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这psp上的伊苏7究竟哪里好玩了???

永远都留不住人才的公司,早就对它什么话说了

随便举例几个:
福田奈央(辰尾奈央) 据说是法路空的投资商里的某高层的妻子 目前已离开法路空
山中綾子(山中虎鉄) 最喜欢的美工之一 离开法路空许久
村上聡海(Raka) 负责YsF和YsVI的角色设定 非法路空员工 目前和LS参与了同样的游戏作品
早川正  最喜欢的脚本之一 离开法路空许久
木屋善夫 最喜欢的制作人之一 离开法路空许久
井上忠信 现任GUST常务董事
高桥哲哉 现任MONOLITH SOFTWARE INC.董事 异度系列的制作人
田中久仁彦  异度系列的角色设定
岩崎美奈子 不用介绍了
山根朝郎(天城秀行) 伊苏初代角色设计师,美术设计师
富一城 日本国民级RPG的原型的创造者,露娜系列的制作人
轨迹系列的游戏开发套件竟然还不换 还在用98年的韩国重力社的AEGIS引擎

初期的YS7用得还是双星2的引擎,然后FALCOM还死说是YS改良的引擎,这骗鬼啊,那种画面别人一看就知道了

真搞笑竟然还拿伊苏1+2编年史和伊苏7比系统,那年代的系统是由日本T&E SOFT创作的真正的日式A.RPG游戏原点的作品HYDLIDE系列
T&E SOFT 1984年12月13日制作,虽然Dragon Slayer与HYDLIDE共同被确立为A.RPG原点的作品,不过Dragon Slayer却因为它那非完全性真实时间制系统而受到质疑,最终被分为角色扮演+解谜游戏范畴,而HYDLIDE则被称为日本A.RPG先驱。关于这个游戏的进行方式么,用现在玩家比较熟悉的游戏来形容的话就是伊苏+初代塞尔达传说=HYDLIDE。

是因为该游戏对A.RPG类游戏影响深远,后来的A.RPG名作塞尔达传说系列和伊苏系列均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至今为止日式A.RPG游戏还没有跳出该游戏所制定的最基本框架。
而1987年11月21日系列第三作Hydlide III-the Space Memories更是为后来网络角色扮演游戏(MMORPG/MMOARPG)奠定了根基之作。

那时代的日本媒体杂志称它为“HYDLIDE”症候群,许多厂商也开发尝试这个新的游戏类型
如MICRO CABIN的XAK,FACLOM的XANADU,YS
而T&E SOFT后又推出Rune Worth系列 共3部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