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没觉得游戏贵,而是试错成本太贵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光顶肥宅    时间: 2025-7-8 10:49     标题: 我没觉得游戏贵,而是试错成本太贵了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些年我越来越有一个感觉,玩到对味的游戏,只会觉得这游戏太值了,提供几十上百乃至几百小时的情绪价值,几百块算什么,但另一些游戏打到后来只想赶紧结束味同嚼蜡,两种游戏都卖一个价这才是问题所在。其它现实商品类似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一分钱一分货指向还是很明确的,当然文艺类作品很难有清晰的优劣标准,看电影看小说也会有同样的问题,但电影票毕竟才几十块,时间也就2小时,这个成本和游戏比就显得很轻微。

解决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也不难,就是不买首发,出来看看评测也就知道七七八八了,好游戏不会觉得贵,但像玉碧卖600我是绝对下不去手的,耗不起那时间。

对开发商和平台,个人也认为应该对不同品质游戏区别对待,所有同规格游戏一个价是不合理的,通过后期折扣和二手价值体现也不能反馈到开发组,应该使用什么模式,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可能现状就是充分市场竞争的最佳结果,但千万不要全部搞成xgp那样的会员。
作者: 夏青    时间: 2025-7-8 10: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steam两小时退款

所以现在基本不玩主机了
作者: dzgxg    时间: 2025-7-8 10: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steam gog不是都能解决试错成本的问题么,或者光盘、实体卡都能极大降低试错成本,我觉得挺好了。

游戏价格,每个游戏该多少钱,不同人心里标准不同,没法大家都觉得合理,而且现在本来游戏定价在哪个平台上也是五花八门的。要说定价扯,也就光荣那些比较离谱。
作者: arex    时间: 2025-7-8 10:59

同规格的游戏不同定价就很难,不同人口味也不一样,你不喜欢的可能别人喜欢,该怎么区分定价,品质不同最终还是体现在销量上,口碑好坏也基本体现在实体版保值程度和数字版打折速度上
作者: hourousha    时间: 2025-7-8 10:59

看起来LZ可能比较适合Gacha:
1:基本都可以免费试试
2:游戏时间嘛肯定管够,一个游戏五年八年直到开发商弃坑跑路都不见得做得完,
3:想多花钱那更是轻松,一单下去听不着个响很正常.
作者: sxyzero    时间: 2025-7-8 11:04

游戏好不好自己心里有预期的,有什么会后悔的?我倒是感觉很奇怪。例如大法的地平线2这个游戏,早就预期游戏会比较无聊,如果在乎画面就买,我就买了,玩起来后面也确实无聊,但是在我预期之内,我不觉得这是什么试错?都这个年纪了,对游戏的素质没有逼数吗?
作者: 君思睿    时间: 2025-7-8 11: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情绪价值对每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所有这个EV值(缩写)不固定的情况下,如何能和固定的商品价值划等号?

所谓口碑好的大作,年度游戏,其实也只是满足了更大范围内用户的情绪价值而不是所有人,和一个平台的用户数相比,所谓“大作”其实也就是受众更多了,远远达不到100%
作者: 天涯夹心人    时间: 2025-7-8 11: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游戏主要还是时间长,一些游戏上来1小时摸不到操作,10小时还在教程,11小时大片能看5部,剧集、动画都能看一两季了。
作者: 光顶肥宅    时间: 2025-7-8 11: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君思睿  于 2025-7-8 03:04 发表
情绪价值对每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所有这个EV值(缩写)不固定的情况下,如何能和固定的商品价值划等号?

所谓口碑好的大作,年度游戏,其实也只是满足了更大范围内用户的情绪价值而不是所有人,和一个平台的用户数相比,所谓“大作”其实也就是受众更多了,远远达不到100%
虽然口味各不相同,但标准并非完全没有,玩家的评分就是一个最大公约数,起码psn上的评分我觉得还是基本靠谱的
作者: 全能的调停者    时间: 2025-7-8 11: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看测评也没用,像浪人崛起和龙之信条这种褒贬不一的,我个人玩起来就很对味,但也不能随便推荐给别人;像怪猎荒野这种前两个月好评不断,最近才被差评淹没,你能不能等个半年才买就是个问题。
作者: yfl2    时间: 2025-7-8 11: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那你到底想说啥呢,这很正常啊233
作者: jhunsoon    时间: 2025-7-8 11: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夏青  于 2025-7-8 10:51 发表
steam两小时退款

所以现在基本不玩主机了
很多游戏拿一半预算做前几个小时的体验
作者: MG2008    时间: 2025-7-8 11:18

烂片看预告就知道,游戏也是,看不出来就是自身审美不行,那剩下的办法就是只玩爆款,优先玩全品类爆款,然后玩细分类爆款 。
作者: jhunsoon    时间: 2025-7-8 11: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天涯夹心人  于 2025-7-8 11:12 发表
游戏主要还是时间长,一些游戏上来1小时摸不到操作,10小时还在教程,11小时大片能看5部,剧集、动画都能看一两季了。
赞同,其实一部游戏,20小时左右能体验到全部内容,然后控制好成本和售价,也适合当今快节奏的时代
一个游戏非得搞个几十上百小时体验,真的很累,有些吃操作的游戏,如果停了一段时间没玩,再捡起来就等于废档了
作者: yfl2    时间: 2025-7-8 11: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jhunsoon  于 2025-7-8 11:19 发表
赞同,其实一部游戏,20小时左右能体验到全部内容,然后控制好成本和售价,也适合当今快节奏的时代
一个游戏非得搞个几十上百小时体验,真的很累,有些吃操作的游戏,如果停了一段时间没玩,再捡起来就等于废档了
20小时游戏成本又不是40小时的一半…
作者: jidatui    时间: 2025-7-8 11: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皮角版+金手指+果体mod,没有就不玩
作者: BigBangBang    时间: 2025-7-8 11:45

爆米花3A,希望每年提供12个。每个游戏长度不超过30小时。越来越多玩家,每天只能玩1个小时了。
作者: sigmaxion    时间: 2025-7-8 11: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问题是游戏玩得越多对味的就越少,只会觉得都是在白花钱,还不如零元版

本帖最后由 sigmaxion 于 2025-7-8 11: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EpilogueSKM    时间: 2025-7-8 12: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除了gaas,有几个游戏可以提供几百小时的情绪价值?扯淡么
作者: wind    时间: 2025-7-8 12: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所以我一直觉得游戏体量应该变小,而不是越做越大,主线支线10-20小时足够,类似生化4这种。罐头类开放世界,当过了游戏新手教程,系统全开后就是重复,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精装一本道体验绝对超过大而全的。
作者: 战岚    时间: 2025-7-8 12:36

对,所以为什么我会逐渐倾向于任天堂的一部分游戏,不是其他不好,就自己习惯的体验价值来讲,是相对来讲不容易崩的
口碑好的血源,上古卷轴,P5R,我在PS5上玩不下去,就转而离开这个平台,用PC代替了
作者: zhaolinjia    时间: 2025-7-8 12: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现在400一个游戏真的不贵

想想小时候魂斗罗也是400元一盘,月薪40块,一年工资买一个游戏

相当于现在花50w买一个游戏
作者: 蒂亚戈席尔瓦    时间: 2025-7-8 13:08

有皮角版的先玩皮角版,觉得好玩再买
作者: 3bs    时间: 2025-7-8 13: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jhunsoon  于 2025-7-8 11:19 发表
赞同,其实一部游戏,20小时左右能体验到全部内容,然后控制好成本和售价,也适合当今快节奏的时代
一个游戏非得搞个几十上百小时体验,真的很累,有些吃操作的游戏,如果停了一段时间没玩,再捡起来就等于废档了
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范例
作者: 天堂任狗追    时间: 2025-7-8 13: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jhunsoon  于 2025-7-8 11:19 发表
赞同,其实一部游戏,20小时左右能体验到全部内容,然后控制好成本和售价,也适合当今快节奏的时代
一个游戏非得搞个几十上百小时体验,真的很累,有些吃操作的游戏,如果停了一段时间没玩,再捡起来就等于废档了
我也觉得一二十个小时的游戏比较适合自己,但是网络和视频平台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游戏会很容易把全部游戏内容曝光在网络上,玩家云一遍就失去兴趣了。这是短流程游戏的困境。
感觉需要从游戏机设计上加强玩家的体验,比如vr、体感,或者类似ps5手柄自适应扳机这种单从视频上无法感受到的体验。

本帖最后由 天堂任狗追 于 2025-7-8 13:25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senooo    时间: 2025-7-8 13:26

2小时退款也没啥用,许多游戏比如就像魂游,要没有口碑和以往游玩经验,我估计许多都会2个小时退款,既玩不太明白,上手入门还难,经常一上来就受虐,什么狗屁玩意,垃圾制作人又教我玩游戏,玩进去以后就是真香啊。

倒反而是类似sony喜欢搞的那些互动电影大片类游戏,头两个小时你会觉得真牛逼啊,画面又好,故事情节好像也挺拉轰,挺有悬念挺吸引人,越玩到后来越觉得垃圾,味同嚼蜡,育碧许多游戏也这艹性。

想体验游戏,xgp到算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作者: yang_yii    时间: 2025-7-8 14: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你这通篇只是在论述你自己穷,买个游戏要如何精打细算巴拉巴拉。
游戏全面涨价是行业共识。开发商开发成本上去了,只能定价的时候黑到飞起。
以nba2k为例,每年400块的只是基础乞丐版。你要玩全明星版,请准备700+块。
所以别说什么游戏才400块和几十年前差不多,从ps5时代开始游戏定价跳10刀是官宣。
作者: alexey    时间: 2025-7-8 15:10

只要有耐心慢慢等,就没有什么试错成本,别人都帮你试好了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5-7-8 15:11

怪猎荒野从2024年第一次在展会提供试玩(科隆)就在挨喷
然后TGS挨喷,公测挨喷
发售前就已经基本知道是啥样了,哪来的前两个月好评不断

有的游戏确实是发售初期好评后面评价下跌,比如超级地球2,但荒野不算
作者: 古兰佐    时间: 2025-7-8 15: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荒野前两个月好评不断真心喷了
作者: 熊熊哥哥    时间: 2025-7-8 15: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对自己好一点
作者: 光顶肥宅    时间: 2025-7-8 16: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25-7-8 06:54 发表
你这通篇只是在论述你自己穷,买个游戏要如何精打细算巴拉巴拉。
游戏全面涨价是行业共识。开发商开发成本上去了,只能定价的时候黑到飞起。
以nba2k为例,每年400块的只是基础乞丐版。你要玩全明星版,请准备700+块。
所以别说什么游戏才400块和几十年前差不多,从ps5时代开始游戏定价跳10刀是官宣。
脸疼不疼?

居然还有在这里充大款的,笑死了,说说你今年买了几款全价游戏?
作者: yang_yii    时间: 2025-7-8 19: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光顶肥宅  于 2025-7-8 16:20 发表
脸疼不疼?

居然还有在这里充大款的,笑死了,说说你今年买了几款全价游戏?
太尼玛屌丝了,还很郑重的截个图pm一下。
你怎么不把我这话的上下文截出来啊?想证明什么?
证明你很穷吗?
几十岁的人了炒股分分钟赚几十万的泥潭经济学家,在那侃侃而谈其实游戏不贵但是自己要精打细算…..笑死人了。
作者: 3bs    时间: 2025-7-8 22: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25-7-8 19:33 发表
太尼玛屌丝了,还很郑重的截个图pm一下。
你怎么不把我这话的上下文截出来啊?想证明什么?
证明你很穷吗?
几十岁的人了炒股分分钟赚几十万的泥潭经济学家,在那侃侃而谈其实游戏不贵但是自己要精打细算…..笑死人了。
确实,一个豪华版的钱可能还比不了泥潭成功人士一顿夜宵。
作者: bazinga    时间: 2025-7-8 23: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一贯的想法是,要不就别玩,玩就痛痛快快的,楼主这样过于精打细算的计较,游戏乐趣会大打折扣

实在纠结不妨买实体盘,不爽卖掉便是,或参考28楼的方法,热门游戏等两三天,会有一堆人通宵玩的发通关游戏感想

本帖最后由 bazinga 于 2025-7-8 23:03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光顶肥宅    时间: 2025-7-9 05: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25-7-8 11:33 发表
太尼玛屌丝了,还很郑重的截个图pm一下。
你怎么不把我这话的上下文截出来啊?想证明什么?
证明你很穷吗?
几十岁的人了炒股分分钟赚几十万的泥潭经济学家,在那侃侃而谈其实游戏不贵但是自己要精打细算…..笑死人了。
说贵的人不是你自己吗,那你是不是很屌丝很穷

不过你又不打游戏,不花钱,只是喷而已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