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2015年前中国智能初期市场的国产手机成败可以下结论了吧

zt
贴上首页了哈。 我04年进入步步高总公司,目前手里还有2万股的oppo原始股。算有点发言权吧。步步高品牌先做的手机,那个时候做功能机,一直做的不温不火,主要是三四线市场。08年oppo开始做手机,主做一二线市场,一下子就起来了。 后续开始做智能机的时候,OPPO也是转头比较快,步步高开始去步步高这个品牌化,其实是11年开始的,之前还是有很重的步步高味道,后来直接叫vivo了。 大家都说oppo和Vivo是一家,这个说法是一半对一半不对。 严格上说,大家都是步步高的创始人,oppo的陈明永和vivo的沈伟当年是段永平旗下的两个副手,分别作DVD和电话机产品的。vivo和oppo的主要股东组成就是步步高的,这个没错。 但是从最早开始,步步高和oppo都做手机的时候,双方就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生产,研发,营销以及渠道,也就是说,只能说一批投资人投资了两家工厂和两个团队,资源从来没共享过的。 一加是因为oppo没法做互联网手机,陈明永授意刘作虎出去做的互联网手机,你说它是oppo,这个观点是没错的。 一加和oppo的生产地是一样的,产线一样,工艺一样,到目前为止,研发也是一样的。



在我们最初做步步高手机或者oppo手机的时候,大家进卖场还是会抢位置的,只是彼此会温柔些。但是一样要各自花钱。并不是按照一家谈两个位置的。

至于价格为啥比较贵,其实渠道成本占据比较大。三四线市场这两个品牌做得不错,很多意义上是靠强大的渠道能力,这些渠道是从步步高电话到步步高复读机到步步高Dvd那些年不断的积累和耕作出来的。OPPO和Vivo没有放弃这些人,这些人自然也是在当地不断的支持着这些步步高系的品牌。



但是还是不能说是一家的,但是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确实人员相互间会有流动。但是运营真是完全独立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