量,而且是在PS的初期,我记得ss好像退市都没有一款过百万的RPG作品,就算有也就一两款
记得发售1个月还是2个月后,荒野兵器和那个什么波波古罗斯物语也就是2,30万的销量,妖精战士好点,4,50万吧。

如果最后过了百万,估计是ps后来火了,当时最流行的又是rpg游戏,许多人又去补票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KainX 于 2024-3-31 03:56 发表

不是的,300KB/s加上光驱缓存也不够,游戏中切换场景瞬间就完成了、远低于一秒。PS土星游戏都是每次读盘时把下一部分地图所有背景图片的压缩文件读进内存。
游戏中转换场景时PS是MDEC解压内存里的压缩图片数据,土 ...
明白了,ps有硬件解码器,可以硬解jpeg,mpeg之类高压缩比的图像视频格式,所以可以使用压缩比更高,占内寸更小的背景图片,而土星是靠cpu软解,所以如果图片压缩比高了,cpu解码能力就不够了,只能使用压缩比较低占用内存更大的图片格式。

也是,土星ps那会儿,90年代电脑配置低的时候,拿acdsee显示一张大的jpg图片,有时候都可以看见图片解码逐步显示出来的过程,不像现在直接一下就出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SforME 于 2024-3-31 14:41 发表

MDEC不能硬件解码JPEG

因为mdec没有实现huffman编码

某些ps游戏是软解码huffman编码后将数据再传给mdec的
mpeg1最后也是哈夫曼编码啊,ps能硬解mpeg,应该jpeg也没问题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SSforME 于 2024-4-1 12:52 发表

ps不能硬解mpeg
ps实际上出过一个亚洲版ps
好像是7501
里面加了mpeg1解码芯片
可以直接播放vcd
ps技术文档也表示ps是硬解专用视频格式
这个无所谓的,当时图片和视频的压缩编解码方式其实是差不多的,其实视频就可以看成连续的一帧帧的图片流吗,就比如mpeg1解码和jpeg2000之前的jpeg解码,其实许多步骤都是相同的。

ps能硬解比土星码率更高质量更高的视频,同样的技术用在图片上,自然也就能支持更高压缩率的图片。哪怕这个格式是ps自己专用的,只要sony把相关api和规范告诉第三方,第三方能往自己的游戏里塞入大段可以按照ps硬解的标准压制的cg动画,自然也可以玩游戏里塞入可以让ps硬解的压缩比更高的图片素材。

TOP

引用:
原帖由 泡泡嘴 于 2024-4-2 07:16 发表

ps有很多播片+即时演算游戏,是由于ps有专门的视频解码模块,不耗cpu和gpu资源。cpu和gpu就可以单独运算多边形,这是ps优势。
土星有2个cpu啊,可以专门分个单独cpu去干这事。当然那个年头,cpu干这事的效率一般都不如专用的dsp,记得超级解霸当年宣传之一,就是能活用cpu的mmx还是什么指令集,软解效率很高。

TOP

引用:
原帖由 SSforME 于 2024-4-2 11:51 发表

很遗憾的告诉你
ps格式的压缩率是最低的
比土星的cinepak还要低
坏处是视频文件容量大
所以ps多碟游戏多
好处是解压速度快

不懂技术不要胡乱联想
多找点文档看看
喷了,不懂技术,我写过jpeg解码器的,不知道你有多懂,像你这种动不动说些不着四六大话的,反而基本都是半桶水都不满出来唬人的,看你以前的发言,基本就知道是个妄人了。

ps的视频解码能力强过土星基本也是公论,别人都没你懂。

TOP

要真搞过这些东西就明白,单位时间能解压缩更高的码率,获得更好的视频质量,反过来就是可以解更高的压缩比,基本是等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SforME 于 2024-4-2 13:30 发表

既然你自称写过jpeg解码器
那我可以告诉你ps mdec和JPEG区别
ps mdec宏块大小是16x16
jpeg是8x8
JPEG最终会用到Huffman压缩算法
ps mdec省略了这一步

ps mdec的视频源是yuv420

所以你该知道两者区别多大 ...
8x8和16x16DCT没啥大区别,16x16的计算会更复杂点,以当时的计算能力明显8x8更合适,所以92年的jpeg标准也是用的8x8,后来据说有的新编码标准有用16x16的,sony反而超前了?

不用Huffman算法怎么压缩,前面的DCT和量化都是为了压缩做准备啊,不压缩不是白忙乎?jpeg是先rle再哈夫曼,就算不用哈夫曼 sony肯定也有自己的压缩算法吧,而且前面步骤都通过dsp让硬件处理,这最后一步应该也容易集成进去,为什么不做?

还是你的意思是前面的DCT和量化是硬件dsp做的,最后一步哈夫曼是软件做的,当然游戏机是只用解码不用编码的,就是反过来解码的时候,经过哈夫曼编码的视频或者图像数据是软件解,然后的反向量化和IDCT是硬件dsp做的。

yuv420很正常吧,jpeg,mpeg都是要转换成yuv的,yuv420已经是最省的,以当时的显示设备清晰度分辨率这些,yuv420应该跟422,444这些没啥大区别吧。

你的说法我感觉许多都不符合逻辑,我没看过ps开发文档,你这个说法有没有依据我比较怀疑。

[ 本帖最后由 一直努力寻找 于 2024-4-2 15:3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SforME 于 2024-4-2 13:34 发表

ps mdec的码率是固定的,硬件决定

土星后期cienpak码率也能达到相同的
理论上如果土星软解码ps mdec的视频格式
速度可能更快点

但没有意义

ps某些游戏是在ps mdec压缩格式上再用Huffman算法压缩
然后再 ...
mdec到底做的什么? jpeg就是dct,量化,然后压缩(通过rle和哈夫曼),解码的时候反过来,要按你的说法mdec都已经压缩了,还要软件再哈夫曼一遍干啥,压缩两遍?

[ 本帖最后由 一直努力寻找 于 2024-4-2 15:3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SforME 于 2024-4-2 15:45 发表

ps mdec是做完rle就打包了
Huffman算法被省略了

ps这样做是省算力吧

还有宏块大小还是有影响

mpeg2才支持8x8
所以宏块越小,算力要求越高
你说反了

我根据的是一份ps文档
以前狼组和施柯煜提供过
我查了一下,mpeg1标准也是按8x8来做DCT的,16x16也是被分成6个8x8,4个Y分量,2个是Cb和Cr分量,一般说的8x8,16x16都是指dct时候的大小,16x16的计算量更大。
而且mpeg1好像就只支持yuv420,422和444都是mpeg2才开始支持的,所以那年头只支持yuv420很正常。

ps的mdec都做rle了,为啥不做哈夫曼,这两步基本都是连在一起的。

TOP

 25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