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有个问题,如果让松野泰己完整地参与FFXII的制作工作会怎样?

现在应该还没做完吧


TOP

RPG做完战斗系统剩下的就是冲刺阶段?这样的冲刺连Diablo都做不出来。

PS2末期Square虽然缺钱,但还是比较稳定的。拖到06应该是开发上的问题而不是管理的问题。
13背负着硬件换代的包袱,显然这已经不是日本人能做的过来的开发规模了。
14是网游,和传统RPG没有可比性。
12之后SE有开发上的资源减少,业务转型等等不安定要素,都和松野在的时候不能比。
我个人认为12的开发环境要远比之后的FF要好得多。

以最终FF12的状态来说,我认为松野连中期的剧情都没有完成就离开项目了。这游戏纯粹是开个头就被阉掉了。
如果是我想的这样,要把松野想做的东西做出来,估计做FF13这点时间是不够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2-29 00:52 发表

传统开发概念上的冲刺指的就是“引擎完成,系统成型,初期内容制作完毕,开发方向已经明确”之后的事情,并不是说之后的事情很短所以才叫“冲刺”
因为之后的工作量虽大,但方向已经确立,也比较容易预估进度,除 ...
真的以为日本人做游戏和欧美量产COD是一个套路么?
所谓2004年发卖这种说法是屁股指挥大脑的结果,从来没信过,连说的人也知道只是吼吼而已。

河津接手以后那才叫冲刺。
未确定的全部删除,所有未完成的东西删除或简化,以最短的时间把必要的窟窿填上。这个估计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光这个还要动员全社人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期游戏延期。

松野被搞掉是必然的,他要做的东西在Square是做不出来的,在FF是做不出来的。
还是要像皇家那样,先把小说都写完,剧本改写完,再考虑做什么游戏才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2-29 11:57 发表

我就打个比方告诉你“冲刺”仅仅是个阶段,和“冲刺”本身在开发周期里所占的比例无关
日本人做游戏是和COD这种量产货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仅仅区别在各个阶段的时间长度,每个阶段该经历还是要经历,全世界都一样
...
全世界都一样的这件事在11区是不一样的,曾经。你以为pokemon开发8年是怎么玩的,冲刺了6年么?
游戏要做成什么样子,不做完是不知道的。

作为日系的顶级作品,延期是家常便饭。
首先要给一个发售日,这是基于客户需求,公司不能对着客户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有FF12。
而制定这个发售日不是基于开发实际状况,而是基于管理层在经济上的诉求的。不是某些人相信在2004年能推出,而是某些人需要在2004财年推出。
延期半年,这完全属于正常流程,不为了品质延期一次怎么能称得上大作。

至于松野,我才不信他认为04年能出。我人为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到完成和“满意”。
要发生撤掉松野让河津接手的这种震荡,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松野说06年内不可能完成,而SE绝对没法再等,才会发生。

当然我不在SQ内,只是基于我对于那个时代的日本做游戏的人的认识,加以推测。自我感觉应该比你的想法要接近事实。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