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魔头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10-31 20:14 发表 索尼革命儿那些书里有记载 1993年5月-8月,SCE拜访了日本上百家第三方公司 Square的回应是“日本装机量过了300万再说,PCE和MD都没做到” Enix的回应是也是“日本装机量过了300万再说”,但他们加了一句“3DO很强 ...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10-31 20:42 发表 跟其他第三方“日本过300万再说”的态度比,Capcom只是“全球过300万”的态度确实不算冷淡233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10-31 20:48 发表 藤原和三上都说过,生化1早期开发是FPS,中途才改成固定视角的第三人称动作游戏 但是如果生化在1993年就投入开发了,那时候美国也没有全3D的FPS,连id都是伪3D,只不过那种伪3D对机能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了 8月26 ...
原帖由 @senooo 于 2025-10-31 21:19 发表 ps在日本首发是39800日元吧? 土星好像贵一点,是44800还是49800?
原帖由 jk02 于 2025-10-31 21:40 发表 1229584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1-1 01:36 发表 世嘉的家用机, 是私生子, 街机部都看不起家用机的, 街机部门, 因为vr战士2这种怪物出现了, 用钱也根本没有预算上限 然后md美国卖那么多, 是因为世嘉给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政策, 什么卡带包退, ea这种大开发商能自行制作卡带, md的繁荣有不少泡沫, 当然至少繁荣过一次...
原帖由 jk02 于 2025-11-1 20:37 发表 我觉得生化1是慢热的,没有决定性的作用,生化2实况3这种大杀器已经是98年了,所以决定性的是SQUARE,不光是FF7
原帖由 Zico2003 于 2025-11-2 23:1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电软以前有个特约撰稿人好像叫darkbaby,太阳黑子工作室,他的文章是我当年买电软的动力之一,后来听说挺多内容是添油加醋编的……
原帖由 @KainX 于 2025-11-3 02:53 发表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94年底全球同步发售的32X,这玩意差不多起到断子绝孙的作用算是主机史上最抽象的存在了。 如果没有32X世嘉也不用搞提前发售的幺蛾子得罪零售商,按部就班紧跟PS宣布土星降价到$299、然后把原本32X上所以还算像样的游戏加强一下全部搬上土星配合欧美首发, 这样95/96年最差也是个不过不失的表现、至少能稳住MD时期打下的欧美基本盘,那么就不会出现第三方的集体抛弃土星的局面,即便最后还是输也不会是1:10这种搞笑结果。
原帖由 @KainX 于 2025-11-3 08:58 发表 土星在欧美的首发软件阵容没啥问题、尤其是没有32X搅局的话。 主要不是32X得罪零售商、是卡林斯基在95/05/11洛杉矶E3上突然宣布土星提前在当天就发售得罪了它们,彼时所有的欧美零售商都没做准备,即便是那几家在5/11接到货的北美零售商也没有时间搞促销。 这个谜之操作非常致命、对土星的危害仅次于32X,本来95年末购物季索尼投在PS的推广费用就远高于世嘉SS,然后欧美的零售商再不配合世嘉、导致最后土星首发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