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剧透] 【个人影评】《缝纫机乐队》,可能是情怀玩得最好的国产摇滚主题作品,推荐~(微透)

引用:
原帖由 dzgxg 于 2017-10-18 15:30 发表
这片我是花钱去影院看的,媳妇买的连续两场,第一场铁拳,第二场缝纫机,买了票看以本帖的标准来说讲话硬气多了。个人意见是铁拳好一些,抛开对于“摇滚”的定义偏差不谈,铁拳比缝纫机在叙事上更符合一个电影的基本 ...
难得你打那么多字,可以多聊两句。

首先是关于类型片的概念。
缝纫机这片就是典型的音乐剧模板片啊,你媳妇说像《欢乐好声音》,这就对了啊,如果这都看不出像,说明大鹏这次的作业压根没及格————命题作文来的。
当然铁拳这片也是交换身体这个常见主题的跨界尝试,就和有的人看了之后没觉得和《你的名字》像,那开心麻花的作业也压根没及格一样。
二者这方面都是同一个高度起步。

其次是关于情节推动的合理性。
你当然可以认为缝纫机招募乐队的过程太草率,而且大雨中理想幻灭的戏很拙劣,但是,同样的对比范本铁拳也不一样的很拙劣吗?
卷门的背景来历、女主老爸正好就是这个神奇门派的大师兄,何况诡异的特训过程、以及依靠恶搞杀马特与连续意外死亡来造势的黑色幽默,不但是拙劣而很有点荒诞式的超现实主义味道了吧?
二者这方面对比,就算缝纫机胜出不多,他俩依然能视为同一个水准。

再次是关于到底才是电影化的叙事。
这方面要细说就不可能简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都是【遇到问题、产生冲突、解决问题】的模式往复。
同上,我认为这两部片的结构都是完整的,并没有质的区别。
你认为缝纫机的叙事不是电影叙事,我并不认同,因为无法从我对电影基础认知概念里找到依据,如果可以的话,请添加你做这个评价的深层论据————为什么觉得他不是,缺了什么?

还有一个东西你没提,那就是关于【主题】的探讨。
虽然二者细分类型并不同,但是电影探讨主题立意高低,总是不难判断吧。
而这一点恰恰我给缝纫机80+5,却只给铁拳75的最直接的原因。

-------------------------
还是那句,虽然主观喜好是各人品味不同,但是单个的细节是可以量化对比的。
在不强迫双方修改观点的前提下,欢迎往细里说道说道。

[ 本帖最后由 yak 于 2017-10-18 17:42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kcfan 激骚 +1 恭喜发财 2017-10-19 10:27

TOP

引用:
原帖由 舟13 于 2017-10-18 15: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是这样,我觉的根据之前作品的印象来决定是否看一部电影。是很正常的行为。这是导演的口碑。


虽然不会用印象来决定一部电影的生死。但是有些导演因为之前的作品太差,导致后续 ...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人的思维取向是偏【理性】还是偏【感性】的问题,对吗?

我自诩是前者,或者谦虚点,是希望自己能往前者靠。

在这个前提上发散,我是把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都视为“对手”来看待的,当然,我每次交流的根本目的虽然不是打倒地方,可我在实际行为上确实是这么做的。

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观点都应该遵循“论点-论据-论证”的规格————包括我自己的。
我会在交流中不遗余力的去打击“对手”发言中基于上述规则的薄弱环节,但是再次强调,我的根本目的不是击倒对方,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

我期盼有这么一个人,我用尽全力也无法击倒他(的主张),对应的,我自己的言论也能在他的质疑与挑战下傲然挺立————这是我内心中最渴望得到的状态,我希望和这样的人结交做朋友。

========================
以上,顺便打给很多看不惯我论坛发言的人听,这就是我们互相看不起的根本原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舟13 激骚 +3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10-19 11:02

TOP

行,不引用就不引用,姑且聊聊。

----------------------------------

第一个我很奇怪……为什么我打了那么多字,你偏偏挑选那个打了双引号的部分来反驳?
答案很简单啊,找弱点打嘛,这是人脑的基本回路,也是辩论的基本技巧,按规矩来,就是这样的啊。
然后“对手”这个词,什么时候成为贬义词了呢,那么怕正面刚吗,论坛本来就是给人用文字来进行思维交锋的地方吧。

其次,这是电影区,当然要说各种聊电影吧。
我对很多电影都上心呢,《缝纫机乐队》只是其中一个,你觉得我特别上心,应该是观察得不够多。
至于承包这里……不好意思你言重了,我也许只是发帖比较勤快而已,看了一部就写一部影评,并不涉及恶意开贴,更不是托,我就是我,我在形式论坛主题板块下的基础自由和权利,希望你能首先明白这一点。

再次,聊聊关于沟通的几条学问。
其中一条,是不怀疑对方的动机,你发帖的意思里,有点踩线了。
其中一条,是关于【目的VS手段】,前面我提到了我回帖的目的不是击倒对手,那么目的是什么——是表达,完整的表达;而手段,就是一视同仁而尽量按照议论文三要素进行严谨的辩论。
其中一条,是允许双方保持不同的观点,我从来不强迫他人改变观点,我做的一切只是尽量让一个观点显得得有说服力。
其中一条,是尽量保持体面的、文明的交流,哪怕观点不符,不要扭曲、丑化他人的观点,不人身攻击——关于这个,我自己是一直遵守的,至于其他人能否做到,是个人修养来的,谁都强求不了。

========================
最后,这话虽然是隔空回的你,但你看或者不看都随意。
因为我的所有回帖,都不只是说给某个人听的,所谓辩论嘛,本来就是发给观众们看的。

我的目的,是表达自身,并塑造一个人格品牌,表达得越多,我就越加的是我。


TOP

 18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