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飞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3:43 发表 我倒觉得这不是不够智能,而是因为智能了,所以小米才把不同米的煮饭过程给精细化了,确保口感最佳,但是缺点就是如果错配了,就容易出问题! 而原本不智能的机子,可能就是一套比较死的程序,无一例外都过煮一段时间,你看着觉得煮的干,实际上口感可能是有缺失的!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14:07 发表 你们太高估家用电器了 不妨去看下日系高端电饭煲的说明书和锅体上的印迹说明,都是附送量杯,锅体上注明水位的。自己不按要求放水,要求电饭煲高度智能是不现实的。 类似的,像洗衣机、烘干机对于衣服类型、程序选择都有长长的说明,衣服标签上也会注明能否水洗、能否滚动烘干,但是国内N多消费者是不管这些的。。。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14:27 发表 这里面涉及期望值管理的问题 我做服务业的,尤其注重这个 智能家居大家玩一玩就知道是比较初级的阶段 一个电饭煲而已,怎么可能精确搞清你用什么米呢? 做西餐就知道了,各种主材和配料的分量都很有讲究,拿个秤好好量好,结果就是好的。 你把一包酵母全倒进面粉里,再高端再智能的机器也做不好面包。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4:57 发表 如果你严格按照规范,结果出来的还是偏湿软,那我觉得大概率是你自己口感问题把! 毕竟珍珠米好吃还是丝苗米好吃,这个都没法统一,你指望一个电饭锅解决满足所有人的口感问题,本来就是有病……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14:54 发表 强的是价格。 国内这low逼环境就这样了,这些个厂商一个屌样。 老罗吹的牛逼被人整成清单时不时翻出来屌一遍,小米、华为、格力,哪家不是?无论老罗还是雷布斯还是余大嘴,他们怎么说我都不会全信。 都是资深数码家电玩家了,应该有个免疫能力,对这些厂商的宣传自动打个折扣,最终还是看产品的性价比。 我这次灯从松下换到了yeelight,ih压力电饭煲自己买个小米的,象印的留给老娘在用。象印的4千,小米的800块,钞票说话呗。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5:16 发表 问题是觉得小米煮出来饭不错的人,也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啊…… 吃惯高压锅的煮饭的人,会觉得所有电饭锅不行,吃惯丝苗米的人,会觉得珍珠米软绵绵太难吃了,喜欢吃饭焦的,电饭锅连饭焦都没有,更不满意…… 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希望得出个结论,小米不行嘛……其实你们这苦心我理解…… 国产货嘛,经常搞着跪舔的高大上洋牌子灰头土脸……肯定要挑点毛病出来才说的过去啊,要不是心里多难受啊…… 完全理解……
原帖由 无印凉粉 于 2019-1-16 18:03 发表 你这是废话,用什么锅都要根据米配水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20:18 发表 没水是因为你熟了马上打开,你试一试熟了继续让他自动保温时间长一点看看? 饭刚煮完,这时候温度高,水还是蒸汽,所以没水! 但是保温时间久了,温度没有煮饭的时候高,所以原来的蒸汽会凝成水了,这时候水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