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超赞!本年度最好看的国产电影-疯狂的石头

  对于吹捧二字,我有话要说。
  这部电影的成功和走红是有它的大背景的:
  1.中国国产电影的不景气,中国电影市场被国外大片霸占着主导权。
  2.中国有几个所谓最好的导演,花了大量大量的金钱,却折腾出让人哭笑不得的哗众取宠的四不像,不仅强奸了观众的口味,也侮辱了观众的智商。
  3.中国的观众很伤心,但是只能恨铁不成钢。其实大家也都希望国产电影的水平提高。但是现实摆在那边,国外的电影拍得就是比我们好。我们就是学都学不像。由爱生恨,于是大家对国产电影很不屑。就好像我们对待中国足球的态度一样,大家都在嘲讽和咒骂中国足球,但是如果哪一天中国足球水平真的高了,全国人民都高兴。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只好不无酸葡萄心理地去欣赏不带中国玩的高水平的外国人的世界杯。
  《疯狂的石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受到了国民的好评和喜爱,由于它是国产电影,就给了我们一份惊喜,所以我们要无情地赞美!这份惊喜,就好像中国足球队突然凭自己的实力打了一场用内容和质量而非运气取胜的比赛,痛击世界冠军意大利巴西。而至于它是用442阵型还是451阵型取胜的,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并不能说它使用了跟对手一样的阵型就叫做没有创意,叫做“抄袭”,赢了也没意思。我们要关心的其实应该是,下一场中国队还能踢出这样水平的比赛吗,这个主教练只是昙花一现吗?
  
  然后请你注意到以下现象和事实:
  1.这是一部三无作品,300万投资。跟上亿元的大片比较起来,零头的零头还不到。但是它带给我们大家的欢乐,比起那些所谓的大片,完全换了个个。
  2.之前影片没有什么宣传、造势和炒作。它的走红,完全是由于观众的口碑。
  3.很多影院中的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自动起立鼓掌。带着满意出电影院,然后奔走相告,亲朋好友互相推荐。
  4.在北京甚至出现了有观众因为喜欢这部片子,观众自掏腰包买票请路人免费看电影的现象发生。
  5.很多人觉得看了一遍不过瘾,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也有人先看了盗版为了表示敬意或者感受气氛自愿再去电影院看一次!
  以上都是国产电影从未达到的新高度,试问中国电影史上有哪部电影做到了这一点?
  至于那些吹毛求疵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是自命清高,标新立异
  这完全就是一场闹剧,一点品味都没有!他们的潜台词是:“凡是迎合大众口味的东西都是低俗的东西,因为大众口味是低俗的。”他们把自己装扮成上帝横空出世,用君临天下的语气对众人说:我要拯救你们,你们醒醒吧。他们的目的是炫耀自己,他们生活的口号是:不求最好最真实,但求最另类。这种人其实是患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偏执症。
  
  第二种是脱离生活的人
  他们或许会觉得这个影片其实一点都不好看不好笑,因为他们真的看不懂。他们会装天真或者是真的很天真地问:“到底哪里好笑了?”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上个世纪30年代就离开中国到海外定居并且隔离了跟中国社会一切关系的华侨老伯突然回到了中国看了这部电影。他肯定看不明白,也不会觉得好笑。他不明白坐在旁边的人笑什么,为什么笑,以为他们都是神经病,就他自己是最正常的。但是与其说有一个人不正常的话,倒不如说是他自己。
  这种人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但也肯定存在。
  
  第三种是出于酸葡萄心理的同行
  这种人就不用多说了,人性的嫉妒使然。他们的打压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有目的性。他们往往会使用所谓比较“专业的眼光”去标榜自己,教训观众:你们要提高品味!你们要多看电影多比较!你们要懂艺术!殊不知他们完全本末倒置了,导演和电影创作人员是没有资格去教训观众的,只有观众是有权利用手中的票去教训导演和电影创作人员。一个好的导演,必须要以生活和观众作为自己创作的准绳,而不是在那边意淫于理论和对所谓艺术的自我陶醉。所谓的艺术片不一定要拍成像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那样才叫有艺术性,有思想内涵——那太过沉重了,而且带着倪萍式的煽情,也许我会被小感动一下,但是我并不认为是多么高超的手段。而《疯狂的石头》却用它的喜剧魅力吸引我去看了第三遍、第四遍之后自发思考一些背后的现象。也许导演和编剧一开始也没想那么多,但是就是达到这种效果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扎根于生活,所以具有生命力。一个喜剧片拍到这种境界,也就升华为一种艺术片了。
  至于那个吹毛求疵的电影学院教授,我只是觉得他活得很累。因为他要看很多电影,却不是以一个普通的观众的身份去看电影,而是先把自己定位成为大教授大权威然后带着所谓的批判眼光去看。在他的脑子里面先塞进去了很多条条框框,然后用这些条条框框去套。比如他说喜剧片就是要拍成像卓别林那样的,让人看完有一点苦涩的思考……我吐了,没见过这么教条的人。卓别林是喜剧大师,但是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他的伟大是由于他开创了那个时代的喜剧,他的价值也已经得到了承认和尊重,我们就没有给必要给他神话、永恒化、两个凡是化。我看卓别林的电影就一点都不觉得好笑——因为它是使那个时代的人感到好笑的东西。时代发展着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故步自封,打压新事物。对于事物我们要抓住本质,比如喜剧电影的目标本质就是:娱乐观众,你能用不是下三滥的手段逗了我,就达到目的!搞笑,无他,达到这一点就赞!有本事你给我去拍一部试试?另外他说年轻导演就是应该拍艺术片,不应该拍商业片。他真的是比教皇还要霸道,我做不做导演还轮不到你管呢,更何况是我要拍什么片?他一定活得很累,不能像普通观众那样去欣赏电影享受电影,在这一点上我同情他。
  最后我要说,对于我觉得要批判的东西,我就狠狠地批判;而对于我觉得值得赞美的东西,我就狂风暴雨般地赞美!

zt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