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觉得sega游戏很多挺神的,但是一些大作的美术风格太另类了

我觉得铁甲飞龙由STG变成RPG之惊艳才是SEGA那个仙女座小组最NB的地方

致敬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间无极限 于 2009-8-10 02:23 PM 发表
现在的SAKURA已经没落了,再也没有当年日本一线超大作的气魄和影响力了!
SAKURA 再盛也就是 FANS 们热情罢了,谈 日本一线超大作 还是过了些吧,销售成绩最好的1代也才55W份啊……
看你怎么定义这个 日本一线超大作,要是 SAKURA 这样能算的话,几百万的那堆任天堂游戏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了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9-8-11 12:45 AM 发表

当年在日本樱花大战风头甚至都盖过了FF系列,到处都是公演,动画,剧场,囊括了多项大奖。
我身为樱饭怎么都没这样的感觉 :D

是当年国内的报道忽视了很多同时期其他游戏的情况吧


TOP

提到樱大战在SEGA阵营中的地位问题,其实是很纠结的
因为即使 SEGA 内部,当年就是瞧不起樱大战的人太多了……
纵使你有50W的销量

其后这个系列就算越做越好,市场也再不买账,5代素质如此之高(除了比较冏的人设),放在 PS2 这个装机量如此大的主机上,也只有15W的销量。

只能说,这是一个时期的回忆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9-8-11 10:05 AM 发表

樱花大战在96-98年在日本的影响力之大可以说当时的任何游戏都比不上,无数次的公演,音乐专辑销量名列前茅,有着专门的樱花大战官方专卖店,这是其他游戏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你说的音乐专辑应该只是发售当周榜上有名吧
我印象中我看过的游戏类音乐CD总销量,冠军似乎一直都是FF,好像就是50-60W这样
还是有些曲高和寡,不知道谁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可以做个资料备考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间无极限 于 2009-8-11 11:58 AM 发表
不管世嘉内部怎么纠结,世嘉的行动已经证明了把它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游戏,并给予了大投入和宣传!而实际的成绩也很成功,游戏不但获得大奖,而且游戏销量以及周边领域的开发在当年也是相当的成功!作为第一方游戏,当时只能出在土星上是樱大战的悲哀,但是近60万的销量对于土星的游戏而言已经非常惊人,1/10的主机用户购买率,销量上亿的PS又有几款这么高购买率的游戏?樱大战续作不是出在快死的土星上就是已经停产的DC上,影响力和销量当然降低了,到了5代还换了主角已经彻底没落了!但是要说96年那时在日本不算超大作,没有啥影响力就太不可思议了!
95年的时候正是SS和PS拼得火热的时候,96年土星逐渐表现出颓势,之后便被无情地甩下,但是我觉得这也不能说明樱大战会适合PS主机,她骨子里还是 RED 的东西和结构,OVERWORKS 给把了个完美。

虽然我不会质疑樱战的影响力,但是我还是觉得你用 一线超大作 来形容有些过了,整个96年的市场TOP10是没有这个游戏的,同期口袋妖怪,铁拳2,生化危机,MARIO 64,MARIO RPG 这些才是真正的 一线超大作。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9-8-11 12:54 PM 发表

96年销量最高的作品是PS的铁拳2.107万。
明明是
1位 GB  口袋怪兽(赤・緑・青)(2/27 任天堂) 166万3861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9-8-11 12:53 PM 发表

你看FF有所谓的巡回公演吗?有所谓的专卖店吗?有所谓的动画配合的吗?
一个跟动画息息相关的声优游戏,注定了她做周边演出的天生优势,这个跟 FF 还是很难对比的,好比 DQ 举办了多次交响乐会,但是樱大战一次都没有,因为这不是他的优势。
另外,FF7还是有动画的 :D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间无极限 于 2009-8-11 01:06 PM 发表
怎么把掌机也搞上来了,当时是比较家用机啊!
掌机销量从来都是计算入年榜的啊,你见哪年FAMI通排全年榜是踢出掌机的呢……只会踢PC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间无极限 于 2009-8-11 01:05 PM 发表
那年代3D格斗游戏兴旺如当年的2D格斗街霸等作品一样,绝对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铁拳2的销量能突破能破百万也是摆当时的所赐!连VR战士2都能在土星上达到那么高的销量足见那时3D格斗的威力,要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好的 ...
一个原创作品在当时拿下首周30W确实很不错(MH3也才58W首周)
但我觉得用 秋季土星大作 来形容她会更贴切一些
樱大战的成功是自己素质造成的,也是当时土星这个环境造成的

当然,一线超大作 也许在你的眼中可以用来形容她,
但是我即使作为一个樱战FAN,我只是觉得,她是土星的大作,仅此。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间无极限 于 2009-8-11 01:10 PM 发表
不明白为啥最终会把游戏大赏给了樱大战1?生化危机1在96年的时候有人把他当一线超大作看待了?既然连当年的生化1都能被看成是超大作,那么同样取得非常好的销售成绩并且获得大赏以及世嘉公司大力宣传的樱大战反倒在当 ...
96年生化就卖了94万,同年的樱大战55W可以是一线超大作,生化居然就不是了……

我汗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间无极限 于 2009-8-11 01:14 PM 发表
我只看一个游戏当时的成绩,不要什么都和FF,DQ比,那样比的话在日本连马里奥,塞尔达,合金装备都得靠边站!樱大战1发售的时候FF7还没发售呢,至于DQ7还远着呢!难道比一个游戏当时的影响力还必须和以后发售的国民游 ...
因为你一直提到的是 一线超大作,所以自然要跟同期的游戏来进行比较,
所以我会提问,如果她是 一线超大作,那么其他的作品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呢??极线超超大作?就跟现在神作喊得泛滥,是一个道理。我们对一个游戏宽容,但是不代表我们没有要求。

当年 FAMI通 给了 SONIC ADVENTURE 38分时,称这个游戏本可满分,但是DC初期如果就给了他满分,那么后面的游戏就没法给分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间无极限 于 2009-8-11 01:14 PM 发表
我只看一个游戏当时的成绩,不要什么都和FF,DQ比,那样比的话在日本连马里奥,塞尔达,合金装备都得靠边站!樱大战1发售的时候FF7还没发售呢,至于DQ7还远着呢!难道比一个游戏当时的影响力还必须和以后发售的国民游 ...
大哥,拿樱大战来跟 FF 比的不是我,是 GAYBL,是他比较 FF 没有巡回没有动画。

我是拿樱大战来跟当年的整个市场比较,所以认为她应该属于 土星大作,而非 全游戏市场的超级大作,这才是我的观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空间无极限 于 2009-8-11 01:20 PM 发表
朋友你既然也是当年玩游戏玩过来的,那么你认为当年有人真把掌机的成绩当回事情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次世代上,GB不是当年出了口袋妖怪也许在那个任天堂最黑暗的时期老任就跨了!96年之前有多少人像今天这样把掌机当成家用机一样重要来看待呢?为啥老拿现在的眼光来看那时的业界?SONY要是96年那时就知道GB和掌机能火成今天这样,估计早就发售PSP了!要是知道以后生化2能火成那样,早给生化1当战略级游戏宣传,搞首卖会了!
我只是在提FAMI通的年度销量排行榜不会踢出掌机,这跟我对掌机市场是否重视有什么关联呢,你居然可以发散性地谈掌机的今天……
另外,你这思考实在偏颇,掌机市场如何火热跟厂商早早推出没有必然联系,只有适当时机。微软从当年打算收购任天堂就知道掌机市场的火热(因为任天堂提出保留掌机部门为条件),到今天都没有推出 X-BOY 呢 :D

TOP

我觉得那个时代我们玩到的游戏都很有限,国内顶多是 SS+PS,少有 N64,所以对于自己第一次接触并被惊艳到的作品,都怀有绝大的好感。但是对整个市场和业界而言,应该是公平,开放式的比较。96年的那个市场,像 MARIO 64 这样的作品说成整个游戏市场的  一线超大作 是完全名副其实的,它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即使复刻到 DS 成为首发一样满当当。

我记得当年国内游戏杂志一直对樱大战推崇有加,也许是对SS的倍爱吧,还说樱大战是SEGA百万级游戏,现在想起来,真不知道是SEGA自己的宣传口号,还是国内编辑们的愿景,好比 LUNAR 官方宣传的“感动了100万人的游戏”。

樱大战其实游戏素质是越做越好,5代的系统之高和界面设计之赞(FAMI通给的也是历代最高分37),可惜,他也只能走到这个高度……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