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纯杂志贴】饿不死就别去做编辑

任何行业都是这样,编辑当然也这样~~

我也曾经当过编辑,说不定未来还要调回编辑岗位,有的事情只能尽力而为,编辑没有决定权,即使有决定权,首先要做的依然做出最有利于生存的决定!


TOP

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

什么最重要?是生存权利,没有生存权,哪来的话语权?

特别是在你想把自己的话表达给大家的时候,你就要想好如何在这个平台上活下来!

是不是编辑都无关紧要,任何一个职业都有这样那样的难处,换成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说:饿不死就别去做XX~~



TOP

引用:
原帖由 5158 于 2008-10-7 18:30 发表

其实,就是那样的结构,放到任何一本游戏刊里,都是不可能做的,这种编辑的选题和结构安排一定会被砍掉。
太多内涵文对于杂志来说,是自己埋自己的……
当年的电脑商情报游戏版怎么死的,为了内涵而内涵,一些东西看上去表面是很深奥,结果谁关注呢?所谓的内涵文,一方面要看是不是符合上面的意思,另一方面也要看是不是符合消费大众的意思~~

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小众的东西,比如说游戏批评,那么死亡是本身可见的东西,也不会意外!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ken4503 于 2008-10-7 18:40 发表


批评到死也是书号不是期刊,压根就没准备大众化
这个和我说的并不矛盾,即非大众化,也非什么固定人群的高端奢侈品,迟早都是死的!

TOP

当年俺做一本游戏杂志小主编的时候,日子过得滋润,当时是老板外包,老板在北京,编辑部在重庆,每个月2万元,小杂志随便我怎么做,那个滋润啊,虽然不说找多少钱,但是胜在自由,杂志发行量虽然也不算大,但是老板有钱赚,我们几个人每个人做着自己的事情,那本杂志还是一个兼职……话说起来,DARK BABY当年也为这本小杂志写过一些稿子,这里真要感谢徐老师成名后还能惦记我俩交情,能放下身份为当时的我们撰稿!

那个时候,编者和作者都很自由,一些好作者的稿子只要给我说说提纲,我觉得能上,就上!可惜最后那个老板太抠门,现在还差老子2万多块钱呢~~那个时候,我觉得做游戏编辑还是很有乐趣的~~主要是没啥压力!现在可不同了,前几年就不同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做游戏编辑绝对不是一种乐趣,在经营压力和生存压力下,编辑只是一个可怜的棋子而已~~怎么走还是要看上面的头头!

TOP

说实话,如果是纯游戏杂志,网游限制远远大于TV游戏或者单机PC游戏,所以说从自由角度而言,TV游戏杂志应该大于网游杂志,因为说白了,网游主打的游戏杂志都是枪文和无聊的文章而已,而且这种杂志相对较多,不但同类平面媒体争夺激烈,网络部分早抢去了大部分汤喝!

相对来说,TV游戏杂志竞争没有这么厉害,不过TV游戏杂志注定在国内不会太滋润,因为没太对路的广告,你总不可能希望日本鬼子和美国佬把游戏广告投到一个他们根本就没涉足的市场来吧?你看看,无论是电软还是UCG,有多少摆得上台面的广告……这样一来,就要靠发行找钱,但是你觉得DR和UCG发行能找得到多少钱?整体上能打平我觉得就很不错了!无论老板是想洗钱也好,还是怎么也好,其实从开始就注定TV游戏杂志编辑不会过得太滋润的下场啊~~UCG不少老编辑我也认识,好几年前也谈到这些问题,借用某自以为是的人一句话:哑然失笑,扼腕叹息!

某朋友给我说,有几期杂志有阿迪达斯的一些广告了。分析了一下,虽然阿迪达斯是运动品牌,但是这种价值观和买游戏机的人其实颇有相似之处,而且在中国买游戏机的人不多,无谓两种人,喜欢玩游戏的,这可能还少数一点,另外就是钱多的,像TV游戏这种玩意,也只有年轻人以及钱多的人才来玩,没钱的都找饭吃去了,哪还有多余的钱和时间玩游戏?阿迪达斯就是看准了这些人吧!其实这未尝不是TV游戏杂志在国内稀少的广告中求点汤水的办法!我现在电脑报工作,电脑报也有一些广告是非IT类,虽然是很少数,不过也出现了吉列剃须刀的广告~~电脑报封面还写上了“时尚逸志”几个字,据说全国也只有108家媒体才有,玩个电脑能称得上时尚么?多玩电脑的是宅男吧……哈哈,有一些共通点吧?

很多人做游戏杂志,特别是TV游戏杂志,实话说是因为爱,不过爱不能当饭吃,爱游戏不如爱自己,虽然在外人眼里看来,不少人既能找钱又能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工作,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哪有这么风光!一个没TV游戏市场的国家来做TV游戏杂志,不管做什么,怎么做,最后结果都不会太理想,与其LZ说要求老板不投多少钱,只怕瞎指挥那种,我想,还不如老板多投钱,随便你瞎指挥!要不你就让我滋润一点,要不你就让杂志活得久一点!这点对于任何杂志都适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10-7 23:43 发表
TV游戏的确如任天堂老板说的,是金字塔的最顶端,只有吃饱了饭才会玩游戏。在中国,汽车更是一种生活必需品,美国地广人稀,汽车非常需要,日本相反,所以公共运输发达,我们正好介于美国日本之间。但是大部分的年轻 ...
这个逻辑有问题吧……你没有任何论据来反证买的起PSP都是买得起车的~不能因为你身边有人能买车而不买PSP来反证这个观点……至于你之前的那个在中国汽车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实际上是这样,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包括一些有经济能力买车的人,包括你我,不买房子等等,供辆车每个月还2000元,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们两个认为汽车是我们必须或者说一定要买的么?

[ 本帖最后由 阿卡 于 2008-10-8 00:3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10-7 23:36 发表
游戏机和DR的销量在IT杂志是几乎是无敌的。特别是前者。只是内容特殊性导致没有广告,或者广告很少。就游戏机那个印刷质量,本身卖杂志12元我估计都是亏本的。没有广告就是死路一条,但人家还是做到了IT杂志的销量第 ...
实际上并不见得,包括像游戏机和DR的销量,现在是半月刊或者旬刊,他们的销量在IT杂志中也不是无敌的,远望旗下一些杂志、电脑报旗下一些杂志,一些北方IT杂志,如电脑爱好者,我大概是知道每月的具体发行量的,当年我在电脑迷的时候,负责发行的公司曾经把国内销量较好的杂志发行量都进行了简单的统计比较的,我也知道其中大概!包括了电软,虽然过了几年,但是我想其走势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当时游戏机还比电软差不少,现在就不清楚了!

你在这个大楼上班也应该了解一些!作为消遣的TV游戏杂志都能卖得不错,有较大的发行量,一些普及型的IT杂志,本身积累较多的就更不用说了,何况TV游戏还是有固定圈子,而普及型的媒体的受众理论上是永远无限并扩大的,因为人口越来越多,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菜鸟越来越多,这种普及型媒体往往比TV游戏更有受众这种普及型的媒体即使随着读者的水平提升而无法保证一直拥有老读者,但是新读者却是应该慢慢增加,当然,我所说的这种普及型媒体,不单说平媒,也包括了网媒!

当然TV游戏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但是在国内嘛,本身产业尚未成型的时候,这个大氛围就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也包括阅读者的局限性,毕竟你到处都能见到电脑,却不能到处都见到TV游戏或者游戏机!

[ 本帖最后由 阿卡 于 2008-10-8 00:4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agou 于 2008-10-8 00:51 发表
与大众媒体相比,游戏媒体是一个相对单纯、相对自由的发言平台,虽然游戏本身的确承载了不少意识形态的东西。所以,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只要还有想说的话没说完,只要这个平台还允许自己说话,还是会考虑留下的吧。
面对次贷危机,面对下岗危机,面对生存危机,还有理想主义者么……当然我这个不仅说一本杂志的游戏编辑吧

还是当现实主义者好啊,至于游戏,还是让它成为一个纯粹的娱乐,这样才能真正娱人娱己!

反正总有菜鸟怀抱着希望投入这个圈子,然后绝望离开,然后又来一批新的阳光菜鸟,周而复始,才是王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10-8 02:10 发表

你自己去每个报摊观察一下,游戏机实用技术到新的都是放在最前面的待遇的。你说像什么电脑迷,电脑爱好者这种低价杂志销量可能超过游戏机到有可能,但那纯粹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什么微型计算机,新潮电子,这些杂 ...
你不是废话么……我自然说的是电脑迷、电爱以及文摘这种杂志了~~你又没有分高中低档~~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10-8 02:16 发表
电脑报的某人在我这里买了个360,还是拿东西来抵押,余款还是分期付款,其实人家都换第二个车了。。。而且这位仁兄我想我还可以把它归为玩家范畴。。
老子正想提醒你,你还改得快也!其实他也不算玩家了,据我所知,就是买回去放着,基本没玩!他哪有时间!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10-8 02:25 发表
玩得少并不代表他不是玩家啊,根据他对这些电玩的知识来看,归为玩家还是可以的
这哥们没事就下楼来找我抽烟,然后一直问我相关的问题,他现在不玩游戏,不上游戏论坛,不看游戏杂志~~我说的是TV哈~~

唯一几次上TGFC,还是我给他说了,让他看看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比较适合他!

TOP

引用:
原帖由 贾志新 于 2008-10-8 09:49 发表
还有,杂志的发行量越高越好,这个其实也是不一定的,特殊时期也有特殊情况

比如说一杂志原本10块一本,现在涨到20一本,读者减少一半,你觉得划算不划算呢?

说句不中听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时候还不如一二 ...
这不是废话么……当杂志成本超过了卖价的话,越高的发行量就是亏得越多啊,做媒体的都知道……很多媒体盈利靠广告不靠发行

如果一本杂志原本10元一本,没有什么广告业务,而成本是12元(假设我们就不考虑书商这些环节),一期10万发行量,不算退货,那么就是亏20万;涨价为20元,发行量降一半为5万,结果赚40万……傻子都知道这个账怎么算!

可惜啊,这都是理想的想法而已~~哪可能的事情……

TOP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年《游戏世界》停刊后重发,为了吸引读者,两期一共才9.8元,单期4.9元,发行量一度还不错,然后过了2期,涨回了单期9.8元,这是正常价格,但是买的人一下就没有了,真的,基本叫没有了!别说退货 死帐 折扣这些,还包括发行费用,稿费、人工以及其他一些分摊费用,这个怎么活?很快就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oungwilly 于 2008-10-8 10:15 发表


这几年里TV游戏杂志的广告覆盖面和类型已经比五年前广多了
如果TV游戏杂志的广告没有TV游戏来做主力的,其他广告都很难打包票,没有谁愿意处于一个不稳当的环境,广告业一样啊~~过一个时间,可能又大不一样了

表面看是四面开花,实际上是小打小闹,TV游戏杂志的广告人员的头大概很久没有不疼的吧?或者根本就不痛,因为都知道国内这个环境就这个样子……

TOP

 28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