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后知后觉,APE、FLAC什么的弱暴了,iTunes真神器也

iTunes的音轨识别能力实在太强大了,收藏的很多老CD都可以被直接识别信息,加入ID3信息导入iTunes管理,不过华语CD基本都是繁体,多数封面都能直接匹配。以前手工录入折腾到死。
技术衍生方案,将APE和FLAC的cue文件,用winmount虚拟成CD,同样可以直接导入iTunes,加ID3和封面一气呵成。
采用无损压缩的话,转码方案个人采用的是applelossless,压缩比较高,而且开源了,以后估计各方支持力度都会很大,普及只是时间问题。而AIFF格式,太不普及,压缩比也低。


TOP

以前用Foobar结合千千静听,麻烦到死。
还要留一份无损,一份高码率AAC用于iTunes同步,现在统一Applelossless无损保存在电脑里,同步到iPod里用320K aac,自动转码。



TOP

以前无损音乐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困难,好多ID3信息都必须自己加,最头疼的是碰到拉丁文等小语种的古典CD,俺是彻底抓瞎,现在都扔给iTunes管实在太方便了。


TOP

这些年,最早是为了节省硬盘空间,将CD或者APE转成192vbr的mp3,然后删掉无损。后来硬盘大了,AAC格式兴起,就重新下无损再是全部转成320vbr的AAC,然后删掉无损。。。
后来硬盘又大了,再重新下载一遍无损,无损保留一份,320vbr AAC保存一份。现在终于解脱了,请容许我高喊,iTunes万岁,Applelossless万岁,教主在天堂万岁。。。。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