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暴雪算不算是对游戏界影响最大的公司?

大概可以说在ARPG、RTS甚至MMORPG这三种类型的游戏领域中,暴雪即使不是第一个开拓者,最起码也是让这三种类型的游戏脱胎换骨甚至影响整个业界的存在。

其它类型的游戏么就很难说暴雪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力了。

事实上电子游戏这50年甚至60年的历史中,各自领域、时代中影响业界的公司、个人何止暴雪一家。众人拾柴,才让电子游戏这个产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 本帖最后由 quigonjinn 于 2025-4-17 19:3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ikaruga 于 2025-4-17 19:44 发表


很多游戏都有暴雪游戏的影子,比如仁王的fm,全境封锁的装等,稀有级别配色,开放世界那堆问号更是普遍。手游的日常也是受wow影响。我说他影响大是因为,时至今日这些系统仍然在游戏界泛滥
也许是

但也可以说众多的现代游戏中也不乏马力欧64、魂斗罗、Wolfinstein3D的影子。

暴雪显然是家伟大的公司,或者至少曾经是家伟大的公司。
但过分强调一家公司的作用而忽视其它众多公司在其中的角色,既偏颇,也不符合实际。

把“最”字去掉,或者至少加个“之一”,你的观点都成立。



TOP

引用:
原帖由 ikaruga 于 2025-4-17 20: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任天堂对现代游戏的广泛影响,好像只剩时之笛的锁定系统了
没有马力欧64,3D动作游戏根本没人知道该怎么做

没有FC时代的力挽狂澜,游戏机这个玩意现在还存不存在都难说~~

越往根上刨,越会感受到早期那些游戏公司的伟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iou90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25-4-18 01:21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5-4-17 23: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暴雪纯粹是靠韩国给硬捧起来的。魔兽争霸2在欧美就没争过命令与征服1代,星际争霸从来没进美国年销量榜前20名,暗黑2首发当年在美国销量才第9名,魔兽3当年更是被命令与征服将军在欧 ...
这纯粹扯淡了,大胆点猜测,恐怕你根本没经历过90年代的电脑游戏时代。

90年代国外有个top100周排行,和今天的媒体操控不同,那时候的排行榜都来自于玩家投票。

C&C以及后续的红警,说实话只在中国更受欢迎。top100中则是常年排在魔兽2之下。第一则是雷打不动的暗黑1。一直到98年后魔兽2才逐渐名次下降,因为那年出了星际。

魔兽2和星际在国外一直都是远比C&C系列受欢迎。更不用说将军这部即使在最死忠的C&C粉看来也是粪作的情况下,实在是没有必要来蹭魔兽3的流量

纯论销量的话,C&C1的全球销量超过300万,红警1则是200万不到,魔兽2的全球销量也超过300万,其中2/3的销量都在美国。
而星际在98年的发售当年就是美国卖得最好的电脑游戏,截止07年,销量超过了950万。
暗黑2发售的当年就打破了当时卖得最快的电脑游戏的世界纪录,截止01年6月——也就是发售后一整年,就已经累积超过450万的销量了。事实上暗黑2直到发售后的第8年仍然在销售,甚至当年仍然有超过1100万的玩家通过战网在玩暗黑2和星际。
魔兽3发售当年就打破了此前暗黑2创下的卖得最快电脑游戏的世界纪录。哪怕是其资料片也是03年当年卖得最好的电脑游戏!
而你口中的神作将军,首先这俩游戏根本就不是同一年发售的,魔兽3发售于02年,资料片是03年,将军是03年发售。且将军发售当年就没卖过魔兽3资料片。所以压根就不存在所谓“魔兽3被将军压一头”这种扯淡的事!你个人喜欢C&C咱不拦着,但没必要意淫根本不存在的事。

另外韩国对星际、魔兽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又怎么样呢?韩国人的钱不是钱吗?并且韩国人贡献了一半销量,那另一半销量不就是全世界其它国家吗?咋的单一国家的销量大了就不算销量了吗?

[ 本帖最后由 quigonjinn 于 2025-4-18 01:1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ikaruga 于 2025-4-18 00: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古惑狼跟马尿64同年出的,高低可能有差,说没人教就不会做也太夸张了
你也知道二者不是同一个档次的游戏。

马力欧64是第一个在全3D场景中自由运动的3D动作游戏,它还是第一个可以在游戏中自由调整视角的3D动作游戏
它定义了此后3D动作/冒险游戏的基本玩法,技术上也突破了早期3D动作游戏对于角色控制和视角调整的难题。

并且没有马力欧64,就没有之后的时之笛。

说没有马力欧64就没人会做3D动作游戏是有点夸张,相信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即使没有这游戏,后继者也终究会突破这些技术的,但是时间上恐怕就得大大滞后了。

怎么说呢,90年代甚至更早期的游戏公司其实在技术上的探索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但新玩家尤其2000年之后才接触游戏的玩家往往根本意识不到这些先驱者们的伟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iou90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25-4-18 22:09

TOP

引用:
原帖由 ikaruga 于 2025-4-18 00:45 发表


古惑狼只是固定镜头,不代表没用到3d特性,一些场景有多轴探索设计,另外古墓丽影也是96年出的,全3d游戏爆发是早晚的事
说实话,早期的古墓丽影其实手感很糟糕,和马力欧64的指哪跳哪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

当然了,古墓丽影在90年代的游戏史中也有其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和马力欧64相比,其实就还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5-4-18 07: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为何关心当时的PC游戏市场,当年的PC游戏市场完全不够看,除了模拟人生其余都是自吹自擂。魔兽和星际美国发售后当年销量都入不了美国年度销量榜前20名,星际到2001年全球销量400万 ...
不,你不是不关心“当时的PC游戏市场”,你是当年根本就没关心过游戏市场,或者说得再直白点,当年压根就是个小屁孩儿,搞不好甚至就还没出生~~~

所以你们这些PS3以后甚至PS4世代以后才接触游戏的新玩家根本无法想象90年代末2000年初任何一款游戏在任意平台上能卖到4、5百万甚至1000万是个什么概念!
同理新玩家也完全无法体会星际、魔兽在当年的风靡程度是多么恐怖~~

而且反直觉的是——欧美游戏自不用多说——即使是当年如日中天的日本游戏公司也都积极把自家旗下的大作往PC上移植。最典型的就是世嘉、卡普空、科乐美这三家。
而且你说当年PC玩家没吃过见过就更是扯淡了,放在你们村可能还有些许道理,但范围扩大到全球尤其欧美国家,谁家不是游戏机、电脑、掌机都有啊~~~~

另外你似乎很在意韩国玩家对于星际、魔兽3的贡献。我就纳闷这有什么可在意的?韩国玩家贡献了一半销量的话,那另一半销量主要不就是欧美玩家吗?这有什么可难以接受的?难道一款游戏非得绝大多数销量都得在欧美,你才能舒坦吗?这算啥姿势?这和前段时间沙雕们喷黑猴子主要是中国人买不是一个路数吗?咋的韩国人的钱不是钱?中国人的钱不是钱?并且欧美玩家并没有少买啊,一半销量在韩国,另一半销量不就是在欧美吗???你这膝盖软得莫名其妙啊~~~

所以其它没啥可多说的,差不多就一暴黑而已,同时还带着瞧不上PC游戏的傲慢。
称之为“玩家”我觉得很勉强,真正的玩家是不会拒绝优秀的游戏的,不管它出在哪个平台上。

[ 本帖最后由 quigonjinn 于 2025-4-18 09:3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eyoung 于 2025-4-18 09:40 发表



主机上可太多了,那时候可是ps的黄金期
那个年代任意一款游戏能卖过100万就已经成功到可以建大楼了。
不要跟我说这些你不知道,除非你真的是新玩家。那就没啥可聊的了~~

并且你这话逻辑就有问题:主机上几百万很好、很黄金;电脑上卖几百万甚至1000万就不好、不黄金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eyoung 于 2025-4-18 10:02 发表


你自己逻辑有问题吧,我只是说明卖几百万不是多了不起的事情,这在主机上很多,你自己引申那么多干嘛?
所以你不是逻辑有问题,而是对这件事的基本认知缺乏。

那个年代,一款游戏能卖几百万,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你说的所谓PS黄金期,绝大多数游戏的销量,都是几十万甚至50万不到的,即使这样,对于那些小公司来说也已经是很成功了。

所以说,和新玩家真的没啥可聊的,太缺乏对当时情况的整体认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eyoung 于 2025-4-18 10:17 发表


都是在论坛混了二十几年的,在我面前装啥老啊,喷了
暴雪作为“对游戏界影响最大的公司”,你跟那些几十万销量的公司比吗?卖几百万当然了不起,问题是同样了不起的公司也很多,明白吗?
咋说呢,你说得都很对

但问题是我一开始就是这个观点,不知道你在这儿瞎杠什么

纯粹为杠而杠吗?那搞不好你逻辑还真有点问题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