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苹果电脑好在哪儿?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12 22:07 发表


我不同意你这样的看法。

系统虽然只是个平台,但是它的功能,效率,外观都能够非常直接地影响使用的人。

你可以说自己开电脑只是为了用软件,比如PS,比如OFFICE,但是更多的时间你会使用电脑整理管理文件 ...
整理文件不好用?
如果平常就没一个好习惯文件到处新建不改文件名,那的确不好用。
如果平常就有意识的在库或是单独的文件夹内保存文件,不用新建文件夹1新建文件架2这样的文件名,我真心不觉得win文件管理有啥难用的。

柯南说说怎么难用了?可能是平常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


TOP

引用:
原帖由 a4840639 于 2013-11-13 00:06 发表

好吧,那总结起来就是这个功能藏的太深,快捷键是组合的不方便一个手撸
而且开启之后除了再按一次快捷键(或者进进好几层菜单满世界找选项)还没办法去掉,甚至会让很多人以为电脑出问题了
导致没人用
没人用导 ...
预览右上角就有按钮
不用组合键
调整大小也不过就是拖动,没难度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spcboyboy 于 2013-11-13 08: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呵呵,人和人的教育程度以及个人素质是不一样的,本来理性辩论挺好的,结果有些人就喜欢疯狂的出口成脏人身攻击,这种人素质无下限的人何必理他,和这种人说话都嫌脏了自己的嘴!
我认为骂人不带脏字的开口一说句话就是把别人当傻逼的不是素质好,是险恶小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贝卡卡 于 2013-11-13 10: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

同理我对tg的任青也是深恶痛绝,非要指着240p的画面说游戏性,搞得超出240p就没游戏性似的
游戏性=低画面
是谁发明的懒得说了

反正就是任天堂必须死嘛

TOP

引用:
原帖由 cloudchilya 于 2013-11-13 11:03 发表

本质上是对科技产品的理解不同,有点像自动档和手动档的区别。
geek思维和普通消费者思维的区别。

而我觉得最有害的一点在于,天朝人在这个生态下浸淫多年后,居然弄得有很大比例的人都是以geek的方式去理解科 ...
家里其他电器坏了,第一步都是自己先排查原因吧?电源坏了?供电不足?试试拔下电源一会重新插上,多按几次按钮之类的没试过?
和电脑有个毛线区别?
不过就是电脑出问题,恢复修理的方法更简单方便,稍微懂点的人就可以搞定了。
中国人就是这样能不花钱靠朋友熟人解决的不会去花钱,哪怕花钱找人修的成本更低。(其实我看美剧日剧之类的这个倾向也有一些)

一个设备不管是干什么的,帮你省事的或是通过复杂步骤达成一个类似效果的,有故障后你对待他们的方式没有任何区别。
不提优劣,因为复杂步骤的通常可控性更强,得出来的结果往往更好

不过我明白你的意思,比如我自己根本就用不了office那么多功能,用一个简单便宜甚至免费的工具就可以了。那么我需要的就是一个你所说的傻瓜的工具。
但是因为这个就忽视那些需要这些高级功能的人群?

这贴里的确有人比你有勇气的多,不止柯南。

TOP

引用:
原帖由 cloudchilya 于 2013-11-13 11:04 发表

科技发展的目的就是让科技解决大量的问题,而人类就可以空出手来做更加伟大的事情。现在我们大家都在享受车辆给我们交通带来的便利了,那么我们是不是车辆的奴隶呢?
车贷

不过说实话,你开车不是还是要去学驾照吗?
开挖掘机不需要先跟师傅学学然后考特种车辆资格证?
跟不要提那些科技发展的结果的大型机械,车床流水线了。

这不就是一开始说的看说明书的问题嘛?
人不能缺少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只是跟着机器给你设定好的方式路线进行活动,就是机器的奴隶。
不过你说的话我还是赞同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贝卡卡 于 2013-11-13 11: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未来发展就是如此,你要不信,你让你身边的同事手机全部上交,看看他们可以坚持几天
同样,再怎么发展也离不开说明书,你信吗?
iPhone这么简单的操作也有说明书的,不过不是纸质而已。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4)
引用:
原帖由 贝卡卡 于 2013-11-13 11:4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

嗯嗯,先进生产力就是必须要看说明书,科技的发展不以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为最终目标,只把眼光顶住那些高级用户,怪不得最近几年微软的玩意没几个成功的了,太先进了
说真的,尖端科技哪个不是一大沓手册?
别只把电子消费品看作是尖端科技先进生产力好吗?
的office普通用户使用基础应用不需要看说明书和需要使用高级功能的用户看需要说明书不矛盾。

就说个简单的例子,电饭煲,不看说明书做米饭没压力,因为我们以前都已经花了一定成本去学习了。同样一个电饭煲可以做面包,不看说明书,你知道怎么做吗?照葫芦画瓢放面粉和水进去可是做不成的啊。

而且这反复强调不需要说明书学习过程应该上手就能用不就是在打前面果青的脸吗?
引用:
原帖由 cloudchilya 于 2013-11-13 00:04 发表
作为一个在一年之内就被苹果彻底洗脑的果粉过来简单说一下:

首先,首次使用Mac和OS X,如果你真的想在苹果的体系中找到价值,那么就一定要:
1.秉持着open的心态,对所有的问题首先不要考虑我在Windows上就能怎样,在OS X下怎么得这样
2.秉持认真的心态,而不只是因为OS X这个系统好新鲜哦,我来玩玩。。。那样的话可能经过了前期的惊艳,因为你没有认真去融入这个生态系统,而很快退烧。
3.秉持着idc的态度。对,你没看错,就是idc的态度。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操作系统,看看iOS和安卓你就知道了,但是这个世界可以有一个你更“喜欢”的操作系统,所以很多时候idc不是当鸵鸟,而是让你有心情去发掘其他好的东西。


那么苹果电脑,也就是Mac好在哪里呢?
一、出色的外观和细节设计:
good design last forever,苹果对于设计有着执着的追求,大到很早就开始使用的一体成型机身,小到细心的magsafe磁力插头的设计,都体现着对用户体验的在意。苹果不喜欢在自己在意的地方妥协,如果暂时地妥协了,那主要也是因为有一些限制还没办法让它做到最好。
拿MacBook Air举例子,苹果做了最舒服地触摸板,并且辅以最好用地触摸板手势,让普通用户完全可以脱离在笔记本电脑上用鼠标操作。而这非常重要,笔记本电脑英文名字叫laptop,那么一个放在lap上操作(比如大学课堂)的设备,为什么却变成一定需要鼠标才能好好操作呢?


二、稳定性和更重要的,“一致性”
我们都是在Windows世界浸淫多年的人,大家在过去的10多年记得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格式化重装、备份。。。还有更早期的:安装驱动,打一万个补丁重启一万次。还有万恶的网络共享方案,一般用户根本不知道怎么让两个同网络的电脑传文件。
那么我们来看看Mac从很早开始是怎么一个体验过程吧:
   1 格式化重装?no no no,系统的稳定性让你根本不需要重装系统。而就算当你真的想重装系统的时候,苹果地沙盒机制(操作系统也当成一个app)可以让你很轻松地直接只重装系统本身而不会影响到app本身。
   2 备份,嗯嗯,Windows的系统还原。。。我就不想吐槽了。好的备份就是不需要用户额外去学习比较多的东西,而且绝对轻松无缝自动化。苹果的Time Machine就是这样一个操作系统重要的功能。你只需要打开Time Machine,选择好要备份的硬盘(可以是任何地方),然后,系统就会每一个小时自动备份你的所有东西,是的,所有东西,everything。当你迁移电脑内容的时候也就无比简单自然,就像iOS设备上的从iTunes/iCloud备份还原一样简单,可靠。
   3 驱动嘛不用说了,软硬一体的好处不言自喻
   4 网络共享,因为bonjour的存在,苹果的同网络内共享就是no setup,只要一连上去就行了。it just works。而且就算你两台Mac电脑是没有连接到网络的时候,也能利用airdrop功能直接互相传文件。
   5 最重要的是什么,一致性,苹果的操作系统是不断延续的,你可以一路从OS X10.1开始升级到现在都没有任何一次损失你的照片库,媒体库,你的系统设置,等等。
而这个是我觉得苹果产品价值中最好的一点。就像之前有一次,我老婆的iPhone5掉进水里了,要送修,而一修回来后马上就可以从iCloud还原备份,而iCloud备份本身就是完全自动的。再也不会出现那种丢失了手机上珍贵的照片而郁闷的事情了。


三、 生态
    一个操作系统本身如何好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Windows生态你觉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软绑架了很多标准,IE,Office,directx,等等。这些部分确实是苹果没办法掌握的资源。但我还是要说,这个生态挺好。
    Windows生态下流氓遍地,各种app都想要占山为王立自己的标准,之前说的大流氓小流氓的故事我想lz也是听过的。很多app都是越做越大而加入了无比多冗余的功能干扰用户的视线,几乎每一个app都会想给你弹窗一下来巩固自己的生态系统,比如把IE改成自己的主页,比如360那样代替微软来帮用户决定你需要什么app,需要开启什么系统功能等等。不同app之间不断抢占阵地,伤害的其实就是用户自己。
    苹果的习惯不是这样,它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系统,让app更多地只是简单地只做并做好份内地事。如果什么事情都想做,那么哪一件能做好?

四、 系统预装app和功能
     1.iTunes洗地时间到了。
    这是一个不习惯地人骂到死,但习惯的人离不开的软件。“管理你的所有媒体内容”这就是它的本质,但我这里只说它做得最好最到位的音乐功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库,少到几百首歌,多到几万首都是很正常的。而Windows用户更多的喜欢用“文件夹”的方式来管理,那么就带来了一个弊病,我如何建立一个自己的播放列表呢?我如何快速地根据专辑,演唱者,自己的评星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音乐呢?当我想自动把所有自己认为经典的歌曲都同步到我的iPod,iPhone,iPad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用文件夹来慢慢挑拣?那很麻烦,甚至是,做不到。
    iTunes就是解决了这些问题,你可以在上面管理你的海量曲库,管理并欣赏他们,创造自己的播放列表,评价歌曲。让你重新去发掘自己的喜好。甚至于genius播放列表能够根据你的曲库判断你的喜好,建立一个适合你的播放列表。等等
     2. iPhoto更是一个killer app,Windows上我不了解,picasa似乎不错,但系统原生支持还是不一样的。当照片这种内容用真正强大的库管理软件之后,就显示出无比的威力,你可以根据事件,地点,面孔,来管理,编辑和欣赏你的所有照片。创建自己的相簿,一切用一个简单而优雅的方式。当然了我说那么多没用,但我只是觉得当你开始用iPhoto后,就会明白以前自己用文件夹管理照片的方式有多蠢和过时了。
    3.苹果原生app和功能导致了OS X在第一次开机后就基本成为个“可用”的操作系统。便签、提醒事项、备忘录、日历、FaceTime,邮件,通讯录等都是挺好的apps,虽然只能满足一些比较基本的需求。你可以做很多你以前想不到的东西。从一开始就让数码生活变得有序。
    4.系统原生支持好,系统内置的预览app可以看很多东西,pdf,doc,xls,ppt,mp4,mp3,jpeg等等。这点我真的忍不住再黑一下微软,好像win8之前的所有Windows都是只有装完office后才支持打开office文档的。。。这真的很噁心。。。
      这些功能配合quick view,spotlight,那真的非常方便,用过的都说好。


其他当然还有好多好多,只是暂时找不到一个好的思路来整理并写出来。


P.S 柯南兄让我好好写一个回帖,我马上就答应了,只是提笔就觉得罄竹难书。。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细节,太多太多的感触。
我从去年的8月份第一次用上了OS X系统,那是一台2012版的MacBook Air。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从iPhone到iPad到iMac到Apple TV,甚至到把全家的路由器换成airport基站等等,每一次都是崭新的体验,这一年多以来,我不断地被颠覆三观(或者说是恢复三观?)。比如说原来笔记本是可以不需要鼠标的;升级新的桌面OS原来是不需要对电脑大动干戈的;桌面app原来应该是统一到一个Mac App Store下载的;路由器原来是不需要输入190.168.1.1的。。。等等等等。


好吧,说了很多,但废话似乎比干货更多。我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真的很烂很烂,只能说到这样了。
结尾一句:
任何时候都欢迎进入苹果的生态,我相信大部分在这个生态下浸淫多年的人会给你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的。
谢谢:)
标红的部分不就是学习的过程吗?不就是说还是需要“说明书”吗?
真的这么推崇不要说明书,就应该坚持让用win的人继续用win,用osx的继续用osx,这样学习成本为0!
而且还不能用新版本,必须用没有改动的老版本,这样的话,又何谈先进生产力?

[ 本帖最后由 linkyw 于 2013-11-13 13:02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linkyw 于 2013-11-13 13:09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19岁时尚BOY。徐汇 于 2013-11-13 15:14 发表

去你妈的  还J8在这里给别人从来没用过MAC的人推荐MAC   脑子有病吧  坑逼
别这样怎么你也赚了500啊:D :D

不过说买台mac来体验体验这种2B话,的确有够恶心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