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看来马上要来的这个时代要转型索饭了

引用:
原帖由 olong 于 2013-2-24 10:36 发表


上界wii赌赢了,但是不影响业界有人出高性能主机啊
已经深刻影响了啊。。

cell rsx flexio xdr bd hdmi 配wifi 380w的宽电压大电源,也不锁区,在那个年代主板就遍布固态电容,最后亏200刀卖!

ps3基本就是往当时最贵最新的东西买的。。

尽管吹了牛但也是历史第一良心机没有之一啊!!

sony惨在信错了黄老板这js!

今回已经缩多了啊。。

不过也已经很不错了,如此穷苦的状况下居然卖大楼贴内存。。

各位是不是都该实际行动支持一下呢??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2-24 11: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VDRiP 于 2013-2-24 11:04 发表

发布会喊出8G GDDR5的那一刻我已经决定首发支持了!!
是啊,这个真是吓破胆了。。
因为我之前在gaf确实看过显卡商的内存价单~
容量的大小和价格不像我们电脑城买菜这么简单~
做进去的成本并非线性存在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僵尸 于 2013-2-24 11:44 发表


常识....你的常识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PS2之后PS1卖到什么时候
PS3出现之后PS2卖到何时
都被你买了?
3DS和WIU向下兼容哦,北美照样在卖NDS和WII
你是看不见还是装看不见
兼容肯定比不兼容好,然后呢

PS3初 ...
定价和兼容作为主机初期的铺开非常重要。。
站在厂商角度,60g内置ps2这样的举措不是没有充分的数据去支持是不可能敢这样花钱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13-2-24 14:44 发表
微软这种老而不死,死而不僵的,不会惨到哪里去

我担心的倒是索尼。从现状看,PS4的野心全在占据画面第一的制高点上,而高清核心游戏之外的定位:客厅娱乐中心(机顶盒)、新鲜的玩法(WiiU跨屏互动也好,kinect体 ...
其实关键还是要为再下世代铺路啊。。
微软的战略视野显然更长远。。

再下世代都是云游戏,没有机能之分,硬件可以讲没区别了。。都是和腾讯一样的服务提供商罢了。。

现在的目的要尽量争id,以合理的售价及现象级新体验去吸引新用户,比光吃原本的cu钱的前景大多了。。
航母级的公司,我觉得总的来说,赚取无形资本比有形资本更重要。。
当然cu也不能让其流失,现在以这段性能差距来讲,我认为流失的数量也不会大到去哪。。

且kin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其核心价值。。。就算到了云主机世代,升级的只是个kin罢了。。
当这个交互模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到时不是厂家赔本吆喝吸引你买,而是你自己觉得已经离不开这玩意了,
到换代时,是自己自发必须去买这个新外设了。。成为刚需的产品才是最恐怖的。。
像qq这样的大堆增值服务,真是很那啥。。

sony必须要想办法了。。或者说今回已经不是正面竞争对手吧。。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2-24 15:0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5: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也是微软失策的地方,既然是在下很大一盘棋,那么每台机多贴50刀(后期会低得多)售价不变是很可怕的事情吗?为了这点成本优势选择明显偏弱的硬件,难道微软还有更好的投资吗?
偶又重复发了。。

这不是失策,是工艺的问题。。
cu缩掉很大可能是万不得已。。
xx君老师已经说以目前堆了dme和esram的状况下已经出现较大良率问题了,良率一低那就已经是成本了。。
毕竟这是深度定制不是利物浦这种常规产物。。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2-24 15:1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5:1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不是吃饱了么...
搞半天深度定制,良率不行,性能偏低,还对开发者不友好
第n次再重复发了。。
8g是首要,8g就是服务可能性,一切都围绕8g~


再下世代会十分有趣,不要老想什么设计新硬件了,只要主要目标国家的高速宽带一普及!
你家的720马上摇身一变就成了1080了。。。。

新主机0售价!!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2-24 15:2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5:2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前提是720能够赢得市场认同
而现在看来,为了成本上少许的优势,720在欧洲至少是很难胜ps4了
你觉得那点性能距离远远强于新交互+低售价的吸引力么?
别太cu角度了好不。。

TOP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5: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参考wiiu的惨淡发售
新交互什么的,老实说真不看好由微软来搞,何况ps4其实基本也都有
kinect的扩展偶已经说了太多想法了。。懒得黏贴了。。
简单来讲目标就是实现人人都是钢铁侠!
面对的就是全人类。。比wii当时的目标更明确更大!!

wiiu你也在这提?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面对的用户是啥?你说说看?也太小众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5:4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你说的这些,pseye好像也可以,当然效果上应该是kinect好些
人人都是钢铁侠,你的全息投影在哪里?你的实验室和基地在哪里?ai在哪里?
本来想复制黏贴的,帖子找不到了。。

你去vgleaks看看kin2就知道是不是pseye都可以了,完全不是一个次元的玩意。。
更别说kin1积累的开发沉淀,据说那啥骨骼库是最花钱最高难度的玩意了。。
并且ms很聪明不锁定kin1的平台,在pc上产生了诸多志愿开发者。。这等于便上免费拿到点子。。

全息投影当然不行,钢铁侠是我吹的。。
但是三星投影+电视+高速语音识别实现客厅级windows操作终归ok了吧。。
你就当丫是台家用版新iphone就好了呗。。

TOP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5: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语音识别?微软要是用pseye应该也没问题吧?算法问题,还是说k2的麦克风比较高端?
三星投影?这和kinect有啥关系?ps不能用?
客厅的windows操作在我看来还不如平板操作有吸引力 ...
3g内存2核心的占用是确认的。。

加上较多微软针对语音识别的新闻,而且在b3d那里看到语音方面的研究雏形是用整个xo cpu去处理的。。

投影方面请参看航天控制中心的多窗口,假设kin2就算不支持5指识别,根据vgl的信息也支持手部的开合。。

这说明最起码能实现drag&drop,并且还是带z轴的拖放。。


60ms是有点延迟,做不到水果的丝般顺滑,但不涉及响应极高的操作那是绝对可以ok的了。。

还有,在三星那段demo里,很匪夷所思的居然能实现rgb镜头的人体capture。。到今天我都不晓得是怎么回事。。

能实现如此低照度的应用,就算sony最新的imx135 cmos偶看也悬。。不过他说是实际footage我也只好信就是了。。

kin2的软硬件肯定堆得不简单。。。。

另外市场方面补充下,偶很早前就提出过lite版720即4g+2core豹+超低端apu+kin2售199去开拓非玩家市场。。

这玩意只要满足云端和kin的处理就很足够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6: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就问一句,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处
触摸直观,体感新颖,这个呢?能做出什么能体现其独特价值的应用?
除了专业软件操作,普通数字终端含机顶盒能干什么他就能干什么,操作更加直接更加简单。。

iphone的成功就是因为有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这个根基才去慢慢建起生态圈的。。

如果kinv2真像kotaku那里说的可以识别5指,那配合投影甚至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虚拟键盘。。。

TOP

闪人了,有事。。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6: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把kinect能做的,pseye不能做的列出来
然后再看看哪些可以作为主流卖点不就行了?
深度检测咋整???
双镜头完全两码事。。双镜的景深是固定的。。没有可变距离的概念。。
真能检测到深度就根本不用move了。。

目前通过灰度检测深度的只有以色列的zcam也就是kin买的技术。。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7: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双镜的景深是固定的?什么意思?不能计算实际z轴?那双镜头还有什么意义?
假设这是kinect独占特点,请教这个对ui有什么帮助吗?你之前举例什么打游戏叫外卖什么的,能不能有稍微 ...
双镜以老师的说法是实现3d视频通话。。
其实手柄标配move就说明了双镜的局限性。。
这不是自动对焦镜头,无法以对焦去确定物体距离,再一ccd体积很小,造成景深十分深,离镜头稍远就已经相当于无限远,那又何以去确定物体的距离?
而且人体关节这么多,它如何能以对焦的方式去锁定这么多个关键点?

你最好去找vgl的spec仔细看看,或者再找下早期kin的相关研发视频看看,先了解kin的基本原理。。
我认为你不是不懂,是压根没这个动机好好去看没有学习的动机。。

一些基本的概念都不知道的话何以肯定否定?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原帖由 @al2013  于 2013-2-24 18: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你没看出那是他在恶搞?
双镜头不需要对焦,只要检测两者画面差异就可以计算深度了
至于你说的关节,对kinect不是一样吗?难道它能同时对焦这么多关键点?

归根结底,在技术上 ...
算,我真是白说的,是我傻!
闪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