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妈的,被肖尔斯操了100多年,都操习惯了,在手机上还继续被操,不甘心啊

“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获打字机模型专利并取得经营权经营,又于几年后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和首次规范了键盘,即现在的“QWERTY”键盘。

为什么要将键盘规范成现在这样的“QWERTY”键盘按键布局呢?这是因为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肖尔斯在1868年申请专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有今天键盘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键盘按键布局方式非常没效率。比如:大多数打字员惯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键盘,左手却负担了57%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 ”

当然,这么多年来不是没人反抗这个不负责任的JS。

"“DVORAK”键盘:
  由于盲打技术的出现,使得击键速度足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在60年后(1934年),华盛顿一个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为使左右手能交替击打更多的单词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排列方法,这个键盘可缩短训练周期1/2时间,平均速度提高35%。
  DVORAK键盘布局原则是:
  1、尽量左右手交替击打,避免单手连击;
  2、越排击键平均移动距离最小;
  3、排在导键位置应是最常用的字母。
“MALT”键盘:
  比DUORAK键盘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连·莫尔特(Lillian Malt)发明的MALT键盘。它改变了原本交错的字键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后退键”(Backspace)及其他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键更容易触到。但MALT键盘需要特别的硬件才能安装到电脑上,所以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到了20世纪中期,键盘又多了一个用武之地——作为电脑的基本输入设备。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键盘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键盘布局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劣势产品战胜优势产品”的例子。"


惯性的力量太强大,后出的布局干不过这个烂货也就认了。但是到现在的大屏幕触摸手机上也不敢抵抗一下就不能忍了。现在的手机输入法,大致上分为从经典手机按键继承来的拇指布局,和所谓全键盘布局(即反人类的QWERTY布局)。硬要说拇指布局是反抗QWERTY布局,那真是太抬举它了,这明明是从老时代带过来的布局,并不是很适合大屏幕触摸手机。那QWERTY布局呢?在手机屏幕上合适吗?谁说合适就就是不客观:一排10个按钮,那么小,很容易误按嘛。唯一好处是什么,是字母排列你比较熟,比较容易找到,就这点好处很重要吗?试问你熟悉拇指按键要多长时间?一个星期够吗?那如果有一个排列更合理的全键盘布局,你用一星期时间来熟悉,值得吗?我觉得很值得

我的设想是,纵然不能在电脑上反抗QWERTY的暴政,起码可以在触屏手机上,设计一个更加合理的全键盘布局,让手机输入更加方便快捷。这个布局,每一行的按键不要那么多,7个足够,5行,多了就密密麻麻手指不好按。排列也要重新设计,让频率高的字母在中间,连接性高的字母靠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手机的输入效率了。要是有权威厂家联手设计,成为业界标准,那就真是造福大众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2-12-4 20: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用自定义按键键盘分分秒秒的事情,驱动改下就行,为什么没人用?
并不是最优秀的东西用得人最多
因为你习惯了改过的键盘就没法习惯别人的键盘啦。但是手机不一样,手机反正都是自己一个人用,如果手机可以自定义按键位置,我早改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ellblack 于 2012-12-4 18: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I

黑莓有,搜狗百度输入法也有。
个人表示,不好用,还不如t9顺手。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我手机就是百度输入法,只有九宫格和QWERTY,没有我想要的那种布局,你说的“有”是指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12-12-5 10:30 发表
lz的想法有好的地方,但放到手机上就完全没意义了。

无论什么样的键盘布局:QWERTY也好DVORAK也好MALT也好,其优势和劣势都是针对双手十指输入的,而手机上哪怕使用双手输入,用到的手指也不过是拇指,这种情况下 ...
熟悉有什么决定意义?无论什么键位一个礼拜就熟了。
最有意义的是一行别排10个,按键太挤,不好按,其次用的多的字母放中间,放两边的话总有一边不好按。

TOP

引用:
原帖由 hellblack 于 2012-12-5 09:59 发表

你搜下皮肤,有一种叫双键点划的皮肤,介于QWERT和九宫格之间的,和你的说法比较接近。

链接如下:
http://r6.mo.baidu.com/web/is/v/159

若会制作皮肤,可以自己申请SDK重新定义键位。
要划的效率太低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unix 于 2012-12-5 12:20 发表
一种东西,如果不被大众接受,那是有原因的,楼主不妨趴在地上想想

如果真的是影响巨大的进步,会不用吗?你现在还能见到用算盘的会计吗?因为计算器太好用了。从算盘到计算器也算是改变使用习惯,但是人们乐意改 ...
你先站在墙上好好看看,我什么时候说要用DVORAKl了?你再趴在地上好好想想,手机上用九宫格,电脑上用qwerty的人多的是,精分了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sunix 于 2012-12-5 12:20 发表
一种东西,如果不被大众接受,那是有原因的,楼主不妨趴在地上想想

如果真的是影响巨大的进步,会不用吗?你现在还能见到用算盘的会计吗?因为计算器太好用了。从算盘到计算器也算是改变使用习惯,但是人们乐意改 ...
还不被大众接受,你见都没见过,谈什么接受?苹果手机还没出来的时候你大喊苹果手机不被大众接受是有原因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12-12-5 13:44 发表

熟悉的意义就是知道按哪个位置。
都是用大拇指按,键盘用什么排列没区别。
熟悉有什么决定意义?无论什么键位一个礼拜就熟了。
决定二字你自己说的,自己转眼就当没看见了?

大拇指按键,键盘怎么排列当然有区别,首先一排10个,每个字母太小,容易误按。第二如果你右手打字,最左边的字母就很难按到。左手同理,所以最常用的字母放到中间最为合理。这就是区别。

TOP

引用:
原帖由 测试一下 于 2012-12-5 13: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有一定普及量的话愿意尝试...

否则懒得试...
你自己手机自己用,又不会非要去用别人的手机,你管别人用不用呢?普及量根本不用考虑。

TOP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12-12-5 14:02 发表

你去哪买其他排列的键盘啊?有的卖一定价格也不便宜。

另外:其他排列的键盘的优势除了手指的移动距离外,还在于一些常用按键放到了容易用力的手指上——这一点对于打字机来说很重要,但对于计算机键盘来说,重 ...
买?我在说手机输入法,PC上根本不考虑翻盘。

TOP

引用:
原帖由 rinlord 于 2012-12-5 14:09 发表


黑莓可以改。。。
好是好,不过黑莓手机我无福消受,这种纯软件层面的东西,既然黑莓有,为啥安卓没有,唉。

TOP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12-12-5 14:22 发表

决定两个字的意思是手机上用大拇指打字最主要就是取决于你对键位的熟悉程度~~~
自己转的主贴不会好好看看么~~~其他键位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不明白么?
明显不是。其他键位的优势在什么地方跟你说的键位熟悉程度毫无关系。你这才真是回帖不看贴,不仅我的贴不看,你自己贴都没看就回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测试一下 于 2012-12-5 17:54 发表


手机我用九宫的~

没兴趣去尝试~
这么说你前面的回帖属于不看贴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12-12-5 20:26 发表

晕了~~~其他键位的优势不就是全键盘十指打字时使用频率和手指移动距离嘛~~~和手机有啥关系啊?
你先搞搞清楚:计算机键盘和手机上的虚拟键盘不是一回事~~~
你先搞搞清楚:计算机键盘和手机上的虚拟键盘不是一回事。我从头到尾说的是手机的键位,手机上其他键位的优势和什么十指打字有什么关系?

[ 本帖最后由 aironline 于 2012-12-5 23:3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测试一下 于 2012-12-5 20:53 发表


我的意思是不要太小众的话我觉得我会在PC键盘上考虑选择其他布局的~

感情这样回复不入你眼就属于回帖不看帖?~
麻烦先看看帖子标题。我讨论的布局是手机上的不是PC上的。对于PC上的,我已经说过了:惯性的力量太强大,后出的布局干不过这个烂货也就认了。我说手机你说PC,算不算回帖不看贴?

TOP

 26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