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第二十三白随大流:暴雨仍未停……(含剧情深度探讨,严重剧透,不喜者勿入)




虽然已经白了,但感觉还有很多线索根本没有交代清楚,或者很明显是埋好了铺垫,为DLC或者续作做准备。

斯科特的丧兄之痛不会到十年前才发作。从他寓所墙上的照片上来看,至少有一个女同事和他非常亲近,而且他是获得过奖章的优秀警察。
诺曼最后调查显示这把枪是在五年前发生过一次巨变被封存的,那么这个巨变是什么?怎么到已经离职的斯科特手上?

诺曼的差结局是明显的人格分裂,最后倒在地上可以理解为他用药过多暴毙,也可以理解为逐渐被第二人格控制。
他脸上的疤痕非常明显,但剧情中从来没有交代过他过去的经历。
而作为侦查工具,ari对他产生的迷幻作用是否会和他这个伤疤背后的事实有关,因此产生分裂人格呢?

曼迪逊签售会上预告了还有一个潜在的杀手,这人会是谁?
我觉得这些疑问靠dlc或许是不够解答的。
qte本身也还有非常多可挖掘的地方。
现在的剧情分支主要都集中在人物的生死上,因此让拿到这个游戏白金的人会感到枯燥。实际上还应该设置一两个无关结局用以更深度的揭示人物背后的性格和经历,这样留下的悬疑和思索的空间也更大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mapledot 发贴积分 +100 全给你了 2010-3-5 11:45

TOP

引用:
原帖由 square999 于 2010-3-4 22:23 发表
白了吗?低价出给我好吗?
抱歉。一来这游戏肯定会出补充剧情的DLC,二来独占游戏我是一个都不出的,以前也没有出游戏的习惯。
问问其他的朋友吧,这游戏很好白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ZKF 于 2010-3-4 23:01 发表
哈哈~~相反,我觉得这是目前唯一个,白金不枯燥的游戏。除了撞倒50人这个奖杯玩法有些无厘头,其余奖杯都有尝试的兴趣
由于他的存档系统决定,不能像其他音响小说那样很方便的从分支点开始选择,你为了打全结局很多时候必须一遍遍重复相同的章节,而且剧情不能跳。

我就是一次路线走错,最后三个没拿到的结局又多费了我三个小时。
除了这点外,对这游戏方方面面的表现我全都满意。


TOP

斯科特几次在杀人前的犹豫固然和他在寻找一个有牺牲精神的父亲是分不开的,但人到中年突然连续杀人,并且精神越来越疯狂一定是跟他成年之后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逍遥法外的结局很明显他在泯灭所有证据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依旧和以前一样徘徊在街头。
是否还在寻找着什么人呢?
我最想知道的就是墙上那个女警察的身份。

TOP

逆行的不是看rp,最后警车追你的时候,必须很快速度向左再向右,这样就能避开

TOP

逆行的不是看rp,最后警车追你的时候,必须很快速度向左再向右,这样就能避开。而避开警车,只要前面错的不多,基本都可以解掉完美路线这个奖杯。

TOP

引用:
原帖由 雄狮亨利 于 2010-3-5 01:10 发表
我现在有一个存档是仅仅没进局子,老爹完成了全考验,是不是就没机会了?只能从哈森那从来?
如果我去哈森那作一个他死了的存档,然后从老爹的最后一个考验那读入一直玩到结束能拿到完美犯罪么?不是说罗伦和那个大 ...
完美犯罪必须满足超市老板死,罗伦死,不给心脏药,擦掉所有指纹这几个条件。缺任何一个都不可以。

另外可以告诉你的是,你想在关键章改一下路线,然后直接跳到下一个关键章,理论上也许可以,但还是会有发生逻辑错误的可能。最好老老实实照着最主要的路线打下来,最后几章改一下条件再去打出结局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可比熊 于 2010-3-5 10:09 发表
侦探是在2年前目睹男主角杯具后才决定做折纸杀人计划的,至于女记者售书时出现的那个神秘人物应该是DLC中的标本制作者,暴雨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只不过是以DLC形式提供还是单独出续作就不得而知了
肖恩是第九个受害者,而斯科特是在十年前去最后一次修理了打字机。老头说得很明白,他60年代收购了皇家五号打字机所有的配件,而斯科特之所以十年前去修理打字机,很显然以前并没有使用的习惯,杀人计划应该从这个时候开始萌生。
他盯上伊森无非是找到了替罪羊的目标,所以他会去一一搜索证据,并且将折纸塞到神智不清的伊森手里。

TOP

我倒是觉得是他故意带着妓女去的,好有个无罪的目击证明。至于是否有机会单独下手,妓女盯着八音盒确实有点牵强。

至于曼迪逊听到侦探的名字感到非常吃惊,我觉得和她的过去也有关系。
一开始的场景就是她产生幻觉有凶手向她行凶,而在最后的“烟镜”这个结局里,幻觉变得越发的厉害。
以她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身份,不会无端得恐惧幻想症的。她勇闯蓝泻湖和斯科特寓所都显示出她的胆大心细。
唯一一个解释是她过去也有不堪的过去,甚至把柄握在侦探手上。

更为重要的是她接近伊森真的仅仅为了一个报道?
没有救出肖恩,没有得到伊森的宽恕怎么会让她幻觉变本加厉,以通常的心理来分析,只可能是沮丧而已。
救一个孩子,接近并拯救一个沉沦边缘的潜在凶手,对她而言究竟是工作的需要还是赎罪的需要?

这游戏有太多的剧情需要补充交代了。

[ 本帖最后由 silence 于 2010-3-5 12:33 编辑 ]

TOP

还有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因为我最前几章只过了一遍。
医院里最后休息间里坐着的一个老妇人总觉得眼熟,是不是在开始的几章里出现过呢?

TOP

照自然剧情来看,斯科特在取回其他证据的时候,并没有对其他持有人下手的打算。
唯独对老头下手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从他后来在车上的思索来看,有刻意吓阻妓女的可能。

至于他和妓女之间是否真有感情我觉得颇有疑问。
妓女明显表现出要追查到底的决心,或许是他有意把她绑在自己身边,并且多一个证明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倚天奸剑 于 2010-3-5 12:42 发表
其实女记者的梦完全就是在游戏前半段给玩家的一个花头而已,以扫除沉闷感
洗澡、露点、穿着近乎三点式跟歹徒搏斗……商业元素都占全了
这就无法解释烟镜这个结局的必要了。
无论牵强与否,这都是留下了个剧情的豁口,等待补充完整。

蜥蜴这一段她救出伊森,或者诺曼把伊森放出之后,在汽车旅馆见面时第一句话她就说那个坐办公室的家伙无法令人相信。
这个“家伙”指的肯定是副队长?为何无法令人相信?之前他们根本没有照面。而且骑着摩托在公寓面前看到他们的警车,如此惊鸿一瞥的印象她就可以立刻判断出警察的身份?

TOP

引用:
原帖由 倚天奸剑 于 2010-3-5 12:52 发表
另外我觉得老侦探的年龄也不对劲,按照游戏里叙述,那个事故是发生在30年前,而当时小司各特最多12岁摸样,也就是说现在的侦探也只有42岁
就算再怎么饱经沧桑,42岁的男人也不会是像游戏中的侦探那样
所以我越发怀疑他墙上照片里的女警大有来头,而且镜头也不止一次强调了这照片的存在。

人到中年突然为过去三十年的伤痛发疯,并且是在一个优秀警察的背景下发生的。
我大胆的猜测,如果剧情安排他在中年丧子,因为自己的缘故没有救出儿子(离职的原因?),因此对三十年前丧兄之痛的双重压迫使他心灵产生畸变了呢?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如此渴望找到一个拥有牺牲精神的父亲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