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3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同时代的哪个游戏机RPG能比仙剑的剧情感人的?

引用:
原帖由 电灯胆 于 2010-9-5 00: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不懂得欣賞大嘴的性感,所以我討厭舒淇我覺得她很丑,但也不能否定她是一個公認的大美女


問題就是有漢化組了井底之蛙少了害到你熱愛的仙劍不能當老大了,真正的好作品是不需 ...
仙剑虽然在游戏架构上属于日式,但它的剧情内容吸收了从唐传奇以来,中国武侠文化种种的传统,审美趣味与日本动漫非常不同。
相反像天之痕幽城幻剑录等作品,受日本acg的影响要大得多,因此更能让ACGer接受。


社会上的传统文化余存,近几十年都呈下降趋势,导致人们对古典风格的领会越来越差。当年称赞仙剑的中坚力量,应该说并不是80后,而且是更早的70后60后,现在大都过了热衷游戏的年龄,君不见就是80后推崇的东西,现在也经常被90后甚至00后质疑么?
原因无他,文化变迁导致审美趣味改变,使得后一代人渐渐不能理解前一代人的趣味。


武侠,中国人说了算;忍者,日本人说了算。真要论到仿中世纪或者架空世界,那还是欧美人的话语权多。日本那些经典的RPG难道没人质疑么?事实上日本从欧美借鉴得可不少呢。假如今后欧美原生奇幻文化,能在中国获得更大的传播和理解,那么整个日式风格都会被广泛质疑。


华人游戏,可以批评可玩性,可以批评技术实力,但不能随意批评趣味和内涵。尤其是对于老仙剑这种文化感觉纯粹,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小的作品。——当趣味追求都不一样的时候,争论的实际上已经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更深一层的审美取向了。好比仙剑的画面较灰暗,但这却符合传统美术风格的;日系多数商业作品,保持着明亮鲜艳的风格,其实这种风格也不过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商业惯例,像《甲贺忍法帖》那种暗色调一点的,那才更有日本传统韵味。


审美取向的差异,那是非常深层的东西。听听贝多芬的悲怆钢奏,再听广陵散,会发现音乐的逻辑完全不同。现在听流行音乐的最多,听悲怆的就少,听广陵散而感动的人那就更少了,传统正在消失……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神的牛肉人 于 2010-10-21 17:31 发表

不就是个琼瑶小说
还汉唐传奇
你需要仔细比较一下,琼瑶和老仙剑,还有天之痕,仙三,看谁更像琼瑶一些。

事实上老仙剑刻意煽情的地方极少,剧情也并不靠走极端来取胜,它的情节都是非常古老的桥段了,一点都不求新求怪,求惨烈求悲壮,搞设定故弄玄虚。如果光看剧情攻略,将体会不到老仙剑的优点,认真去玩的话,再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就会发现这游戏有很多微妙的地方,处理得恰到好处。

像这样大家早就耳熟能详的东西,却同样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你以为保守就能导致成功吗?
事实上正好相反。套着蜀山模式来写的仙侠,套着金庸古龙来写的武侠,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话,现在已经很难获得成功;相反混杂各种新潮设定的玩意,要更容易出彩。



TOP

引用:
原帖由 ddr911 于 2010-10-21 17:34 发表
游戏做的烂就拿文化背景硬顶是国产游戏公司和国产游戏青们的惯用伎俩.
非也,君不见基本上所有日式rpg迷都有这倾向。

你看捧仙剑,跟捧ff北欧之类的,除了前者还有民族主义加持以外,宏观思路都差不多。

日式游戏框架和思路,在更大范围上决定此类玩家的取向,因此大同小异。


TOP

我绝不会夸耀天之痕仙三之流有多少传统文化,但老仙剑是必须要肯定的。

TOP

汉朝尚无传奇体,通常说的是“唐宋传奇”。

对武侠文化发展史有一般了解的话,不会想当然地造出汉唐传奇这个词来。

琼瑶是典型女性向的风格,老仙剑的男性支持者,很多很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ya 于 2010-10-21 20:43 发表
还有呢,这类视觉听觉同时作用的类似戏剧的艺术,语言只是一个方面。歌剧可以全世界流行,歌舞剧可以全世界流行,梅兰芳可以全世界欣赏。人们不懂语言,拿本小册子也能领会一场演出的精妙之处。游戏也是这样,即便拿 ...
从口气上就能看出,你肯定不是古典乐迷,没有真正深入过格鲁克莫扎特瓦格纳威尔第等等,诚然歌剧不通语言也可欣赏,但你的话显然没抓住重点。音乐欣赏理论不是这样的。歌剧与戏剧有很大区别。其实很多民族歌剧都只在作曲家本国才大流行。只能说拿看游戏攻略来比较,遮羞的意图很明显。

多学学吧,你还嫩着。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ya 于 2010-10-21 19:29 发表
仙剑SS版FAMI通评分好像没有超过6分的,6554什么的。


这种一个小痞子,尽得天下美女和神仙青睐的故事,也就在中国有一部分人欣赏。
即便这帖子也有人说galgame内涵比RPG更高,gal里有多少h,你懂的。

不理解像老仙剑这种按老套路来,经常是阴沉沉的氛围,总共也没快活几天的悲剧,放在今天还有人认为yy度高。

砸仙剑充高雅早就不稀奇了,话说日式rpg甚至所有rpg粉都有玩点游戏而自命不凡的倾向,各RPG派之间的互砸,我早就见怪不怪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ya 于 2010-10-21 21:26 发表

我不迷什么,我只知道这些东西我不是拿个文本去研究它的一字一句去的,我是去看一场演出去的。我要看他的从舞台道具布景,到音乐演员表演,角色人物动作表情,然后才是台词,故事情节是被这一切串联起来以后,给我 ...
首先,歌剧基本上是最具民族色彩的音乐题材,德奥歌剧与意大利歌剧的显著差异,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语言的深刻差异。很多歌剧大师都是民族主义者。

其次,歌剧最重要的还是音乐,歌剧创作向来就有音乐与戏剧情节之争,现在的主流还是认为音乐更重要。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之争,这是古典音乐欣赏的大问题,你还是应该了解一下,例如李斯特论柏辽兹和舒曼,还有汉斯利克论音乐的美等著作。说到底,音乐有自己的逻辑。

因此你如果拿游戏性人物养成来炫,那没什么好争。可笑的是你一方面说文本不重要,一方面又要说跟文本关系巨大的角色人物动作表情。好比给你一部指环,你在丝毫不了解剧情的情况下,看得懂人物表演吗?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只有一个粗陋的故事简介,没有分开交代分段剧情,那你也是很难看懂的。事实上只有文字内容知道得越多,才越能理解原意;即便给你一份音乐总谱,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欣赏起来也只是yy。

何况对于电影和话剧来说,音乐成分那是退居在故事性其后的,日式rpg更接近电影,而不是音乐歌舞剧。

[ 本帖最后由 拂晓之歌 于 2010-10-21 21: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ya 于 2010-10-21 21:51 发表

所以说你就根本不懂这类综合性艺术。文本的表现并不只有台词,一个剧本的构成,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靠表演,靠那些道具服演员音乐来完成的,台词只是它的一部分。电影可以有默片,卓别林的电影可以 ...
读点瓦格纳,还有别人评价瓦格纳的书吧,那还是歌剧里面号称最讲究综合性的。

不懂日文的情况下,是不是拿着本剧情介绍,就可以看未翻译的日本动画了,反正人物动作表情都在。

这样的看出来的感受,与字幕组精心翻译,将各种捏他解释出来的,会是一样吗?

多数日本ACG又不是猫和老鼠那种。而且这里争的是RPG,要是举别的动作游戏等类型,多数情形下文本剧情还真没那么重要。

夏虫不可以语冰也,半懂不懂的情况下,yy效果最完美,我闪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ya 于 2010-10-21 22:06 发表

首先,台词以外剩下的方面仙剑都并不怎么样。

其次,即便你说外国游戏别人翻译的,跟你自己看得懂,得到的感受深度不同,那么这点还不够深的程度故事情节,也已经比你那国产的好多了。

然后你看不懂听不懂吧 ...
感觉你已经语无伦次,除了直接攻击仙剑以外,不知在讨论什么了。

[ 本帖最后由 拂晓之歌 于 2010-10-21 22: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ya 于 2010-10-21 22:32 发表

看不懂就去用WORD,把这段话里面的动画这个词,替换成游戏。这要是你还看不懂,那么我也没办法了。

语无伦次呢,这种话也是,说出来之前,先看看你自己到现在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里面的条理阿伦次阿,在什么地方 ...
你的意思,就是“xx名作好来就是好,仙剑差来就是差”。

呵呵,我明白了。

TOP

再重贴一次我在前面的回复,不参与本贴争论了。某些人攻击性言论太多,具体分析几乎没有,护主心切,甚至连别人的意思都没看懂:


仙剑虽然在游戏架构上属于日式,但它的剧情内容吸收了从唐传奇以来,中国武侠文化种种的传统,审美趣味与日本动漫非常不同。
相反像天之痕幽城幻剑录等作品,受日本acg的影响要大得多,因此更能让ACGer接受。


社会上的传统文化余存,近几十年都呈下降趋势,导致人们对古典风格的领会越来越差。当年称赞仙剑的中坚力量,应该说并不是80后,而且是更早的70后60后,现在大都过了热衷游戏的年龄,君不见就是80后推崇的东西,现在也经常被90后甚至00后质疑么?
原因无他,文化变迁导致审美趣味改变,使得后一代人渐渐不能理解前一代人的趣味。


武侠,中国人说了算;忍者,日本人说了算。真要论到仿中世纪或者架空世界,那还是欧美人的话语权多。日本那些经典的RPG难道没人质疑么?事实上日本从欧美借鉴得可不少呢。假如今后欧美原生奇幻文化,能在中国获得更大的传播和理解,那么整个日式风格都会被广泛质疑。


华人游戏,可以批评可玩性,可以批评技术实力,但不能随意批评趣味和内涵。尤其是对于老仙剑这种文化感觉纯粹,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小的作品。——当趣味追求都不一样的时候,争论的实际上已经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更深一层的审美取向了。好比仙剑的画面较灰暗,但这却符合传统美术风格的;日系多数商业作品,保持着明亮鲜艳的风格,其实这种风格也不过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商业惯例,像《甲贺忍法帖》那种暗色调一点的,那才更有日本传统韵味。


审美取向的差异,那是非常深层的东西。听听贝多芬的悲怆钢奏,再听广陵散,会发现音乐的逻辑完全不同。现在听流行音乐的最多,听悲怆的就少,听广陵散而感动的人那就更少了,传统正在消失……

TOP

引用:
原帖由 ddr911 于 2010-11-3 10:06 发表

所以偶真是猜不透乃们仙剑青和"爱国玩家"的思路啊....:D
仙剑在技术上属于日式RPG,但在文化内容上,与日本RPG有着极大的不同,这是随便一个玩家都能感受到的事实。

好比秦殇在技术上属于美式RPG,但在文化内容上,跟剑与魔法史诗奇幻也不是一回事吧?

金山仿暗黑的剑侠情缘三作与大宇双剑,在系统上完全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在剧情上没有可比性。反之,系统模式的相近,并不等于文化内容就相近。

TOP

引用:
原帖由 razgriz 于 2010-11-5 20:53 发表
posted by wap

我就操了,这还有天理吗?仙剑音乐秒杀时间一切形式的旋律好不好,我一直盼着仙剑续作在别的方面能有所突破,但超越初代的音乐我压根就没指望过,十几年来没事就要听听的神曲被人这么说真是寒心,蝶恋 ...
老仙剑之配乐,心境纯粹,灵感充足。与那种商业化套路化的配乐,真是天壤之别。

某些人就如同听惯了蔡依林,攻击起邓丽君来着。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神的牛肉人 于 2010-11-6 15:50 发表

这人是真萨比还是失心疯啊……
我倒觉得你听了曾轶可就跑去喷坂井泉水了
你的脏话,代表你的素质。

TOP

 23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