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杠
原帖由 @bsseven 于 2014-2-18 23:20 发表 好笑,理解能力堪忧啊,说的是GPU和RAM之间的发热差,你搬两个一样的核心哪怕都烧到1000度也没有温差啊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0:35 发表 X1如果有后继机,应该不会拖很久——理由?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0:47 发表 关键是如何定义失败的主机 XBOX PS2 NGC那代,微软只拿到了12.1%的家用机份额 XBOX360 WII PS3那代,微软则拿到了30.4%的家用机份额 如果X1最终能拿到30%以上的份额,那么也不能算失败 此外索尼没财力、微软不重视XBOX部门,所以PS4和X1的后续机种能拿到的资源必然有限,这代机应该会拖很久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0:57 发表 赚钱?那得若干年后,就目前来说,前期的投入不可能那么快收回 架构虽然不变,芯片制程却是问题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1:01 发表 小米是装机工 家用机的整块芯片则相当于苹果设计基于ARM图纸的处理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1:06 发表 纯游戏机得到高层的支持越来越少,但是背上的包袱反过来也就成了继续索要资源的资本 老XB的领先幅度是没法复制的 XBOX360和PS3的竞争也是因为索尼自己犯傻才占上风,如果索尼老老实实上个8800GTS(96SP 320MB版),哪还有XBOX360什么事?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1:09 发表 微软既不是高通,也卖不出苹果的硬件利润率,没可比性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1:10 发表 小米有现成的量产CPU可买,微软索尼还是得专门定制整块芯片,不一样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1:13 发表 只有在周期极长的时候才成本更低,初期成本更高,还要支付研发费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1:16 发表 所以X1不可能很快出现后续机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1:16 发表 X1是捆了个坑奶头才输,不捆坑奶头卖399没压力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19 01:19 发表 肯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