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勇敢的心》导演辞职,抨击育碧的工业量产化策略

《勇敢的心》导演Yoan Fanise在育碧工作了14年后现在宣布辞职
他表示怀念开发《超越善恶》的日子,当时制作组只有30人,Michel Ancel(雷曼之父)想要带来的是一种特殊的创意味道。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这种味道变得越来越淡,一个游戏的项目组扩张到100人、250人、500人……这当然与3A大作的技术进步有关,但这样一来游戏就缺乏创意和人工雕琢的心血。
像刺客信条这种规模的游戏,各个类别的员工已经很难对作品进行微调了,互动和反馈遭遇限制,而日不落全球开发的流程又让我们难以预见游戏成品的素质,到了这个规模,各种游戏都一样。
《勇敢的心》是为了追求类似《超越善恶》的创意流程,但就算这个游戏卖过一百万,拿了很多奖,其盈利比起大作也仅仅是九牛一毛。这就是可悲的现实,而且有人指责《勇敢的心》只是一个“伪独立游戏”,那么好吧,我现在从育碧走人了,可以追求真正的独立游戏了

http://www.neogaf.com/forum/showthread.php?t=1009390


TOP

引用:
原帖由 洗地 于 2015-3-13 17:38 发表
这游戏挺style,有些情怀,但我觉得开发者肯定也知道不能大卖吧……
都卖过一百万了,还想怎么样
开发者的抱怨是上级认为“就算卖过一百万,这玩意的利润只有刺客信条的十分之一,你做它干嘛”,受不了这种想法才走人
育碧让他们做这些新项目都是带条件的,比如光之子的导演也被逼着做自己不喜欢的游戏,以这个为条件才换来开发光之子的自由
所以被讥讽为“伪独立游戏”

另外,顶楼的公开信里,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育碧管理层妄图靠两个女人把生孩子周期缩短到5个月的鄙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5-3-13 18: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ittlezoo 于 2015-3-13 20: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实目前还在支持出独立游戏的大厂也就育碧了吧?
多了去了
微软,索尼,EA,华纳,世嘉,都在支持
而且有真独立游戏,也就是开发商独立,大公司只当发行商
育碧的独立游戏甭管真独立还是伪独立,走的依然是Style>Gameplay的路子

光之子和Ori的差距,就是育碧和真正一流作品的差距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5-3-13 20:0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