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0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少年派里,第二个故事道理上似乎说不通啊……

1.首先,假定第二个故事是真的,那么主角肯定没有失忆,他记得所有事情。

2.那么,主角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故意编出来的,不是幻觉。

3.中年主角谈到老虎离开他的时候,说他对老虎有感情,老虎却没有回头看他就离开了,热泪盈眶,不像是伪装。如果不是幻觉,他为啥会有这种表演?为了蒙骗听故事的?目的又是什么?没有必要吧?

4.第一个故事里,我觉得动物没什么不合理的。唯一不可思议的,就是那个食人岛,密布的猫鼬、夜里变成酸液白天变成淡水的湖、包着人牙齿的花,无论那方面看都不可理解。两种解释,一是神赐给他的补给地;二是前面老虎什么都是真的,但是这里主角饿得神志不清,出现了幻觉或是梦境,前面也有交代他分不清梦境和现实,具体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他和老虎挺过来了。

5.网上那个剧情解释图,有个地方说不通的是食人岛晚上看是女性的身体,判断女性身体的依据是什么?我觉得这里是对应前面出现的卧着神像(有这个镜头),是神谕的暗示。

6.电影里主角讲第二个故事和第一个故事比较矛盾,比如吃老鼠的是老虎,不是鬣狗。

7.关于“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似乎之前有个类似老师讲课的电视节目,用了这个名字,也不能更多说明啥。

8.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普罗米修斯里说的,那是我选择的信仰。

[ 本帖最后由 流川枫 于 2012-12-4 23:21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Guycc 激骚 +3 原创内容 2012-12-5 12:15
  • 残忍小红帽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for mark 2012-12-5 10:00

TOP

引用:
原帖由 残忍小红帽 于 2012-12-5 09: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S

1,我倾向于主角选择性的忘记了,看电影情节,前面他可以把派背到小数点后几千位,说明记忆力超群,但是和那个跳舞女孩分别的时候的情景他就说忘记了,说明主角有选择性忘记痛苦回 ...
你这些说法跟那个图没区别,之前网上这些说法我都看过了,还是不能解释1和2,那个图我也看过,不能认同。

电影里明确没有吃了妈妈的明示暗示,既然吃尸体,为啥不吃厨子?那个岛是女人身体我觉得看你怎么理解了,电影开始明确有卧着的毗湿奴神像的镜头,如果按没有多余的镜头来解释,岛在夜间呈现的就是毗湿奴神像的样子。

食人岛的回忆我也觉得是混乱的,顶楼已经说了。

至于说兽性,完全是观众的理解了。理查德帕克这只老虎主角小时候就存在,不是凭空造出来的。你要说它真实存在没什么不合逻辑的。

[ 本帖最后由 流川枫 于 2012-12-5 09:33 编辑 ]



TOP

明说的话,第一个故事还明演了呢……


TOP

你说第二个故事就是真实,还不是脑补为主,或者你信了别人的脑补。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信哪一种的自由。

TOP

引用:
原帖由 下雨了 于 2012-12-5 10:04 发表

结尾的时候电影表达的很清楚啊
PI问:“你喜欢哪个故事?”  这不就很明显了?如果还纠结这俩故事认为哪个是真的,PI应该问:你认为哪个故事是真的?
李安的电影没有废话的
你选择喜欢哪个确实是电影表达的主题 ...
为啥问了“你喜欢哪个故事”就是说明第二个故事是真的?谁规定PI应该怎么问呢?你的依据和结论没有因果关系啊,而且还是不能解释我顶楼的1、2、3这三项。

TOP

毗湿奴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维护宇宙之权,与湿婆神二分神界权力。毗湿奴和神妃吉祥天住在最高天,乘金翅鸟。通常以‘四臂’握着圆轮、法螺贝、棍棒、弓的形象出现。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

毗湿奴他的肚脐上长了一株莲花,梵天(亦为三大主神之一)由此而生,创造新世界。毗湿奴最为显著的特色就是阿哇陀那(权化或称化身)的神话,化身的种类没有一定,但一般都称他以十种化身来救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

TOP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2-5 14:30 发表
受不了了……

如果这片真这么纯洁,李安干嘛要画蛇添足用一个长镜头让主角交代第二个故事?有意义么?
那是书里就有这个情节,为啥有这个情节,书里电影里都有交代,至于愿不愿意相信,取决于读者或观众自己。

TOP

引用:
原帖由 狗版锦江 于 2012-12-5 16:01 发表
请楼主去看momento,之后再无法接受第二个故事的话就没办法了,盗梦空间热议那会还有人坚持最后结局是梦境的
这跟盗梦和记忆碎片又不是一个类型的片子,这又不是悬疑片,在我看来就是个关于宗教信仰的故事。另外这事又不是主流代表一切,国内的主流如果说倾向于第二个故事,我觉得是因为宗教的缺失和对宗教的不理解。

再说人和老虎一起漂流,又不是超能力爆发,为何不能接受呢?主角从小生长在动物园,见过怎么训练老虎,那老虎也是动物园长大的老虎。唯一不可思议的是食人岛,但是主角也说了,他在极度饥饿下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很有可能食人岛的经历是在受其信仰影响下的幻觉。主角小时候,对于耶稣用自己承受苦难替人类赎罪也不可理解,但他听神父讲的越多,对耶稣的信仰也就越多,他说感谢毗湿婆为他带来了耶稣。食人岛应该是印度教和天主教合二为一让他产生的幻觉,如果说不是幻觉,就是神迹。

TOP

第二个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最不合理的地方在于,第二个故事是主角自己讲出来的。这使得编造美好回忆麻醉自己,以及掩盖自己罪行这两种可能都没有了。

如果是为了不能接受真实而编造了第一个故事,那为啥不强迫性失忆忘掉所谓真实?

如果为了掩盖罪行,那更不应该轻易讲出真实。

所以,第一个故事只可能是真实的,为了迎合如楼上几位世人的胃口而编造的,更合理。你看你们不是深信不疑这才是真实么?

如果第二个故事是真,那不应该主角自己讲出来,应该调查员自己调查出来,这样幻觉啊,掩盖真相之类说法就合理了。

TOP

作者和导演给出两个选择的意图也是明确的,所谓第二个故事是真的暗示有,第一个故事是真的明示暗示更多。尤其是主角的感情流露。这样有了相信哪一个的选择。至于什么人性兽性说,忏悔说,尸体说,就是脑补得厉害了。

[ 本帖最后由 流川枫 于 2012-12-6 09:28 编辑 ]

TOP

食人岛我说过了啊,那是主角饿得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两种信仰二合为一给他带来的幻觉。因为前面有明确交代,主角说自己有时候分不清梦境和现实。但注意这句话是第一个故事里出现的,第二个故事主角可没说过分不清梦境和现实这话。

另外,主角原话,无论是哪一个故事,他都失去了家人,受尽了折磨。从这句话里的辛酸来看,第一个故事哪来的童话可言?不一样是主角受难的故事。

还有要讲现实,那就讲现实,请正面回答33楼从现实出发的问题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mjs_fan 于 2012-12-6 09: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Mozart)

第一个故事是虚幻的话,其中很多不合理和夸张就能说清了。比如老虎是在狼把猩猩要死后才突然冲出,之前一直藏着,其实就是主角的兽性在妈妈被杀后才爆发出来。另外老虎和主角 ...
电影里明确有老虎游水到救生艇的镜头,还有斑马从跳到船上开始,就一直有类似狗叫的吠叫声,表明此时鬣狗也是在船上。这都说不上是突然冲出。要说真正的不合理,看33楼。

TOP

引用:
原帖由 mjs_fan 于 2012-12-6 09: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Mozart)

不能这么说,和老虎在一起的时候,海面还会平静得像玻璃一样,美到你内牛满面更加地不现实啊。斑马的条纹对应水手,另外水手在斑马跳下的时候大叫"斑马斑马",两人的对应关系 ...
那么,平静美得像玻璃的海面上,救生艇里放几个丧尸啃吃尸体的画面,你是否会觉得真实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mjs_fan 于 2012-12-6 09: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Mozart)

你说到点子上了。这片是用虚假的幻像来说一个残酷的故事。所以和老虎的漂流可以不顾及现实,而拍得虚幻,充满美感。直接把残酷的景象展现给你远不及用美丽的画面暗示你来的深 ...
你可以这么理解,你接受了这种观念,会在片中发现一些证明你观念的暗示。但我不觉得这片是用虚幻的假象说一个残酷的故事,跟前面说的归纳中心思想一样,没有那么多中心思想给你归纳。原著作者是因为到了印度,看到大街上到处都是动物,构思了这么一个和动物一起冒险的故事。至于说第二个故事,我的理解就是为了迎合部分人群口味,以及两种故事留悬念这样而设立的。因为有的人就好这口,从一个故事的所谓隐喻发掘出所谓真相,从而获得成就感。这也没啥不对的,个人爱好不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狗版锦江 于 2012-12-6 10: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没有办法和一个没看懂的人继续掰扯下去了,你没有抓到影片的中心,这片子的高度就打了个大折扣,为了说服你自己还去死抠一些没有必要的细节,这片子的魅力对你来说早就失去了,所 ...
不接受第二个故事就叫没看懂,高度打了折扣。指出不合理就是“死抠一些没必要的细节”。其实对你来说吧,啃吃尸体才是达到了高度,符合你的现实世界观,这样产生了魅力,我也觉得没啥不对。继续掰持确实没意义。只不过我认为的高度和你认为的不同,我对宗教和动物的理解和你不同而已。

TOP

 30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