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影感: 迈阿密风云!

都說米高‧曼 (Michael Mann) 的電影很男人,又說他是個風格家(意指形式高於內容),但其實都只說對了一半。  

是的,米高‧曼的電影都男人味十足,豪情蓋天,有型有款(先不說大牌如羅拔‧迪尼路或阿爾‧柏仙奴,除了是米高‧曼作品,你還會在那部電影裏見過一個比在《最後的摩根戰士》(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中更性感的丹尼爾‧迪‧路易士?又或是比在《盜火線》(Heat) 中更強悍但卻鏗鏘硬淨的韋‧基馬?)。就技巧言,米高‧曼的表現總是沈實中見瀟灑,爽朗、俐落、淩厲兼備。這些優點在《邁阿密風暴》(Miami Vice) 中全都被保留了,甚至可以說是被發揮的更淋漓盡致。儘管不少評論都說哥連‧費奴與占美‧霍斯的演出欠缺「火花」— 他們期許的大概是像米路‧吉遜和丹尼‧高化在《轟天炮》(Lethal Weapons)系列裏的個性碰撞和唱雙簧式的演出吧!但熟悉米高‧曼的觀衆都應該知道,他電影裏那個一觸即發、危機四伏、道德與犯罪永恒地在角力的世界,從來都容不下那些九唔搭八、胡扯惡搞的「難兄難弟」(odd couple) 式人物。米高‧曼的男人,不論正、邪,都是行事縝密、高度專業的professionals(也因是故,你可以批評他的電影嚴重地缺乏幽默感,但不要忘記的是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那杯茶)。《邁》片裏的費奴與霍斯,是一對長期合作的拍檔,互相熟知(和尊重)對方的性格,有著一份典型米高‧曼式「盡在不言中」的默契和絕不拖泥帶水 (no-nonsense) 的作風。從這角度看,費奴與霍斯一個粗野一個細緻、一個不羈一個柔情、一個電子一個爵士(米高‧曼的電影總離不開精挑細選的音樂)的組合與演繹,不但恰到好處,而且還充滿著節奏感。酷,這次屬於霍斯(米高‧曼與他已是第三度合作了)。相比下,費奴卻(頗意外地)多出了一份許是蒼桑許是內咎的沈重感(他在線人Nicholas的豪宅裏對著大海突然出竅的剎那 — 因女探員Trudy一句「難道我們有騙過你嗎?」而想起前一晚另一線人Alonzo及其女友慘死的情形 — 可說是情韻俱備的神來之筆)。真正的「火花」,是費奴與鞏俐的一段情,而正是在這段關係的描寫上,米高‧曼具現了他的真正本色。

米高‧曼的電影之所以很男人,並不因戲裏的男人帥或酷(我的一位小友說,《邁阿密風暴》裏最酷的其實是演哥連‧費奴與占美‧霍斯倆的上司的大肥佬Barry Shabaka Henley,信焉),而是因爲他們都能堅守原則、竭盡所能,去做男人應做的事,盡男人應盡的責任。守則一:是不多話,廢話更加最好少說。辛尼(費奴飾)初探毒龍潭後,力主擒賊先擒王,要求聯邦調查局加料,安排更大批毒品給他們做臥底的籌碼。肥上司知道他燥,問曆高(霍斯飾)意見。後者明知辛尼有一半私心是想借機與伊莎貝拉(鞏俐飾)周旋,但仍毫不猶豫地表態:「我百分百支援他。」言簡意駭。肥上司二話不說,立即給兩人開綠燈–守則二:信任你的手下和拍檔。辛尼在碼頭問曆高:「你以爲我過分投入,忘記了自己在做什麽?」對此,曆高斬釘截鐵:「我從來沒懷疑過你!」換作第二個導演第二部電影,曆高的角色准會對自己的沙煲兄弟或問罪興師,或饒以大義,但影片中最後在貨倉外「放走」辛尼與伊莎貝拉的(只輕輕點一點頭),卻正正是曆高(–雖則與他的執法身分有衝突)。同樣的,辛尼臨上車時,也不忘問候救了他一命的同僚Zito的傷勢。套用中國人的說法,這叫義(守則三)。有義必有情。辛尼多情,對伊莎貝拉一見鍾情,而且一旦用情,即永不背信。怎樣才能做到情義兩全,是辛尼一直自我背負的十字架(他心甘命抵答應做臥底,除了那是他的職業,更多是因爲他覺得對Alonzo和他女友的死要負責任)。作爲男人,就是要「千方百計,不容許自己的女人有半點危險」(替她系上安全帶是基本動作)。是這句話這信念把伊莎貝拉溶化的。米高‧曼最後安排辛尼在告別「生命中的真愛」後(曆高語),立即收拾心情趕回醫院,重返工作崗位(哥連‧費奴背面全景入鏡,sentimentalism(傷感情緒)被壓到最低)。劇終。情與義–守則四–原來是要這麽沈重的。

(你是否同意也好–《最後的摩根戰士》做明證–我一直覺得米高‧曼是除徐克李安外,最懂也最能把武俠小說拍出神髓的唯一當代導演,而他是鬼佬!)  

《邁阿密風暴》就是棒。篇幅所限,只好打住。是無奈也是遺憾。

(作者:shukei 原載2006年9月明報)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