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杂谈] 探讨一下,加价卖车究竟是厂商的问题还是经销商的问题

这里参加讨论的人如果自己开4S店会怎么对待?
卖不好的车大幅优惠不赚钱或者亏本,供不应求的车平价出售?


TOP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2-12-12 16:54 发表

这样还是赚的, 年底到了某个金额还有厂家的返点的
问题是我能赚更多为什么不赚?又不抢又不偷都是消费者送上门来的,现在也没法律规定不能这么做...
换个思路想想,在中国这个市场哪个厂家不想创造一辆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加价的车? 对经销商的控制能力更强,也会有更多经销商愿意投巨资开店。
现在开家奥迪4S店投入是天文数字,为什么开奔驰和宝马4S就不需要这么多钱?



TOP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18:40 发表


你们把厂商看的太简单了,在中国,4S只是厂商的附属物,厂商指到哪,4S跟到哪,越是销售量好的车厂,比如上海大众,就越是对4S的管控很严格,4S在厂上面前想玩这些小门道,基本是不可能的。你看到畅销车型了,厂 ...
你到底有没有了解过加钱装潢的东西是什么?很少有东西是原厂的,基本都是后市场导航、配件,然后上面写着“4S专供”“正厂配件”等等...这些东西厂家能分到个P。到能给你装潢原厂配件的时候,基本也离不加价不远了。(保时捷这个特例不算)


TOP

说上海大众饥饿营销,你怎么不想想为什么上海大众旗下的其他车型没有饥饿营销成功?唯独这个途观成功了?

TOP

看来你对这车真是恨之入骨,算了,早点睡觉:D

TOP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3 12:51 发表


我不是喷,基础论据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宗旨只有一个,就是钱,如果4S随便加装潢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话,那你直接喷我SB好了,加价的钱里,厂商如果分不到一万,最简单了,我不发给你货行不?
一个地区的4S店厂家对销售量是有指标的,会根据城市规模、品牌影响力、地区消费能力综合决定,年底返利就是根据这个指标,而这个是写在协议里的。厂家无故不发货是违背协议的,而4S拿不到畅销车型那也不会要滞销车型,大家鱼死网破对厂家有什么好处?
强制加装潢应该说已经到了加价中期,前期基本都是现金加价而且没有发票,这部分钱厂家也能拿到?
至于装潢的配件,如果是原装配件都会有该品牌的LOGO打在显著位置而且有统一的备件号。别说4S加装潢的野鸡导航配件,就算是给厂家做原厂代工的品牌比如 法雷奥给大众代工一套雨刷,上面有大众LOGO和配件号的那是原装配件,而只有法雷奥自己商标的一模一样雨刷都不能叫“原装”配件,渠道是完全不同的。

[ 本帖最后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3 13: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3 13:33 发表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上海背负了这么大的恶名,无论是不是它所谓,大众的公关部门一定都会运做起来,4S和厂商间,强势的一定是厂商,你说的固然也有道理,不过就没有发票厂商分不到钱,我不赞同,不开发票只是为了逃 ...
在我看来加价这种事对厂家对品牌真没什么特别大的负面影响,CRV加价了以后没人买东风本田的车了还是怎么的? 你看看车区有人喷东本么?
以前的广本雅阁加价,以后你会因为广州本田以前有过一款加价车而不买雅阁不买广本的产品么? 到付钱的时候还不是看产品有没有竞争力?
虽然我也不喜欢途观这款车,不过这车的二手车价之高绝对让人大跌眼镜...价格不是按指导价算而是按市场行情算的...有人买新车愿意加钱买,自然二手车也有人愿意多花点钱。
说句题外话,日产GT-R在北美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加价,对日产造成了什么不可弥补的损失?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