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视频解读,微软奶头和索尼高潮究竟哪个更大??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0-3-20 04:00 发表
我说大总统,这个对于传统游戏玩家来说十分重要哦。。。。
车枪球全都是对输入有要求的游戏。。
目前来看这两家的延迟还是蛮厉害的。。
我也对这种输入装置和传统游戏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大质疑。。

其实摄像头这 ...
Move的延迟从文章看来并不高。133ms是包括电视的时延的。
60fps的游戏,最小时延50ms,如果电视有80ms时延的话,也大约133ms了。

sony自己说1 frame的时延,感觉没有太大水分。另外从sony的测位置的原理来说,也不会有太复杂的逻辑。

至于Natal,希望MS可以按时推出真正可以商用的东西,看到一些blog说开发并不顺利。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0-3-20 11:49 发表
嗯,吹水应该是不大,这段还是能说明点问题的。。
但问题是视频里面那个演示基本没有对游戏作啥处理的,除了视频显示和识别,就简单几个三角形在晃~
这应该是最最理想的“真空”处理状态了~
但如果对应一些大型一点,大多帧率不稳的游戏呢??或者是对应30fps的游戏呢?
更别说格斗这类读帧级游戏了。。

反正用这类东西搞车枪球我觉得没门。。
如果sony说的1 frame是真的话,车球枪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视频里的时延133=4×16.7+66.2。3帧是目前ps3上最小时延,1帧为move的时延,剩下66ms为电视时延。这个数据是比较合理的,所以问题不在Move上。

在30fps的游戏下,控制器的时延就是1/2 frame了,影响应该反而小。控制器的时延和游戏的帧率没有理由是同步的(当然前提是spu的资源足够),比如Uncharted2的时延实测是游戏本身时延4frame,使用move的话,为4.5帧,增加13%,到150ms的时延。如果电视本来有60ms时延,Move实际上最终只增加了8%的时延。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0-3-20 21:59 发表



谢谢指教~
不过你看看这里的数据:


Games that run at 60 fps:


PS3 System menus: 3/60ths
Guitar Hero III (Xbox 360): 3/60th
Ridge Racer 7: 4/60ths
Virtua Tennis 3: 4/60ths
Ninja  ...
你引用的这篇文章再往下看有这3帧是从哪里出来的分析,和Move的时延没有关联。
Move的图像处理和Natal相比并不复杂(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做到1帧没有什么令人诧异的。

需要说明的是,move引入的是额外的时延,原来是3帧(60fps)的话,现在就是4帧了。


TOP

个人感觉Natal的问题除时延和精度之外,最大的问题是可靠性。有太多模式识别的应用死在可靠性上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