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NHK纪录片将深入初代PlayStation的开发幕后 [打印本页]

作者: omega_du    时间: 2025-10-4 19:42     标题: NHK纪录片将深入初代PlayStation的开发幕后

NHK宣布,综合频道节目《新Project X ~挑战者们~》将于10月11日播出名为《异端儿们的游戏机革命 ~电机制造商 迈向新时代的一步~》的特集,深入探讨“PlayStation”的开发幕后。播出时间为20点至20点48分。
       
在2D游戏全盛的90年代初,有一位电机制造商的工程师,怀揣着一个看似“无谋”的梦想:实现“实时3DCG家用游戏机”。在这背后,有一群相信着同样梦想、跨越组织界限挑战开发的同伴。节目称其为“发售约30年,如今揭秘的革命性游戏机诞生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日本电机制造商如何通过游戏机开发改变世界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将“让游戏成为大人也能享受的娱乐”作为梦想的异端技术者,以及一位长年默默无闻的半导体开发者,他们之间有着命运般的相遇。
       
在业界普遍认为这很鲁莽的意见声中,他们导入了3D技术,开发出了充满临场感的革新性游戏机。如今,游戏已超越音乐和电影的市场规模,成为娱乐的主流。这次节目就是讲述了开创这一黎明期的挑战者们的热血故事。
       
日本网友反应:
・这个我想看。
・让我想起了以前在杂志上连载的创作者列传。
・果然会以“苦恼的年轻开发者,久夛良木健奔走于业界,催生出代表日本的游戏机PlayStation!”这样的故事展开吧。
・预感会是像青函隧道一样的大制作。
・世嘉土星(Sega Saturn)也拍一下啊!!!!!!
・如果能讲讲和任天堂决裂的故事(SFC的CD-ROM),以及在和世嘉争夺次世代机霸权的过程中,将史克威尔和艾尼克斯收入麾下的背景,那就太下饭了🤤。
・这么说来,和任天堂的那些事儿也会播吗?
・虽然我想看它从SFC外设一跃成为将任天堂逼入绝境的游戏机的轨迹,但我也想听听PS3末期的复活剧。
・和任天堂尝试合作的历史也会好好播出吧?
・Mega Drive和Dreamcast也拜托了😭
・会从和任天堂分道扬镳那里开始讲吗?必须录下来。

[attach]1229077[/attach]
作者: cothello    时间: 2025-10-4 19: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以前的X挑战者开头曲非常燃啊!地上的星,中岛美雪用一种独特的唱法演绎,长期霸占听歌榜的第一。这个系列居然又新开了,老的都没收集完,里面全是昭和男儿励志创业的故事。片尾曲 车前灯车尾灯,又是中岛美雪不可多得的抒情歌曲,那种创业成功后的意境舒缓太解压了,两首都是神曲,各位不妨感受一下

本帖最后由 cothello 于 2025-10-4 20: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playerstation    时间: 2025-10-4 19:57

最知名的名场面白色风衣马自达和会场头顶青天到底会不会拍出来。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5-10-4 22:52

看看有没有啥内幕。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5 00: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内幕就是运气
运气1街机对手namco,要和世嘉别苗头,那个时间点,namco没有第二个选择,帮索尼设计了3d硬件,使用了三角形,在3d大方向上走对了
运气2任天堂放不下权利金的肥肉,走错关键一步。大家其实都在等任天堂,结果任天堂往外推。
作者: mushroommg    时间: 2025-10-5 01: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喷了,酒多爹谦虚了
作者: BigBangBang    时间: 2025-10-5 08: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种纪录片通常忽略残酷的试错过程,有梦想的不止他一个,失败的才是大多数。
作者: Obsidian    时间: 2025-10-5 08: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Sony在御三家中算失误最少的厂商了吧
作者: kyoyky    时间: 2025-10-5 13: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又大人?难道过去ps之前的游戏机都是小孩玩的吗?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25-10-5 15:32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5 00: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内幕就是运气
运气1街机对手namco,要和世嘉别苗头,那个时间点,namco没有第二个选择,帮索尼设计了3d硬件,使用了三角形,在3d大方向上走对了
运气2任天堂放不下权利金的肥肉, ...
索尼为第三方制定的发行销售政策,基本上革了任天堂的命,任天堂自己那套初心会,主打一个“利润我拿完,风险你来扛”,搞得第三方怨声载道,本来就不得人心。
作者: 绯雨流    时间: 2025-10-5 18: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随风段的个人空间-哔哩哔哩】 https://b23.tv/ttTSZld


看这个就够了
作者: 君思睿    时间: 2025-10-5 18: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想起了三十年前做pce《天外魔境ii》那个片子
作者: jk02    时间: 2025-10-5 19:48

楼主忘换ID了?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5 20:17

引用: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25-10-5 15:32 发表


索尼为第三方制定的发行销售政策,基本上革了任天堂的命,任天堂自己那套初心会,主打一个“利润我拿完,风险你来扛”,搞得第三方怨声载道,本来就不得人心。
但是市场吃这套, 因为任天堂有最高品质的软件
而且如果你和任天堂搞好关系, 还是有汤喝
软件商在fc时代, 就是几个人的草台班子, 这种团队熟练后半年就能出一个游戏, 百年百人的任天堂对他们是高攀不起的存在
一直到ff6, square所谓的超大开发团队, 也就30人, 任天堂本社的规模是他们的数十倍, 你怎么对抗?
一直到ps的时代, 大家发现原来主机销量能过亿, 单一游戏销量能卖千万, 这才不断扩张
square和ea 99年取消日美互相交换发行权的时候, 当初square高层还在说美国人不懂日本市场, 日本是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5 20:28

引用:
原帖由 mushroommg 于 2025-10-5 01: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喷了,酒多爹谦虚了
索尼和南梦宫, 是真的弱弱联手
如果世嘉不出家用机, 索尼绝对不会找南梦宫, 南梦宫的3d人才, 都是挖世嘉的. 全日本的3d游戏人才都在世嘉.
世嘉如果不出街机, 南梦宫也绝对站世嘉, 谁要索尼这种新手啊, 一看就是输的脸
这两家是真的是谁也没有第二个选择, 瞎猫撞死耗子
瞎猫撞死耗子的事儿还很多, ps2初期也是瞎猫撞死耗子, 各种烂但是没有对手啊, 白送1年半回血空窗期, 然后那就不客气了, 新制程新工艺新价格, 软硬件跟上后你还怎么打
作者: architc    时间: 2025-10-5 20:41

按楼上诸君的看法,就是“企业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啊。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5-10-10 16: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wakuwaku
作者: jk02    时间: 2025-10-10 17:02

引用:
原帖由 architc 于 2025-10-5 20:41 发表
按楼上诸君的看法,就是“企业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啊。
运气也是靠勤奋的,之前久多天天在任天堂打卡,说不好听偷学了不少
作者: casaba22    时间: 2025-10-10 21: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5 00:19 发表
内幕就是运气
运气1街机对手namco,要和世嘉别苗头,那个时间点,namco没有第二个选择,帮索尼设计了3d硬件,使用了三角形,在3d大方向上走对了
运气2任天堂放不下权利金的肥肉,走错关键一步。大家其实都在等任天堂,结果任天堂往外推。
表示赞同!
作者: 瓜瓜龙    时间: 2025-10-11 12: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预约录像了,感谢情报
作者: SKY999    时间: 2025-10-12 03: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精彩……

本帖最后由 SKY999 于 2025-10-12 03:41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bazinga    时间: 2025-10-12 08: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新Project X ~挑战者们~ 异端者们的游戏机革命 ~电器厂商迈向新时代的一步~-哔哩哔哩】 https://b23.tv/x1IOBQV

带中文字幕
作者: Obsidian    时间: 2025-10-12 08: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5-10-12 08:33 发表
【新Project X ~挑战者们~ 异端者们的游戏机革命 ~电器厂商迈向新时代的一步~哔哩哔哩】 https://b23.tv/x1IOBQV

带中文字幕
感谢分享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5-10-12 10:44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5-10-12 08: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新Project X ~挑战者们~ 异端者们的游戏机革命 ~电器厂商迈向新时代的一步~-哔哩哔哩】 https://b23.tv/x1IOBQV

带中文字幕
看完了,感觉流水账。甚至好多关键节点都没提。
作者: hourousha    时间: 2025-10-12 11:00

什么使用三角形还是四边形并不是本质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重新构建了绘制流程。
就好像说,在光栅化显示这个范畴,一副图就是由像素来组成的,那么绘制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画像素。早年PC上的Quake等软件渲染的3D,可不就是往帧缓存里画像素吗?一切渲染算法功能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
但具体到某一类应用,有其特殊的功能需求,把这一部分功能给做成模块化,利于开发,也利于优化。所以2D为主方向的设备,把绘制分层,前景背景精灵卷轴。这样可以开发对应的硬件单元,在有限成本下实现更好的性能。
但PS把绘制给重新定义成全部由多边形构成,哪怕是2D游戏,不再在硬件上分什么卷轴处理单元,图层合并单元等(当然还是保留了矩形的精灵绘制)这个是它和土星的最大差别,虽然PS由于时代和成本所限,只能使用画家画法实现多边形遮挡,没有Z缓冲,没有纹理矫正导致纹理扭曲比SS的四边形变形绘制方式还要明显,但它的这个绘制结构,是更灵活,更符合潮流的。基本来说,硬件的发展就是特化->泛化->再特化->再泛化这种进化方式。每次泛化,伴随着功能的解放,可能会伴随在一定时间实现特化功能的效率降低甚至部分功能受限,成本上升等风险。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种形式而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展的硬件的进步,表示出更高的评价。
作者: alexey    时间: 2025-10-12 11:43

上传了一份到百度盘,需要的可以保存,有效期一个月

https://pan.baidu.com/s/1yTjj1ZW9c9gcrM5dV7m18Q?pwd=nsy7

[ 本帖最后由 alexey 于 2025-10-12 11:44 编辑 ]
作者: 香吉士    时间: 2025-10-12 13: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马克一下
作者: onerl    时间: 2025-10-12 15: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ps游戏确实在画面和互动方面比电脑游戏有了质的飞跃
作者: 道克斯    时间: 2025-10-12 16: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熟肉
【新Project X ~挑战者们~ 异端者们的游戏机革命 ~电器厂商迈向新时代的一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i4Nz7Eie/?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f18119d7b65c4ce86306dbaa931a0aa

才看到楼上发了

本帖最后由 道克斯 于 2025-10-12 16:12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manvvvv    时间: 2025-10-12 16:27

引用:
原帖由 architc 于 2025-10-5 08:41 PM 发表
按楼上诸君的看法,就是“企业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啊。
巨大成功的运气因素太强,运气只要差一点的都死在创业路上了,所以大老板普遍迷信
作者: sceic    时间: 2025-10-12 16: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5 00:19 发表
内幕就是运气
运气1街机对手namco,要和世嘉别苗头,那个时间点,namco没有第二个选择,帮索尼设计了3d硬件,使用了三角形,在3d大方向上走对了
运气2任天堂放不下权利金的肥肉,走错关键一步。大家其实都在等任天堂,结果任天堂往外推。
真不是运气吧,那时但Sony是真有硬件实力积累,才厚积薄发。
作者: hourousha    时间: 2025-10-12 17:56

引用:
原帖由 sceic 于 2025-10-12 16: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真不是运气吧,那时但Sony是真有硬件实力积累,才厚积薄发。
其实也是得益于游戏机的封闭平台,它不需要做有通用性的硬件,所以可以大刀阔斧地砍功能降成本和设计难度。
因为OpenGL 1.0发布于92年,所以那会其实已经有了‘3D渲染是个什么标准流程’‘3D应该有哪些功能’的概念了。但硬件想实现完整的opengl,即使可行也会成本极高。不过只要你还打算被认为是一个通用的3D硬件,那么有一些功能就基本不能缺,就比如哪怕是93年的3dlabs的Glint 300x,也是有Z-Buffer功能的。当然代价就是成本和价格。
但Console就可以脱离这个束缚,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平台,那么我就可以做一个有些‘古怪’的功能集,Z-Buffer和其相关功能实现难度大成本高,那就砍,如果追求运算精度,实现平滑纹理过滤会影响速度和成本,那就降低精度,舍弃平滑纹理过滤。一切讲究个‘差不多就成’。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12 18:01

引用:
原帖由 sceic 于 2025-10-12 16: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真不是运气吧,那时但Sony是真有硬件实力积累,才厚积薄发。
哪里来的硬件实力啊
因为给sfc开发的PlayStation已经完成了, 前期投入都投入了, 所以哪怕自己再出主机, 后期的投入并不需要从0开始了, 简单来说就是, 这是大概率会输但是输得起的项目
为什么会坚持呢, 因为项目组被任天堂玩了一道, 作为项目组负责人, 必须出这口气. 杀不死但是把对手砍个残废也算出这口气了.
正常的想法是, 当第二个pce搅局也可以, 也不指望全世界卖大几千万台, 有个几百万台销量能回本也行, 先站稳脚跟
当时还有传言, 美国世嘉邀请索尼一起开发主机对3do, 索尼表示同意但是日本世嘉拒绝了这个提议
你可以看出来任何大型软硬件商对索尼都是救命稻草.

[ 本帖最后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12 18:05 编辑 ]
作者: Zico2003    时间: 2025-10-12 18: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看古早杂志说80年代初的msx是松下和索尼一起搞的用来对抗fc的?当时索尼这边的负责人是出井伸之……
作者: refo    时间: 2025-10-12 18:34

引用:
原帖由 hourousha 于 2025-10-12 17:56 发表

其实也是得益于游戏机的封闭平台,它不需要做有通用性的硬件,所以可以大刀阔斧地砍功能降成本和设计难度。
因为OpenGL 1.0发布于92年,所以那会其实已经有了‘3D渲染是个什么标准流程’‘3D应该有哪些功能’的概 ...
其实应该说SONY/久多自己也不知道3D需要多少功能才能跑出合格的3D动画。

只是正好碰上了NAMCO把技术经验分享了,于是SONY那个硬件设计工作室就做出了这组芯片来实现这些功能。
作者: asdqwe    时间: 2025-10-12 19: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泥潭号称游戏论坛,这点东西都知道吧
作者: jk02    时间: 2025-10-12 19:23

引用:
原帖由 asdqwe 于 2025-10-12 19: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泥潭号称游戏论坛,这点东西都知道吧
索尼是靠NAMCO的3D技术倒是头一次听说?
作者: jk02    时间: 2025-10-12 19:32

引用:
原帖由 hourousha 于 2025-10-12 17:56 发表

其实也是得益于游戏机的封闭平台,它不需要做有通用性的硬件,所以可以大刀阔斧地砍功能降成本和设计难度。
因为OpenGL 1.0发布于92年,所以那会其实已经有了‘3D渲染是个什么标准流程’‘3D应该有哪些功能’的概 ...
我印象那时的PC画面还挺lz,甚至不如SFC,比如光荣从将星录开始才转Windows
作者: hourousha    时间: 2025-10-12 20:52

引用:
原帖由 jk02 于 2025-10-12 19:32 发表

我印象那时的PC画面还挺lz,甚至不如SFC,比如光荣从将星录开始才转Windows
日厂,主要是被PC98给带偏了,这玩意在日本PC界相当长时间是个垄断级的东西,而它的硬件就非常畸形,到了90年代中期了,还在用它那个EGC显卡,这玩意是个介于EGA和VGA之间,也就是80年代中期的东西,而实际上,90年左右,SVGA级别显卡就有一些了。
使用EGC的PC98垄断日本的后果就是,日厂在PC界16色大行其道,比如你说的光荣,PC上的大航海2,三国志4什么的都是16色,哪怕三国4有个需要SVGA的800x600分辨率模式,依然是16色。但光荣显然不是只会做16色,这俩游戏的主机版颜色就要丰富,三国4甚至用了mode7的平面透视效果。
但说回来,Dos时代,哪怕只使用标准的VGA 256色下,实现个MD还是没多大问题的,比如移植的狮子王之类,画面颜色上比MD还好点,毕竟256色,但想超过SFC还是有难度,毕竟VGA的256色没法实现半透明。
另外日厂那时对PC也不怎么上心,比如Capcom吧,本社移植的SSF2(超级街霸2)比Eurocom移植的SSF2T晚一年,但质量还差不少。
当然了,当时的PC对游戏开发显然不怎么友好,主要就是硬件多样,缺乏统一,为何几乎到了90年代中期,使用VGA标准开发的还不少,因为这玩意虽然老,好歹有个标准,而支持SVGA的VBE还是一个相对新鲜产物不那么完善,等VBE支持保护模式都94年了。此外那时资讯不发达,包括id software的Michael Abrash研究的VGA ModeX(相比Mode 13H的256色主要就是超过320x200和多页缓冲)不少公司一时半会还不会用。所以基本来说,在90年代中前期年PC游戏开发处于一个很割裂的状态,上下限差距很大。
到了90年代后半,PC就好多了,说起来,PC有一个特点就是CPU比较强,所以有些游戏可以用CPU硬算,比如当时Sega移植的东京番外地,就完全不支持3D显卡,不过画面还是比SS版明显要好。

[ 本帖最后由 hourousha 于 2025-10-12 20:54 编辑 ]
作者: alexey    时间: 2025-10-12 21:06

引用:
原帖由 Zico2003 于 2025-10-12 18: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看古早杂志说80年代初的msx是松下和索尼一起搞的用来对抗fc的?当时索尼这边的负责人是出井伸之……
msx是微软和ASCII搞出来的标准,其它厂商不过是参与生产的被授权商而已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12 21: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jk02  于 2025-10-12 19:23 发表
索尼是靠NAMCO的3D技术倒是头一次听说?
不用namco的技术哪里来的互换基版,怎么移植山脊赛车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13 07: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jk02  于 2025-10-12 19:23 发表
索尼是靠NAMCO的3D技术倒是头一次听说?
不用namco的技术哪里来的互换基版,怎么移植山脊赛车
作者: impact39    时间: 2025-10-13 12: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地上的星可以出翻唱版本了。轮到我们了囧
作者: sceic    时间: 2025-10-13 12:5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i4Nz7Eie
作者: Obsidian    时间: 2025-10-13 12:57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12 21: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用namco的技术哪里来的互换基版,怎么移植山脊赛车
互换基板的事情我知道,但一直都以为是NAMCO利用SONY的技术开发了基板,而没想到是反过来
作者: 小粉粉    时间: 2025-10-13 14:39

明明是NAMCO放弃了自己的基板,根据PS的规格做的互换基板,怎么可能是PS根据NAMCO的技术要求做的街机的互换基板,PS当时的技术规格比NAMCO自己搞的3D基板规格高。久多搞3D的时候,NAMCO还在弄2D呢!
作者: yfl2    时间: 2025-10-13 14:49

南梦宫做的应该类似sega对model做的一样,也就是作为游戏开发商提需求,让索尼知道如果做类似街机或者家用机关键技术需求有哪些,芯片设计和制造都是索尼自家的技术
作者: 大蛇丸    时间: 2025-10-13 15: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Obsidian  于 2025-10-13 12:57 发表
互换基板的事情我知道,但一直都以为是NAMCO利用SONY的技术开发了基板,而没想到是反过来
你真信他的一派胡言?sony出霸王龙演示的时候namco还没和sony合作了。namco自己的人说了山脊赛车街机版用的是ps的技术
作者: impact39    时间: 2025-10-13 16: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早逝得东芝美国技术海龟大桥也是关键,他的半导体日本没人用,久多良木能力是强但是运气也是好魄力也大用他是赌对了
作者: Zico2003    时间: 2025-10-13 17: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记得索尼最早的ps原型机是基于v803的sfc的加强版,仍然以2d为主,然后索尼和在sfc上郁郁不得志的南梦宫勾搭在一起组建反任联盟后,说3d才是未来,所以索尼后来推翻原型机去找lsi定制100万门的3d芯片。

后来南梦宫搭便车搞了ps的互换街机基板,好像叫System 11,功能不如某些竞争对手(比如搭载《VR 战士 2》的世嘉 Model 2 基板),但胜在价格便宜,且可以更直接地将游戏移植到ps上。铁拳被确定为 System 11 上搭载的第一款游戏。

然后世嘉虽然投入昂贵研发但也比较赚钱的街机也慢慢开始不赚钱甚至亏损,不能给家用机部门输血,直到退出家用机市场,这是后话。
作者: yfl2    时间: 2025-10-13 17:50

引用:
原帖由 Zico2003 于 2025-10-13 17: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记得索尼最早的ps原型机是基于v803的sfc的加强版,仍然以2d为主,然后索尼和在sfc上郁郁不得志的南梦宫勾搭在一起组建反任联盟后,说3d才是未来,所以索尼后来推翻原型机去找lsi定制 ...
ps的芯片是索尼自研的吧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13 18:00

索尼哪有3d人才, 南梦宫都没有. 当年3d游戏只有世嘉懂, 多边形运动接触规则都是世嘉定义的
namco和世嘉搞僵, 就是因为抢了世嘉的人啊. snk同理.
作者: yfl2    时间: 2025-10-13 18: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13 18:00 发表
索尼哪有3d人才, 南梦宫都没有. 当年3d游戏只有世嘉懂, 多边形运动接触规则都是世嘉定义的
namco和世嘉搞僵, 就是因为抢了世嘉的人啊. snk同理.
索尼用的是自己影视部门和制作3d cg设备的技术储备

索尼如果没有这类技术,也不可能设计ps2 psp 甚至计划用cell做gpu

本帖最后由 yfl2 于 2025-10-13 18:03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13 18:48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25-10-13 18: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索尼用的是自己影视部门和制作3d cg设备的技术储备

索尼如果没有这类技术,也不可能设计ps2 psp 甚至计划用cell做gpu

本帖最后由 yfl2 于 2025-10-13 18:03 通过手机版编辑  
sme都看不上sce, 你看看跟索尼ps合作的几个人, 都是其他社的毛头小伙子就知道大公司什么态度了, 还影视, 上项目的时候谁赞成过?
从头到尾就2个大佬发话, 你做吧. 所以久多良木健鸡毛当令箭做了. 大佬的想法多半就是, 做做也没坏处, 这点钱赔就赔了, 总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ps2也是拍脑子的, 占了时代的红利. 3d技术飞速发展+芯片价格迅速降低的红利. 对手都是pass不及时出牌, 地主杂牌过光了你还怎么一起打. ps2这种东西放在现在, 输的一塌糊涂.  
cell也是拍脑子的, ps3对蓝光的普及,芯片制程的提升, gpu所需要的专业程度也估错了. xbox如果不3红, 不搞kinect, 不折腾占领客厅, 好好做游戏把战争机器光环搞成cod, ps系从此崩盘你信不信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13 19:05

引用:
原帖由 impact39 于 2025-10-13 16: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早逝得东芝美国技术海龟大桥也是关键,他的半导体日本没人用,久多良木能力是强但是运气也是好魄力也大用他是赌对了
是别人看不上他才叫他负责的....这2人都是社内的偏远人物
一定要说像, 就像早些年味之素研究味精材料的那人, 多少年后被intel看上才如获至宝
你现在吹什么有眼光前瞻性, 人家只是不跟你计较罢了
久多良木健就认真计较过, 采访的时候其他董事说我们一直支持ps, 久多良木健就直接说除了社长sony内部没人支持, 这就是忿忿不平, 因为在社内的地位足够高, 所以才可以毫不顾忌说这话.
小岛秀夫难道不想说这个话? 肯定也想, 但是他地位和久多良木健还是不一样的, 说不出口啊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5-10-13 19:11

纪录片我还没看,不过那些老话题的资料早就是汗牛充栋了

在PS1之前,木原研究所和System G不归久多良木健,但当然归索尼

Namco的3D街机早于世嘉,但那些游戏大多是赛车和飞行游戏,世嘉早期的3D技术也是以机械为主
VF1让人震惊之处在于公开前其他厂商没想到居然有人能把即时渲染3D游戏用在复杂的人体动作而非机械上,而且还运用的不错
在这时候世嘉才具备了对Namco的明显技术优势

至于早期3D基板怎么回事,但凡看看System 16网站的列表也能知道

恐龙Demo展出的时候,PS1的硬件架构已经完成了,后面要做的是降低成本和体积(这需要等待制程的进步,而不仅仅是索尼自己努力)而已
Namco有过自己出3D主机的想法,但Namco基于自家街机改造出来的主机方案成本高于PS1,二者不是一回事

即使不提Namco和世嘉在90年代早期的3D基板有美国军需血统(苏联解体后美军3D模拟器技术大降价)
大型街机需要大屏幕,所以更在乎分辨率、贴图和多边形的稳定性
而PS1的多边形有明显抖动,贴图扭曲,分辨率低,但特效足,是更适合家用机隔行扫描小电视的方案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10-13 19:31 编辑 ]
作者: jk02    时间: 2025-10-13 19:22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12 21: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用namco的技术哪里来的互换基版,怎么移植山脊赛车
这逻辑不对吧?要是这样的话N64就是Seta公司帮忙设计的了?因为有互换基板Seta Aleck64;NGC就是世嘉和Namco帮忙设计的了?因为有Namco Triforce和Sega Triforce
作者: Zico2003    时间: 2025-10-13 20: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25-10-13 17:50 发表
ps的芯片是索尼自研的吧
MIPS架构,从仙童半导体出家创业的半导体公司lsi logic是该架构的授权制造商,可以为任何企业根据其需求选择不同功能模块来定制所需要的芯片,叫做coreware库,1992年前后索尼找lsi logic开发了一套基于1988年第三代r3000的平价简化定制款芯片R3000a,制造是在日本工厂里完成的,当时因为mips授权费低,性能够用,大半日系半导体厂商更倾向该架构,基本都有拿到授权和自产……

后来1992年 mips架构被sgi打包收购用于自己的各种工作站,这期间老任跳过lsi直接找sgi搞了台半定制产品n64,用的mipsR4300芯片

sgi后来被wintel+nv廉价组合打败变得没落,sgi放弃该架构并于1998年剥离mips相关业务,和mips密切合作的各大日本半导体猝不及防,所以老任ngc,索尼ps3,微软xb2代都找ibm,因为那时候ibm是唯一解……

(通俗讲,mips相当于arm,lsi相当于高通,sgi相当于小米,索尼找lsi半定制芯片,老任找小米半定制产品,哈哈)
作者: 瓜瓜龙    时间: 2025-10-15 09: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在我看来,只有3台主机称得上是划时代的掀起全球热点的主机,

fc  ps1 ns1

在我看来,sony值得收藏的,只有ps1,其它2345,都是平稳升级,没有突破与创新
作者: elitex    时间: 2025-10-15 09:35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13 18:00 发表
索尼哪有3d人才, 南梦宫都没有. 当年3d游戏只有世嘉懂, 多边形运动接触规则都是世嘉定义的
namco和世嘉搞僵, 就是因为抢了世嘉的人啊. snk同理.
你这ID名白起了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15 15: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elitex  于 2025-10-15 09:35 发表
你这ID名白起了
不是谁更好,甚至不是谁不犯错,而是谁姿态低更好说话。
世嘉街机就是家用机里的任天堂,看不起所有人,连自家主机都看不起

这是一个传统家长制的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升级。没人意识到软件商是主机的爹,索尼白手出道不得不这么做,结果就是发现天下苦任久已。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5-10-15 16: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5-10-15 15:07 发表
不是谁更好,甚至不是谁不犯错,而是谁姿态低更好说话。
世嘉街机就是家用机里的任天堂,看不起所有人,连自家主机都看不起

这是一个传统家长制的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升级。没人意识到软件商是主机的爹,索尼白手出道不得不这么做,结果就是发现天下苦任久已。
世嘉是美国公司吧,和老山内一样?
作者: Zico2003    时间: 2025-10-15 17: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世嘉只是一开始是美国公司,到主机大战时候血统都换回来了吧,各部门高管都换好几轮了,美国血统已经稀释到白开水级别了,再看美国世嘉做事风格就和日本世嘉完全不同……

老任内部几个硬件大佬,竹田玄洋,上村雅之,横井,看古早杂志采访,隐约间也能感受到多有隔阂,只不过上面还有霸道的山内管着……


索尼内部各部门间就更乱了,斯汀格和一夫都是cbs Sony 出来的,处事风格和日本sony那帮人完全不同,久多后期出了名的独断专横,还有sony欧美某高管吐槽家里35个sony电子设备有35个不同的电源,互不通用233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5-10-15 17:42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5-10-15 16:5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世嘉是美国公司吧,和老山内一样?
都是日本做主的啊, 世嘉的家用机是私生子
老山内可是赫赫有名, 什么软件商过去请你喝茶还是请你喝酒都有不同讲究, 已经到玄学程度了
当时惯性思维里, 软件出在你的平台上, 平台是你的爹, 平台要收权利金, 发售多少平台说了算, 平台还要提前收全款, 哪怕ff dq也不例外
索尼做得最对的就用现代企业思维去做这件事了, 平等对待了软件商. 索尼后来的压迫, 也是基于现代企业思维的压迫, 大量买square的股份, 进入董事会, 做董事决策.
作者: 今日事今日毕    时间: 2025-10-16 10:44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25-10-13 17:50 发表

ps的芯片是索尼自研的吧
Ps的主晶片是MIPS R3000A系列R3051,與Sony自身關系不大。這種晶片在其牠硬體設備上也有不少。

但前面的朋友說得也不太準確,Ps確實以Sfc為對手,但並非是與Namco合作時才轉變思路。
作者: 今日事今日毕    时间: 2025-10-16 10:53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5-10-15 16:5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世嘉是美国公司吧,和老山内一样?
原是美國公司,1979年為日方購買了日本資產,日本sega和美國sega成為兩個實體;1984年日本sega與日本CSK集團合作,將整個公司轉化為日本事業部為基礎的日資企業,但美國的分公司仍保留較大影響力與獨立性。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