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用了2年多的XGP之后,也是时候从各个方面谈谈自己对XGP的看法了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4:0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这个模式不得人心,多数成功的服务游戏不这么做
何况动不动出库的订阅服务会成为主流,我是不信的,微软敢说第一方游戏会出库吗
民心?前面说了Bungie一辈子就是靠出卖老玩家博取新玩家活的,未来他们一定还会继续这么干

你啥也不知道关你的民心毛事啊?你有心么?

网游基本上全是这个画风,甚至命运2在硬退环境之前还被称赞为装备保质期比较快的,因为其他网游软退退的更快

再说下去你的言论就变成唱衰一切肝帝网游了,那就更不切实际了

你可以像其他人那样骂肝帝网游是浪费人生是奴役玩家,但你改变不了这个趋势,就像你改变不了手游和F2P横行的趋势

微软没说第一方游戏会出库,所以光环无限的运营模式和命运不一样,他是多人DLC干脆就不入库,也就谈不上出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4: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4: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除了命运还有什么网游靠订阅送dlc, 然后出库逼用户购买的?
你前面自己都列举了GTA5,那么GTA5也是需要本体才能联机的,然后再氪金
最后本体出库逼已经氪金的用户购买本体,我看不出这和DLC出库逼着买DLC有啥本质区别,都是用沉没成本逼迫用户出库后购买
唯一的区别是命运2的本体已经是F2P了,所以F2P没有出库这一说,但本质是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4:1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4: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gta 5是多年后白菜价才入库的,如果你说的匹配是指一款很成功的服务游戏在生涯后期让订阅用户免费玩一段时间吸引他们后续消费,那也不重要了,因为有没有都不会决定游戏是否成功,无论 ...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4: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象命运这种选部分dlc 第一时间入库的,应该是绝无仅有了吧?如果成功的话,命运每年的新dlc 应该都会入库吧?似乎并没有发生?这是不是说明厂商认为尝试不算成功,不值得继续呢?
怎么就不重要了,GTA5到现在还能卖,贡献销量的当然不只是PC的外挂
PS3和X360版要停服了,吃低保的外国人要买个便宜的PS4或者X1继续玩
这已经是事实了,欧美的数据统计已经出现了这个迹象
至于命运2进XGP之后Xbox Live的数据虽然不怎么准但也不是完全查不到,我懒得给你翻

决定游戏成功?成功这俩字怎么定义?有绝对意义的成功和失败么?靠你一张嘴么?
FIFA的收入很大一块是氪金而不是本体,所以EA PLAY PRO都不会影响氪金收入,这也是放长线钓大鱼的一种

我再强调一遍,如果你明智点你就应该和本帖其他人一样,去骂订阅是垃圾,骂网游是垃圾,骂F2P是垃圾,为什么垃圾,因为“我不玩”
这是建立在个人判断之上的,没有问题,这不涉及数据,只要他不喜欢,只要他不玩,他就可以说是垃圾
而不是“为什么垃圾,因为我不看好,我不觉得它能获得商业成功,即使成功了那也绝对是个案,不具备普遍性,我无视之”
什么叫商业成功,同一个游戏在不同年份都要好好分析一下,哪会是你发两个回帖就能盖棺定论的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4:3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k02 于 2022-1-6 14:34 发表
船长为啥和杠神论起来了
我跟他轮了快十年了,但这不是私人恩怨,就像别的帖子我甚至还会说他好话,因为比他更云玩家的ID大有人在

我只是被他那句“XGP一开始微软第一方是不首发入库的,后来发现订阅人数不足才这么干”给逗乐了

那只是因为2017年夏天微软就没啥大作首发而已,政策本身没改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4: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拥有Xbox Game Pass的《光环》的玩家有福了,《光环:士官长合集》即将要登陆XGP了。
所以微软理想中对xgp 的定位就是个长尾生意,应该是内部政治搞畸形了
OK,我现在看不了维基所以没查,那是我记错了
但X1在2017年夏季没第一方大作首发,这个我没记错,所以这个政策在那一年影响的是前面的游戏不入库
那一年后面也就剩个废渣7

有一件事我不会记错,因为斯宾塞本人反复说过好几次了
他真正掌权是2014年,那时候纳德拉逼着他找出个新方向,所以斯宾塞就给他画了个XGP的大饼
所以2014年那时候就决定了要出XGP,而且已经决定了XGP是核心业务,这一点是不会错的,你翻出来这个也只能证明最初对于步子缓急有区别而已
这就像微软2016年就决定从战争机器4开始第一方首发上PC,后面争执的是Win10 Store独占还是跨Steam,这是细节问题,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做不做的问题

我前面说了唱衰XGP可以,但怎么唱衰是另一个问题
这个政策是纳德拉扶持的,所以之后如果换届了XGP就可能有变动,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5:0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5: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他肯定说我们一开始就把xgp 当核心战略,这只是pr
无论如何,微软的战略也不会改变我对xgp的看法,那就是砸钱画饼搞破坏性竞争,而不是期望xgp 可持续发展
我说了我也怀疑他表示XGP可持续是PR
但他说2014年就当核心我不怀疑,比如搞向下兼容老游戏那时候就在做基础研究
而且不是他一个人在说,非直接采访他的书也提到了这件事,就算这是PR也是说给纳德拉的PR而不是单纯对外忽悠玩家

TOP

引用:
原帖由 477477 于 2022-1-6 15:1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觉得索尼不上xgp只因为第一方目前都是单机大作,没有一个服务型游戏,不适合做订阅,几亿美金的单机作赔的底掉。搞不好索尼目前合作的几个大型多人项目和工作室副线项目出来,索 ...
索尼以剧情为主的第一方大作不首发进订阅,这事强调过好几次,我也不会怀疑,因为这是核心利益
但是多人游戏那块的政策有过公开的变动
一开始的说法是要发展多人游戏,多人游戏可以跨PC,而且是Epic独占,但是单人游戏不上PC
但是这个公开的说法很快就被推翻了,现在索尼的单人游戏也上PC了,还是各类平台都上

不过至少索尼还在做多人游戏,比如隔壁说的TLOU2独立多人版
当年就说过TLOU不会上PC,但如果出了个单独的多人就可以上PC,现在和当年的说法有点不一样,但至少独立的多人游戏做下去了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5: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先不说电视剧和游戏的差异,微软这也不是奶飞的模式,奶飞是全买断纯订阅,微软不可能做得到
没有任何一家游戏订阅制是全买断,游戏界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这种东西,以后也不会有
微软和其他家的区别在哪应该参考的不是网飞而是EA
EA PLAY PRO很少有人长期订阅,但没人怀疑其可持续性,因为价格贵得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5: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ea 高级会员显然只是针对ea 游戏忠实粉丝,这本来就是小众服务,ea 应该也不会说这是未来趋势
什么是“EA游戏忠实粉丝”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
是每个EA游戏都希望玩到提前解锁和豪华版么?这种人有,但不会太多,因为不同类型的口味区别太大了
但如果是某一个游戏的忠实粉丝,希望玩到某一个的提前解锁,这种人还是有不少的,他要么直接预购豪华版,要么就在发售时买一份EA PLAY PRO,但不需要长期订阅
如果一个人讨厌EA游戏,那他当然看啥都烦,但如果他还想试一试,那EA PLAY PRO就是不错的,至少失望了跳坑还简单点,下个月不继续订阅就行了
而如果觉得这个游戏玩了首发他喜欢,那他是下个月继续订阅,还是不订阅了直接买,EA都无所谓

你所说的“长尾被内部政治搞畸形了”其实本质上就是微软没有把服务像EA这样细分
是的,有金会员,XGPU,普通XGP,XGP For PC,Xcloud
但这里面没有对标EA PLAY PRO的存在,这也可能也是Steam原则上欢迎微软,但微软自己始终把XGP加入进去而只是卖零售的原因
为什么没这么做微软好像没公开说过,但也无所谓,因为EA PLAY PRO有利有弊,弊端也都知道
只是没人怀疑EA PLAY PRO的可持续性

和上面一个理由,所有主机订阅服务我最不看好的是UBI,因为罐头太多,新作产量下降
但这都不用我唱衰了,今天传来的新闻就是变相投降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5:4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5: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至少可以肯定,ea订阅收入占比不高,未来也不会有显著提升,所以ea 订阅服务只是辅助性质
对,但这样面临的是第一方和第三方之间的区别问题
EA只要赚钱,或者说,比自己过去赚钱就行
而EA的命根子在哪?在UT这种氪金开包上,所以在欧洲他们宁可硬刚各国法院也不放弃,最多在判罚的个别国家改改政策

但是纳德拉他甚至不是第一方的老大,而是第一方老大的老大
他在乎网络,他必须要画饼,斯宾塞必须给他画一张
鲍沫对画饼的要求比纳德拉低,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否则马崔克这个更加手高眼低的甲级战犯也不会上台这么顺利

说白了就是,集团给你这么多投资,你不拿出成绩不行,哪怕XGP不可持续是饮鸠止渴,这杯毒酒也必须喝
将比将心,把我放在斯宾塞那个位置上,我也不能做得更好,反正我是想不出别的办法
一样是毒酒,XGP起码还比啃奶实在的多
这些毒酒本身就是认定了微软在正面战场上和索尼打不赢,才会选择的另辟曲径,在第二战场把用户数量刷成第一,让领导开心

不过我倒也不是要把马崔克喷的一文不值,起码他后来去Zygna闹的不愉快,我就不会喷他,因为Zynga自己本来就有问题
马崔克最好的归宿是去网飞,因为他TV TV TV Dog时期留下的遗产比如ET的纪录片作为网剧那还是不错的,只是X1需要的不是网剧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5:5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5: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xgp 是微软战略的结果,这没有争议,只是你为什么认为游戏订阅会是趋势呢?在我看来,有了服务型游戏后,订阅制(特指多游戏打包收费)成为主流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本帖最后由 杨小杨 ...
理由前面已经解释完了,放长线钓大鱼,订阅制相当于游戏行业的变相贷款,更好引诱玩家投入沉没成本(可以是钱,可以是肝出来的装备)
而独立游戏在订阅制的好处则更加明显,不用解释
实际上你唱衰XGP的理由我认为是有相当的道理的,也不是在这个帖子里跟你随声附和,我几年前一直有类似的回帖
但是你唱衰订阅制的理由我不赞同,尤其是不同企业的订阅制度和实际游戏产出都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5:5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6:0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我说的是订阅不会成为主流,所以当然唱衰了希望成为主打的xgp, 其他订阅不在此列,因为都是作为补充存在的

至于你说的用订阅钓鱼,我不觉得有多少不可替代性,也没见到特别成功的案 ...
服务型游戏尤其是网游本身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F2P,订阅,买断和无上限氪金可以同时在一个游戏同一时间存在,只要能想办法赚钱,什么都可以干,市场细分可以细到给蚊子修脚的程度
四个都存在的游戏有但不多,四选三就太多了,EA Sports几乎都是四选三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6:1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6: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这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哪个重要的问题,比如FIFA 可以没有订阅,但不能没有买断和内购
我说了FIFA是四选三
如果必须选二是买断和内购
如果必须选一那就是内购,必须选一个那就只能选这个,免费会损失买断本体的钱,但也有希望扩大内购用户数量
只是FIFA目前的压力还没到需要走这一步,免费版都不是正传

四选四就是命运2,真正的给蚊子修脚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6:2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所以命运在PS 平台一样运营,有没有订阅迫使用户购买dlc 没有决定性

你为什么觉得这个特性会让订阅和服务游戏进一步绑定呢
骂XGP的时候不就有人拿光环无限的氪金举例子么
你不订阅XGP也能买,但是整个氪金系统的改变所有人要一起承担

命运2的买断也是类似的情况
30周年DLC作为一个地牢单独分出来,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在XGP用户身上再捞一笔
这不是说其他平台就不捞了,但之前系列没干过这事,季票包含了除了皮肤氪金之外的全部
而之后这种事还会继续存在的,至少年五也有地牢单独卖钱,季票没有非要豪华版才有,要么就单独买
当然年五是有可能入XGP的,只是不是现在,给蚊子修脚式的细分只要给你一部分然后让你买另一部分就行了

命运系列在PSN的用户比Live多,但是Live过去一年的数据主要靠的就是XGP了,进了XGP之后Live用户数量触底反弹
你可以说这是个例,但不能说没有代表性,因为圣歌早就暴毙了,全境封锁系列也凉了,同类游戏的代表作就剩下命运2和Warframe了
市场现在就这样,二选一,一个个例就已经很有代表性了,何况一大批倒下的游戏本身也是模仿命运失败的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6:3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杨123 于 2022-1-6 16:3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那就要看出库后买命运dlc 的xb 用户数据了,我是用户的话,也不会买xb 版dlc, 还用订阅多一种收钱模式,又不会给用户真的实惠,还是PS 平台直接一点
这个具体数据官方肯定不会对外公开
但是出库之后Live大概还有多少人玩那倒是没法掩盖的,具体有多少用户买了啥可以通过游戏内的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Steam版就可以通过数据推断一年前有大约30%的留守用户没买年四,但买过其他的东西
造成这种状态一方面是细分,另一方面也是给用户施加的沉没成本

TOP

引用:
原帖由 darkgame 于 2022-1-6 16:50 发表
把微软仅仅当成一家游戏公司, 那你就永远不可能得到正确答案.
你以为微软花75亿美金买B社是为了对抗sony还是steam? 太肤浅了.

xbox-xgp-win10 store这3者是一脉相承的, 微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xgp把用户引入win10  ...
主机战略倒是挺清晰的
PC那边战略不清晰
2019年之前大概微软内部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2019年之后微软上Steam首发了
至于为啥XGP没上Steam,是因为XGP没像EA Play那样细分,还是微软真的想继续保Win10 Store(至少这东西还在发展),可能内部都没个明确的目标

至于大格局其实说起来挺好笑的
占领客厅的不是主机,严格意义上讲也不是机顶盒,而是网飞
用主机也好,机顶盒也罢,都得看网飞
所以我才说马崔克这人的能力应该用在网飞上,这么喜欢TV TV TV Dog就真的去做制片人啊,别搞游戏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2-1-6 16:5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