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生化奇兵为什么评分那么高

纯粹卖剧情的系列
论可玩性同类型里比这个好的有的是


TOP

引用:
原帖由 鬼冢英吉 于 2013-12-22 18: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4)

我也玩了一会,玩到把小女孩救出来,实在玩不下去了。我太肤浅了,装逼就叫剧情好?
装逼谈不上,这个系列最大问题是剧情谈论的矛盾几乎都是几十年前的文学作品讲过的,没什么新东西,无非是换成游戏的表现形式罢了
看多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你会觉得BS这个系列真心和“装逼”二字无缘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lyt777 于 2013-12-23 14:59 发表


2K锁区的游戏大把………………
2k不错了,至少你上亚马逊买Key可以直接激活
再说T2很多游戏不在亚洲卖确实是因为法律问题

最二逼的是世嘉,亚马逊的Key无法用亚洲IP激活,敢情这是干脆不要亚洲的Steam市场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yt777 于 2013-12-23 16:18 发表


SEGA还好吧,也就最新的FM是这样,以前的作品都可以激活。

我觉得最二逼的还是手游大厂SE……FF8还锁区,锁你妹啊…………
世嘉亚马逊key也锁区是最近一个月(要么就是两个月?反正就是最近的事)
去年我买过亚马逊的Key还没问题的,这个月就锁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milelims 于 2013-12-25 19:37 发表
世上是有那么一群读者存在的:
无论你怎么规避,他们都会嫌你掉书袋的。
他们不喜欢一切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他们需要你把一切东西都解释得很市井,很易于理解,不如此则不算”接地气“。
他们天生敏感,觉得你提 ...
喷了
你要觉得我拿文学作品说事是装逼,那我再说的明白点吧,无限里那点时代内涵还不如水区的某些历史贴子好看
就这点剧情内涵我拿文学作品去压它已经是很看得起它了
作为一个游戏,体现内涵的最佳方式就是以互动的形式去呈现传统媒体没能呈现的主题,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电子电影、电子小说
就这方面,作为后现代游戏的开山鼻祖,除了演出日呆化,MGS2的内涵体现可以完爆bioshock任何一作,因为MGS2的N个主题都是非游戏载体无法呈现的,Bioshock不是

Ken的作品里,神偷1和System Shock 2才是最高作,Bioshock被给予高分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对FPS-RPG类型的贡献,对他履历的肯定,对他自我追求的坚持,而不是肯定游戏本身
这就像一个不怎么样的片子拿了奥斯卡,是因为某人之前拍了很多牛逼的片子但没拿奖,给他个补偿罢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2-25 23:15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hugang 激骚 +1 我很赞同 2013-12-26 13:31

TOP

引用:
原帖由 猫猫的小叔叔 于 2013-12-26 07: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问一下,mgs2有什么内涵?
我只提两个桥段

雷电篇的流程是被很多人喷的一点,整体结构几乎和1代一模一样,无数雷同点,从游戏性的角度来看,确实该喷
但小岛秀夫用剧情的概念把这个问题给圆了回去:跟1代雷同是因为整场战斗就是一次演习,目的就是为了模拟影子摩西这种极端情况的兵变事件
如果在如此极端的事件下,爱国者依然能够通过信息操纵现实,那么信息高于一切的操纵论就真正实现了
最终BOSS战,雷电已经知道自己被爱国者算计了,但他依然要干掉Solidus,别无选择
这也是爱国者实验的一部分:证明个人在明确知道自己被信息操纵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反抗的余地

雷电篇开头让玩家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登录系统,雷电自己则反复宣称“我在这里战斗并非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如果可以,我想立刻离开这里”
在结局里,雷电发出疑问“我到底是谁”,Snake则给他答复:“没人知道自己究竟是谁,现实也只是相对的概念,只要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道路就可以了”
雷电才顿悟:“自己的名字,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来决定”,扔掉了刻着玩家个人信息的狗牌
光这一段,就是只有游戏才能表现的,非互动媒介即使表现这个主题也达不到如此传神的效果
MGS2的主题与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并没有本质区别,但就是因为它是游戏这种互动媒体,才能探讨的更深入、更传神,这是攻壳的导演押井守承认的

正统系列的三部曲,1代探讨的是“基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2代是“信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3代则是“时代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
除了第三部是怀旧,其他两代都是只有90年代末、00年代初才能探讨的话题,因为之前的人类没有探明基因组,也没有大规模的民用互联网
4代就不提了,系列的耻辱

MGS2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游戏的开山鼻祖就在这一点:你可以单独喷这个游戏的任何一个方面,但评价这个游戏的整体,就必须从整体去考虑
雷电篇的流程和1代雷同,从游戏性的角度来看,的确是缺乏新意,但从剧情和整体演出的角度来看,为了表达信息模拟和信息控制的主题,这是必须的
正因如此,MGS2才能给主流文化领域带来如此之大的冲击,bioshock给非游戏媒体带来的冲击比起来只能算其九牛一毛
福布斯给bioshock评个年度最佳游戏,仅此而已,小岛秀夫在新闻周刊被评为改变未来的十大人物之一,这就是差距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2-26 13: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kmfass 于 2013-12-26 13:31 发表
我只提两个桥段

无限的流程是被很多人喷的一点,整体结构几乎和1代一模一样,无数雷同点,从游戏性的角度来看,确实该喷
但2K用剧情的概念把这个问题给圆了回去:跟1代雷同是因为整场战斗就是一次演习,目的就是 ...
别用复读机惹人发笑了,MGS2获得的评价比攻壳机动队高是因为它提出的操纵信息不需要脖子后面插跟管子就能实现,只要管理互联网就行了
这种现实纯度是同年和之前的任何电子朋克作品都做不到的,MGS123的事件都在逐渐变为现实,只有4不会,而且是永远不会

bioshock那种普通的反乌托邦话题还用得着21世纪才能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就把这东西嚼烂了
平行宇宙也不过是美国漫画玩了三十年的东西
再说无限那种一本道化的流程和1、2代哪里像了

退一步来说,就算你真的认为无限的立意和表现手法能和MGS2相提并论,也无法无视两部作品推出的时间
一部是2001年,一部是2013,无限只能算孙子辈
2001年能把这些概念用游戏表达出来是天才中的天才,2013年才做出来不说是蠢材也没什么新意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2-26 13:5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ugang 于 2013-12-26 13:52 发表

不能因为别人不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认为他们是肤浅和低俗的。
他写那些话是给那些认为捧无限是装逼的人来看的
问题是我觉得无限那点剧情已经市井到不行了,和“装逼”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要是真装逼可以拿杀手7,拿永恒的黑暗,用得着无限么

哪怕是MGS2在我眼里也和装逼无缘,你要说有人消息闭塞2001年不怎么上网看不懂MGS2就罢了
毕竟那时候网络还是以网站为主体,发表信息的途径仅限于邮箱和公告板,个人博客服务提供都很有限,不会写HTML就很难组建自己的主页
现在都2013年了,微博微信满天飞,还有人会看不懂MGS2那点东西?

TOP

引用:
原帖由 kmfass 于 2013-12-26 13:59 发表
大大好萌,攻壳这种抄欧美科幻的东西就配拿出来提鞋,顺便攻壳的主题思想是探讨精神和肉体的关系,跟互联网有一毛钱关系

机器人能梦到电子羊,大大肯定没看过写与60年代,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叫银翼杀手
阿特拉斯耸 ...
你看到我哪里捧攻壳了?我捧的是MGS2本身
我再说一遍,MGS2的牛逼就在于它探讨的现实纯度和可操作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它连科幻都不算,探讨的就是现实。
1984探讨的是传统媒介统治下的信息,MGS2探讨的是在互联网爆炸时代如何统治信息,主旨有重合点,但具体操作措施和理念,二者天差地别
拿银翼杀手说事就更搞笑了,小说里有提供那么多的信息操作细节?拿到今天依然可行?你用什么去担保未来的世界就会变成银翼杀手的世界?

装逼可以,不要拿银翼杀手这种烂大街的小说来装
阿特拉斯耸耸肩也同理,这都不算冷门书,还意淫别人都没看过?
一样是烂大街,论电子朋克装逼,你好歹拿雪崩来装吧,银翼杀手逼格太低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2-26 14:26 编辑 ]

TOP

顺便,你能说出“攻壳和互联网有一毛钱关系”这种话,我倒是可以确定你没看过TV版
漫画和剧场版出的早,网络发展慢,没机会对网络社会学进行分析,TV版已经是2002年了,有了这个机会,和MGS2一样给出了巨量的详细措施和分析

下一步你是不是又要嘲笑小日本的东西不配提鞋,自己看一辈子银翼杀手就够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2-26 14:2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kmfass 于 2013-12-26 14:28 发表
大大好牛逼这些都懂,银翼杀手除了改编关系以外和小说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可一个字都没有提1984哦
顺便原来抄虎胆龙威,终结者,史泰龙和州长电影的装逼游戏原来可以和文学名著相提并论
MGS除了抄抄抄还有什么,论操 ...
说这么多废话就一个主旨:美国人装逼万岁,日呆装逼必须死,哪怕美国比日本晚了12年,也是日本必须死

我从一开始就强调MGS2的演出过于日呆化,这是缺点,没法洗地,你只能看到演出这些表面的问题,说明你自己比起日呆也强不到哪去

TOP

MGS2里关于互联网非操作状态下信息永久保存、当局使用服务器超级集群操作弥母的假想在游戏发售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现实

你这豆瓣文青式脑袋也就只能看到炸弹旱冰鞋小胖这些最可笑的糟粕部分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3-12-26 14:49 发表


这种说法就过分了,BS1作为一个FPS足够无聊,但演出从那个时段来说的确是神级的

而且游戏就技术而言把一个快过时的引擎修修补补做出了当时可圈可点的画面

应该拿奖,不过分
我没说BS1不该拿奖,但媒体平均分高达95就纯粹是面子分了
从SS2到BS1这8年间,这种游戏类经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SS2在当时各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可BS1不行了
举个例子,Riddick,可玩性比你好,演出一点不比你差,画面在同时代更加无敌,唯一的缺点就是剧情没什么营养,但你看着爽也就够了
Riddick的平均分只有89,BS1有95,要我说,论实际游戏素质,这两个应该对调一下

但对于媒体,ken这个面子是必须给的,因为他是FPS-RPG的嫡系掌门人,就像马里奥之平台ACT
给BS1高分并大力吹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错过SS2的遗憾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hugang 激骚 +1 我很赞同 2013-12-26 15:12

TOP

引用:
原帖由 kmfass 于 2013-12-26 16:35 发表

大大这种半桶水还出来丢人
机器人会梦到电子羊60年代的书攻壳89年的漫画,谁抄谁一目了然
而且攻壳主题都是人造物体是否会产生自我意识即灵魂,自己脑补互联网,就这种水平还出来丢人
你要觉得出的早就牛逼没问题啊,拿System Shock去喷别的游戏,不论1代还是2代都行,我一点异议都没有,Bioshock跟System Shock比算个屁

自己没看过攻壳TV版就胡说八道,人造物体能否产生灵魂是漫画和电影版的主体,TV版的主线就是人类与互联网的互动,AI的灵魂只是一个支线小剧情
Ghost in the Shell,Shell就不能插网络了?

你这种看到美帝家常文学就狂捧看到动作片仨字就狂喷的货色还是回到豆瓣抱团取暖去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kmfass 于 2013-12-26 16:29 发表
搞逼笑,演出难道不是游戏的一部分
自己做鸵鸟还不许别把头抬起来
有本事你叫小岛把演出都砍了
演出好则一切好?那我看电影就行了,玩游戏干嘛?
一个主旨没有突破的游戏不论演出包装的多好本质上还是平淡无奇的
就这点,无限和COD这种你看不上的抄动作片FPS没有本质区别

无限在主旨上并没有拿出其他文学、漫画拿不出的东西,也没有体现出游戏这个互动媒介在表现这些主旨时的优势
MGS2做到了这些,无限没有

TOP

 18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