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老游杂谈] 经典游戏漫谈:既生瑜何生亮之DC与GC两个难兄难弟的基情



在谈这两个主机之前,不妨先看看它们的标志,从FC后期开始,各大厂商就非常注重主机的VI(视觉识别设计),每款主机都会给它设计这些元素,包括名字、LOGO、颜色和字体,我们会惊讶的发现,DC和GC的标志设计居然有着很多的共性:都是类似同心圆的旋转轨迹,开机时的动态效果也都是采用画圆这种动画来表现整个LOGO形象,很难想像这两家风格迥异的公司居然想到了如此相似的表现手法,不知这是否是一种天生的巧合,还是因为这两个主机有着太多的共性。

就主机本身而言,DC和GC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虽然在正式的分类中它们同处第六世代主机阵容,但实际上GC一直到DC停产之后的大半年才姗姗来迟,但这并不影响它们成为如此相似的一对难兄难弟。

销量
看看这对难兄难弟的成绩单:DC在SEGA家族主流家用机中销量虽然算不上最低,但也就比垫底的土星稍强一点,而且最要命的是直接让SEGA主机从此关门大吉;GC则是任天堂主流家用机中销量最低的一款,没有之一,虽然没到让任地狱到关门的程度,但这个当年任氏当家花旦的销量实在是让一直牛气冲天的任氏颜面无存,并从此走上了另类家用机路线。有意思的是,除了都是销量很差的主流主机之外,DC和GC在自己本土的销量也都少的可怜,绝大部分都卖到了海外。

外观及做工


两个主机都是方方正正,非常精致的造型,内部集成度都相当高,机身都较为小巧但拿起来分量十足。DC作为当年SEGA的标杆产品,富有科技感的外观是必须的,正面设计中包含了四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三种形状的交融,在细节处理上也非常用心,如正面的复杂弧度曲线和侧面“前凸后翘”的视觉效果,个人感觉这是SEGA在家用机上最高的外观设计(其次是MD,而SS则最烂),除了设计,DC的整体做工也属于SEGA家族里面顶级的,无论面子还是里子都是如此。

GC在外观风格上走可爱路线,任天堂的设计理念是并不凸显高科技的感觉,而是让你知道这仅仅是一件平易近人的玩具。GC外观设计非常简单,着重突出正方体CUBE的概念,没有DC那么复杂的线条和弧线,当然,从纯设计的理念来说,the simple is the best,任天堂在这一点并不逊色于任何对手。而在做工上,自SFC以来任氏主机的做工就一直属于业界翘楚,GC自然也不会落后。

存储媒体

在存储媒体的选择上,这对难兄难弟又一次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另类的光盘:GD-ROM和8CM DVD-ROM,有趣的是,它们所选择的这两种另类的光盘媒介,在存储容量上也较为相近,差不多都是双CD-ROM的大小。众所周知,以光盘为媒介的游戏机都会加入防盗版的设计,偏偏SEGA不信这个邪,花了重金让YAMAHA研发的GD-ROM本身就是完全封闭的系统,SEGA想当然的认为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不会有第二家能生产出来,只要控制了GD-ROM,游戏就没法被复制。于是DC成为了第一台本体没有加任何防盗版设计的主流光盘游戏机,SEGA忽略了一个最薄弱的环节:DC是可以读取普通CD-ROM的。而GD-ROM的dump,后来被发现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虽然市面上不存在GD-ROM光驱,但某些大神通过BBA就实现了游戏数据的dump,然后,DC就成为了第一台不需要做任何改机就能直接读取盗版盘的主流光盘游戏机。

与DC的这个“业界第一”相比,GC的情况要好得多,8CM光盘本来就是业界标准之一,任天堂自然不会忘记加上防盗版机制,从而使GC的处子之身被守护了很多年。

至于这两种另类的存储媒体是否是导致它们商业失败的重要因素,这里不做评判,不管如何,历史是无法重新书写的。

手柄


毫不客气的说,在同时代主机里面,DC手柄是所有手柄中手感最差的一个,且没有之一。在家用机手柄里面,综合而言最优秀的必然Dual Shock系莫属,至于谁坐次席那就是萝卜青菜了,个人认为GC手柄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感恰到好处,与手的贴合度比DS系还好,最大的硬伤是那个小到可怜的十字键,还有按键大小不一的设计,虽然在大部分游戏里面都堪称完美,但在均衡使用键位的游戏中(如实况、FTG类)却不免有点小尴尬。虽然有这些问题,但对DC手柄还是可以碾压级的秒杀。

当然,虽然DC手柄糟糕透顶,但不得不承认SEGA在DC手柄上的设计上相当新颖,虽然手柄上增加插槽来接记忆卡和震动包这种独特设计是在炒N64的冷饭,但DC把它发扬光大,直接双插槽伺候,避免了N64上插了记忆卡就没法插震动包的尴尬,最新颖的设计是VM:在记忆卡上设计了一个液晶屏幕,记忆卡本身能独立运行一些简单游戏,并且两个记忆卡可以脱离主机相互交换数据。

设计是极好的,可惜实际效果是极差的。在当时那个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已经蓬勃发展的时代,VM的“手游”概念及数据交换已经没有了太多诱惑力,实用性也非常鸡肋,最要命的是VM硬件设计上存在bug:电池没两天就耗尽!而那个震动包的震动感完全没法跟DS系比,细腻程度有天壤之别,而且,由于在手柄上增加了双插槽设计,导致手柄体积庞大,臃肿不堪。手柄线居然反人类的从面对游戏者的方向引出,这种别扭感前无古人。

网络
家用机时代自DC开始具备真正完善的网络系统,后来的GC也不落下风,这两个机器都不约而同的设计了Modem和BBA两种外设,而且它们也有共同的网络游戏PSO,这款当年家用机上大红大紫的在线游戏,也是家用机平台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DC和GC共同创造了家用机网络游戏的开篇历史。



因DC原厂配置就附带了Modem模块(只有亚版被取消),所以DC用户基本都是用Modem来连接internet,发售极少的BBA成了天价rare品。因为只有Modem可用,为了节省拨号费,当时很多人还在自己家里假设一台拨号服务器给DC专用。而GC刚好相反,由于网络模块都需要另购,用户自然会选速度更快更便捷的BBA,它便成了GC的联网标配。

视频输出
研究DC和GC这两个机器的视频输出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它们都很特殊,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一直认为,DC硬件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它提供了原生VGA输出,这也是那个时代唯一一台原生支持VGA的游戏机。支持VGA并不仅仅是升级硬件这么简单,游戏也要相应的按照逐行来进行设计,这对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那个还在看VCD的年代,忽然能看到480p的游戏画面,这简直就跟做梦一般。



三年之后的GC也标新立异的增加了一个数字AV输出端子,虽然是很超前的设计,可惜必须死的任天堂并没有好好利用,只为这个端子开发了分量线(含D端子线),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用上了数字端子却还只输出分量这种模拟信号,实在有点不伦不类。从纯技术上来说,只要任天堂愿意,经典的MultiAV端子完全可以输出分量信号,不知它为何多此一举的用数字信号加个DAC芯片来实现,估计是怕玩家笑话设计了数字端子却根本用不上而脸上无光吧。当然,后来我们都知道,它偷偷的把这个实在用不上的数字端子取消了。

当然,得益于数字AV信号,可以实现很多的输出方式,分量只是其中的一种,原装分量线里面的DAC芯片其实也是支持VGA输出的,只不过任天堂并没有把这个功能放开,毕竟GC的系统并没有按逐行去设计,启动画面及菜单都是隔行,不像DC整个系统都是按原生逐行设计的。若开放VGA的话,会导致启动画面和系统菜单(15K RGB)无法正常显示,这实在是个大bug。估计这也是为什么任天堂一直没有给这个数字AV端子提供真正数字视频信号输出的原因,先天的残废导致后面好的想法都泡汤了。



对RGB党来说,GC的VGA输出并不难得到,只需把分量线稍作改造即可,但由于上面所提到的GC系统及游戏软件的一些限制,导致这种方式的实用性远远不如DC。不过,在GC退出历史舞台多年之后,强大的工具软件Swiss把它的封印全部解开,它能做到开机之后一直保持逐行状态(进入Swiss系统),这样就跟DC一致,VGA输出的实用性完全没问题。更让人惊喜的是,Swiss的强制逐行功能近乎完美,不管游戏本身是否支持,它能让绝大部分游戏完美运行在逐行模式下,包括以前无法强制逐行的REBIO和BIO0,在Swiss的帮助下都能完美的实现480p,画面就算跟Wii的HD版相比,也毫无二致。



由此可见,GC本质上还是一台完全可以做到逐行输出的机器,而且绝大部分游戏都是按逐行进行开发,只不过任天堂在它的输出方式上进行了阉割而无法发挥它本身的能力,个中缘由,也只有任天堂自己清楚了。

而作为那个时代的王者PS2,却不折不扣的是一台原生隔行的机器,无论机器还是软件都是如此,除了极少的几个支持逐行的游戏。我们不得不说,商业的成功其实跟技术真的毫无关系,就好比现在人的成功,跟学历也毫无关系,哪怕他日进斗金。

结束
DC和GC同为一个时代的两大主力家用机,虽然都算商业失败者,但在技术上却领先于那个时代,由于自身鲜明的特性,也都拥有一大批的追随者,最终殊途同归的命运也让它们成为了难兄难弟,不管如何,它们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划过夜空的流星,虽然命运早已决定,但在闪耀的那一瞬,它是这个世界上最亮的星星。



谢谢你,SEGA;谢谢你,Nintendo。

~Fin~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hick 激骚 +1 拍拍肩膀 2013-12-30 10:03
  • sinn1989 激骚 +3 精品文章 2013-12-30 00:31
  • qiuhong 激骚 +5 感谢分享 2013-12-29 00:12
  • pp1234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12-27 23:26
  • 孙大师 激骚 +5 感谢分享 2013-12-27 22:03

TOP

引用:
原帖由 riven 于 2013-12-27 16:04 发表
原创的话,lz可以找个地方投稿试试
家用机杂志早就倒闭光了,只能在tg上自娱自乐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健 于 2013-12-27 19:05 发表
写得非常好,只是对DC手柄这点有点不认同,当然加上震动包太重无疑加大了负担,单插记忆卡的话能接受 人体工学设计握起来手感也是不差的
这个看你跟谁比了,跟古老的FC/SFC/MD/SS比,DC手柄的人体工学当然更好,但若跟GC/PS比的话,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