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死亡搁浅 媒体评分解禁

引用:
原帖由 tripx 于 2019-11-1 22:21 发表

吊打所有?包括reach?是不是过了。 要说本世代所有我同意。
Reach那是Bungie式的,比较含蓄的演出
泰坦佛2是集中精力把高潮关卡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做成奇景,直接糊在玩家脸上
从单兵跳跃峡谷中的飞行战舰,再到甲板上机器人耍杂技

当然方向上我也不能说泰坦佛2就完全是我想要的
比如剧情上把泰坦搞成了一个珍惜物资,这与1代的游戏和设定集里体现的内容都不同
简单来说,我想玩的是装甲骑兵,老奸巨猾的教官队开着平庸量产机就能横扫群雄,结果他弄了个高达甚至ZOE,是菜鸟开一台机器中途不换
当然做人不能太自行车,搞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该知足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k02 于 2019-11-1 23:53 发表
游戏不是艺术,只是艺术的载体。

“第九艺术”的说法是源自你国一名大二学生的个人观点

八大(七大?)艺术都是用来欣赏的,没有必要的互动环节
简单罗列观点就是
一类人认为游戏是艺术的原因在于它有画面有音乐,这两点做好了就是艺术,因为绘画、电影、音乐本身就是艺术
另一类人觉得游戏作为艺术必须强调互动层面的特别方式,做出被动艺术没有的互动特色才行

小岛的观点接近于第二种,但实际上他是略有区别的第三种,他认为艺术的核心在于给人以感悟,即使是对于传统艺术,也极端强调互动性,甚至为此特别推崇行为艺术
所以不要说WWE那种带有剧情的特殊体育运动,连“剧场型犯罪”都可以算是艺术形式的一种,虽然是违法的艺术
比如欧美的各类故意留下痕迹的自恋式罪犯,还有日本的格力高森永投毒案等等

当然如果以不那么反社会反人类的观点去谈
这些惨案不见得非要真的发生,虚构出来的侦探小说与新闻纪实有同样的艺术价值,只要给人以思考就行了

在MGS2的时代他就做了这样的尝试:雷电是一个被很多人讨厌的主角,但做出来就是为了让你讨厌的,惹人骂的东西反而成了一种行为艺术,因为雷电反过来也讨厌玩家
小岛控制了玩家,玩家又控制了雷电
雷电抱怨“通关过程中没有一个决定是我自由做出来的,都是被控制的”,Snake则回复“但你对这一切产生的喜怒哀乐,却是属于你自己的”
这就和一个犹太哲学家的观点类似:即使在集中营里的人,也有一个最底线的自由,就是你自己如何用主观情绪面对这一切

当然他十几年前说“一个不好玩的游戏可能依然算艺术品”的时候,没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找借口,因为那时MGS系列的gameplay尚可
但用于死亡搁浅的话,就无法摆脱借口的嫌疑了

至于Braid那个游戏确实是让我心服口服的,是游戏艺术化的楷模,说在这方面秒杀小岛等一干日本导演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Blow之后吹牛逼和跌落神坛的幅度某种意义上比小岛还夸张
这反而证明了,即使达到过这个水平的人,也很难复制自己的成功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1-2 01:47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jk02 激骚 +1 恭喜发财 2019-11-2 07:26

TOP

引用:
原帖由 littlezoo 于 2019-11-2 00: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Witness 我感觉主要是太过个人化表达,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太难了,导致现在还没通关,不好评价,等哪天通关了再说.....23333
小岛认为死亡搁浅是一个全新的游戏类型,但我认为不算,因为有Jounery
Blow认为见证者是一个全新的游戏类型,但我认为也不算,因为有塔洛斯法则
后两者的期待度都不如前两者,但MC分数反而还略高一些

吹牛逼是什么意思,你要是看过最近几年Blow的访谈就知道了,他开始大谈完全超乎他个人范畴之内的东西了
比如C语言不好,我要自创一个然后成为行业新标准,云云,他比小岛更加不自量力


TOP

 18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