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迟来的影评------------------蜗居(原创)

转自我的qq空间,希望大家能看完,嘿嘿
圣诞的钟声还在回响,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武汉的09年是个暖冬,除了早早下了场大雪,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眼光明媚,照耀着这个号称东方芝加哥的城市。而我的心,确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这个月,每天晚上都在看一部名为蜗居的电视剧,一向有些鄙视国产电视剧的我,这部剧却让自己一发不可收拾,不得不承认,这部电视把我们80年代后的人在当今遇上的种种问题,或多或少的呈现在眼前,是那么现实,赤裸裸的,共鸣得让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剧集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是讲海萍和海藻两姐妹闯荡江州,最后各自不同命运下场的经历,其间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让人唏嘘不已啊。

        海萍作为姐姐,是一个强势的,独立性的女性,35集的电视里,她由一个姐姐,妻子,妈妈,到最后人生的淫家,其间的经历,作为故事的主线,反应了电视要表达的主题之一,自食其力,奋斗,然后实现。而这整个过程就是围绕房子这个压在不管戏里戏外大热门话题展开的,我是个有些理想化的人。老实说,剧集刚开始,我不喜欢这个角色,斤斤计较,妻管严,一天到晚为了能买个房子,恨不得跟老公离婚的女人。可是后来,从老公被抓进看守所那一集起,我的看法转变了,海萍之后的表现证明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幸福。爱和幸福就是当彼此遇到困难,不离不弃,哪怕失去自己也要拉对方一把,平时的打打闹闹,哪怕她气着说要跟你离婚,那都是为了关键时刻能爆发的爱做积蓄,爱,是深沉的,它藏得很隐蔽,不要试图找它,它只会自己出来。。。

       而妹妹海藻,恰恰相反,对我来说,这个角色让我恨,她的种种做法,和我的许多原则相抵触,不要说我太入戏,这样的女孩子,不管在哪个时代,永远是悲剧的下场,永远是孤独的老去。。。。剧集里面海藻是作为一个刚入城的小姑娘奋斗开始的,人清纯,有份稳定的工作,还有个爱她的男友。。起初我是喜欢的不得了啊,也许是年纪相仿的缘故,以为剧情的走向会是超越姐姐,真正做到不蜗居。一切都是从碰到宋思明变了,过程就不说了。总之就是海藻“弃暗投明”,做了时下最时髦的“工作”,职业二奶。我并不鄙视二奶,也不鄙视见异思迁,人嘛,总要往高处走,但是,我不能容忍的是她那段在宋思明和小贝周旋的经历,那句什么“人情债,肉偿啊”,看着我恨不得把ipod砸了,一个女人可以不要脸,但是不能虚伪的不要脸,你可以不爱我,不能欺骗我,你可以现实,但不能把我当傻瓜,最终的结局自己私生子流产了,爱人寄托宋思明便当,美好的初恋小贝永远的消失。。。。。哎,曾经还笑话过姐姐的她,失败啊!!

        然后想说说宋思明和小贝,这两爷们演技都不错,宋是一个聪明稳健的人,可能是我没有他的人生阅历,总之不喜欢这个角色,没有完美的人,最后只能机关算尽自得其所:小贝那就是非常同情了,整个剧集也属他最惨,人长得帅,工作踏实勤奋,在这透不过气的社会,还坚持着乐观,与我的共鸣也是最大,而剧情让他的下场却让我失望,为什么这样一个我们80后值得学习的人,会被自己的至爱抛弃呢,编剧仿佛告诉我们努力没有回报,好人永远买单的现实,哎。。。。看得心都凉了,不过最后,海藻在街头回眸看见小贝和其他女生又开始新的生活,我释怀了,也许和小贝分手,是个正确的决定,从那时候他就解脱了。。。。

       写这片日志的时候,正听着片尾曲,借此真情推荐各位好友也看看,毕竟这也许会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也不一定。关于这部电视的评论,很多都是围绕房价房产展开的,而我,唯独想写写这些人,因为房子也好,金钱也好,对于一生来说不过也是实现自己的工具,要是你一开始就没有摆正使用这工具的态度,就算这工具非常顺手,你也会把自己伤者。

      所以,蜗不蜗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背负它,永远不要丢下。因为背负的不是房子,是人生


[ 本帖最后由 三无 于 2009-12-26 16:59 编辑 ]


TOP

饿 第一次插图,真丑啊  哈哈



TOP

谢谢ls鼓励,但是有点值得探讨,你的意思好像再说海藻自己孤注一掷的买房让整个家庭陷入一连串的泥沼,但是故事的结尾却是以海萍中文学校建立而收尾,我认为编剧还是鼓励这种自力更生,奋斗得到未来的过程的。另外就算海萍当初没有接受宋的恩惠,我相信她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在这个城市奋斗着,也许学校办不起来,但是房子估计是一定会买的。
   而海藻,作为一个成年人,跟着宋思明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后面竟然还要把孩子生下来,这一错再错的决定,从然有姐姐的不阻止,可是她这种笑贫不笑娼的思想,不正是剧集要讽刺的嘛,不知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海藻多次说自己是二奶,还是调侃的说的,我觉得她是打心里承认自己的状况,而在姐姐那边先说一定会分手,跟小贝的磨合期也没有表现完全悔过的态度,这是我完全不能忍受的,海藻就是披着无知和清楚,骗了一圈人。
   另外小贝嘛,真的觉得他无辜啊,前前后后想想真不知道哪里错了。非要说的话,可能有点愚笨,早点发现海藻的出轨就好了:D


TOP

引用:
原帖由 霜·拈朵微笑 于 2009-12-26 18:37 发表


她的自力更生是建立在妹妹的血泪痛苦上的,若不是她硬要超出实际能力去买房,苏去借高利贷,她妹妹未必会陷进宋思明的温柔陷井里,至少在之前海藻就曾经坚定的还了宋的两万块钱,并远离宋。

到片子结尾她大义 ...
关于海萍的说法,能接受,毕竟买房子是整件事的导火索,妹妹拒绝了一次诱惑没有拒绝第二次,在那个困境中,情有可原,但是说小贝自私自利,这就过了。爱是什么?爱只需要对彼此负责就够了,为什么还要管你姐姐啊,小贝也说清楚了,救济不久就穷,当初给了钱就不悲剧么,海藻会养成只要姐姐有困难就找小贝的习惯。其实说白了海藻的20几年就是不停的找靠山,姐姐供她读书,出来工作靠男友,有了宋就靠宋,自己有过原则,却还是底不过诱惑,我恰恰见不得的就是这种依赖性,女人总是说要独立,确又不能拿出实际行动独立,这不是虚伪是什么。
   另外,就算按你说得,那你说小贝改怎么办?自己的妹子被人抢了,然后哭哭啼啼回来我连脾气都不能发了?要是我是小贝,在那个雨夜,捅了他们两个都不一定,两条人命换一条,还赚了,而且宋思明死了会扯出一串丑闻,这样还悲壮些:D (有些极端了,呵呵)

TOP

ls我只想问一句,放到现实里这种情况,男方有必要去挽回女方么,面对比自己强这么多的对手,再说海藻还不一定愿意回头呢

TOP

那么小贝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他没有钱是他的错么,没有钱就能让自己的妹子去傍大款?
而这一点,不正是编剧要我们观众思考的嘛,我们80后的错,很多是社会客观造成的,不祈求社会给我们多少宽容,可是连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妹子都娶不到,不是悲哀是啥。50年底60年代的女人,有找大款的么,为什么80 90就多了起来?难道因为80年代的男生没有那些老男人有魅力?我就是不服这点,海藻是为了海萍这点也罢,终究还是为了物质达到这个年龄女孩不可能达到的高度。。
  再问的直白点,真的到了笑贫不笑娼理所当然的时代?如果是的,那我无话可说,如果不是,那这两姐妹值得批判的还有很多,比小贝多得多

TOP

好吧 谢谢女神的建议 ,我有空去补充小说
但是假如当时小贝借钱给海藻,以后会不会有新的问题呢,这点不好说,海藻深爱姐姐,会不会把困难都转嫁给小贝呢,这对小贝同样不公平,当然这不是剧本要表现的主题

TOP

等会 那电视剧到底是大姨妈还是处女血啊 原来跟书中是反得?

TOP

小贝这个角色,放到我们现实里与他年纪相仿的男生,说句不好听的,能做到他这个程度的,都不一定有很多。。。。借钱那事最后还是以借两万松口,说明小贝对于海藻还是深深爱着的,是一种值得学习理性的爱。最后街头那一幕,正好旁白再讲那个刚开始讲过的鱼眼睛故事,我认为这是编剧在告诉观众:小贝与海藻之间这场爱的博弈,还是小贝赢了!!小贝输掉了荣华富贵,赢得了尊严;海藻拿到了500w和宝马,却丢掉了自己的后半生。。。。这个鱼眼睛和鱼肉,仁者见仁
   另外,关于海萍的说法,我的观点还是始终不能认为她指主要过错方,她只是在海藻的人生转折点没有把好关,说她推海藻如火坑,这是没有依据的,最后海藻执意要生孩子,海萍和母亲不是已经坚决反对了嘛。只能怪海藻自己意愿不坚定直到到跟宋纠缠不清,海藻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孩子能最后扭转一把,说白了还是人太年轻,也不是一个想法现实的人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