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今天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下微软的XNA,发现sony之类离死基本不远了

引用:
原帖由 Jonsoncao 于 2008-7-13 17:18 发表
看一群文科生讨论理科问题真有趣
说到核心了,其实看看现在流行的WEB2.0,就知道楼主说的完全是有可能的,看看Facebook,能想象到他有那么火么?而排名前几位的API其实就是一家公司制作的,世界已经在改变,日本公司保守的心态是他们发展的最大障碍。


TOP

引用:
原帖由 Lee2 于 2008-7-13 21:41 发表
超前个P,几十年前PC就已经是如此了。
你当JohnC大神是怎么混出头的啊?

不是小看你。。。果然是单片机的思维。
炫耀心态还是炫耀智商?
是啊,如果世界都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你也不用在这里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ee2 于 2008-7-13 22:16 发表
WEB2.0怎么挣钱了?还不是免费?
XNA也可以免费不?
我喷我至少说得出点东西,你算什么玩艺?
免费的不能赚钱,那Facebook怎么值150Y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ee2 于 2008-7-13 23:54 发表


您的表演我真的喷了!FaceBook和XNA有什么关系啊?不妨给大家讲讲?商业模式/盈利/。。?
哦!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开放了API?对不?嗯!所以XNA也能卖150亿!

您 真可爱
呵,不知道你这么愤是为何,难道XNA和你有仇?
至于盈利模式:1、可以考虑为免费游戏内嵌广告,根据有效浏览和创作者分成,如同Google ads;
            2、参考Facebook的应用“Where I’ve Been”,卖了300W刀。
我前面说了,欧美公司开放的企业文化让他们在Web2.0时代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TOP

引用:
原帖由 深蓝LWL1123 于 2008-7-14 10:08 发表
LS是在说HOME麽
HOME也是这一理念的产物,但HOME的竞争者是Facebook,是Myspace,是Google live。而XNA目前没有竞争者,我并非论证科学男的观点,索尼未必会倒闭,Facebook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成功,但这是一个Web2.0的时代,它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TOP

引用:
原帖由 asdforce 于 2008-7-14 11:07 发表

你给我省省吧
有些人就是学不会说话,又开始换马甲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ee2 于 2008-7-14 12:53 发表


XNA和我有没有仇和你没关系,对XNA我的了解大概比你精通多了,除非你现在就靠这个吃饭。我看以你的见识不像啊?

内嵌广告?你以为游戏是web么?看来真的没有必要和你讨论了。一个浏览量几万人次的东西,你打算给多少广告费呢?不要说你以为一个普通XNA游戏的浏览能达到100W级别哈?XO的装机量才2000W左右!
你知道Sohu, 163这种门户的浏览量是多少么?或者你知道盛大的用户总量多少人么?你又知道XO用户里面的喜欢用XO看广告的人有多少呢?你知道live arcade的付费下载量是多少么?
Sohu、163的浏览量有多少含金量,游戏本就有选择用户群的特征,对于广告客户来说受众面是很重要的问题,而载体的选择性强不强是同样重要的问题。

TOP

拿PC说事的同学想想当年购物网站何其多,为何taobao胜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08-7-14 17:00 发表
taobao胜的最大的两个原因就是广告轰炸和开店免费。

XNA的广告呢?

KIT免费么?
呵呵,那你是没经过00~01年,那时购物网站的广告轰炸十分疯狂,小礼物随便送。其实taobao最成功的应该是他的平台,包括信用评价,付费,以及一定的人性化操作,比如第一次买东西会有一个1分钱的教程。单独XNA也就是一方便的开发套件,与之前的个人开发PC游戏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对普通人来说会更容易。但结合了XBLA这个平台,就让人对他有了很大的期待。

    至于说到粗制滥造,99$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不过即使免费,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因为Youtube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只要平台做的好,用户可以自己创造内容和筛选内容,wiki也没有见乱成一团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8-7-14 22:15 发表

我发这贴很认真地,虽然我不是业内,而且和这个领域完全没关系,我发贴的原因是因为我逛了xna的网站之后,发现微软的眼光很长远,那么多详细的教程,那么好的整合的工具,并且有那么多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参与其中。而我本来,是去code4fun找wiimote的c#库的,顺手连过去看看。
微软在培养他的市场,这背后是统一于live的巨大野心。xbox,zune与其说是微软的产品,不如说是战术棋子,微软卖的是基于统一架构的服务。zune失败也好,xbox360失败也好,这些都没有关系,微软专门制造失败产品,可是为什么一个老是造失败产品的东西的企业却活得那么好?反观任天堂,索尼,他们靠他们的产品,现实的物理产品为生,产品的失败就是他们公司的失败。他们的理念围绕着物理产品,而微软的物理产品围绕着理念。

这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竞争阿。
MS毕竟软件出身,而且业务横跨多个领域,视野更宽广是肯定的,话说这Sony为了蓝光而给了微软机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

TOP

引用: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8-7-14 22:39 发表

sony把眼光停留在物理载体的层次上已经落后了,但是sony公司本身的专用格式情节是很强大的怨念阿,甚至成了这家公司的标签了。
是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当前这个时代来看,更自由更开放是主流,Sony不调整思路恐怕以后损失会更大。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