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小米要发布手机适配的磁吸镜头了 [打印本页]

作者: 任天狗    时间: 2025-3-3 14:41     标题: 小米要发布手机适配的磁吸镜头了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雷军曝料小米可换镜头手机!雷军直播展示小米预研技术!手机额外磁吸一个镜头-哔哩哔哩】 https://b23.tv/8F7TWUt


【首次亮相,小米居然出“相机”了?-哔哩哔哩】 https://b23.tv/vEEkuWH


M43的传感器

本帖最后由 任天狗 于 2025-3-3 06: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wangshi1122    时间: 2025-3-3 15:55

OPPO 和VIVO快跟上啊,不过感觉这样的话以后是不是各家就没有u系列了
作者: cpspig    时间: 2025-3-3 16:15

以后手机后壳就能做平了吧?
作者: VODKA    时间: 2025-3-3 16: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以后前摄像头就不用开孔了吧
作者: 三枪    时间: 2025-3-3 17:07

不如做一个可以磁吸的m43镜头卡口,想用什么镜头自己随便配
作者: 光顶肥宅    时间: 2025-3-3 17: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感觉有点伪需求了,都知道光圈焦段的人,一个手机镜头能满足?
作者: taishen001    时间: 2025-3-3 17: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觉得是好事 以后摄像头可以做小 满足基本需求即可!
作者: hisame    时间: 2025-3-3 17: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磁吸哪比得上兔笼靠谱
作者: dzgxg    时间: 2025-3-3 17: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真我好像有个拧转接环的方案
作者: bsseven    时间: 2025-3-3 18:14

伪需求,手机拍照就是讲究便携,这玩意注定没有市场
作者: searilutgfc    时间: 2025-3-3 19: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都是十几年前索尼QX100/QX10玩剩下的。
作者: mamania    时间: 2025-3-3 19: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三枪  于 2025-3-3 17:07 发表
不如做一个可以磁吸的m43镜头卡口,想用什么镜头自己随便配
我记得小米出过概念机,就一个传感器裸着,有一层保护玻璃,然后有卡口
作者: xjackx    时间: 2025-3-3 19: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只是概念机。首先磁吸问题没法解决,磁吸是苹果专利,安卓只能做磁吸保护盖机器本体没法做,所以量产不了
作者: 熊熊哥哥    时间: 2025-3-3 21:14

没说量产吧,如果量产我肯定买。
作者: 魔龙封印    时间: 2025-3-3 21: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xjackx  于 2025-3-3 19:46 发表
只是概念机。首先磁吸问题没法解决,磁吸是苹果专利,安卓只能做磁吸保护盖机器本体没法做,所以量产不了
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看演示这个是带触点的,和苹果的应该不一样
作者: nopaina    时间: 2025-3-3 23: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真要出的话做个配套的手机壳就行了,中间弄个圆型盖子,用镜头的时候盖子取了,镜头跟手机壳再加个卡扣增强稳定性,盖子还能当镜头盖
作者: shinsuke    时间: 2025-3-4 01: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都出镜头了 我觉得下一步试水出一部相机也不无可能吧
作者: freaky    时间: 2025-3-4 02:17

总结

1、首先这东西很轻便100g左右
2、由此可能会出配套用的手机,单或双镜头,150g左右。这样组合起来的重量也可以接受。
3、最主要是价格,一个微单相机要4k以上了,单买个饼干镜头也要1k左右。如果小米能把这个镜头价格做到1k以内,还是很有竞争力。
4、对现有的手机提供官改服务,例如+100元更换带触电的后盖以支持镜头。
5、开放协议,第三方设备也可以支持该镜头,不限于手机。
作者: wtdd    时间: 2025-3-4 03: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镜头解决不了大问题,目前瓶颈在内部周围硬件和算法上

[ 本帖最后由 wtdd 于 2025-3-4 08:28 编辑 ]
作者: cc0128    时间: 2025-3-4 06: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searilutgfc  于 2025-3-3 19:13 发表
都是十几年前索尼QX100/QX10玩剩下的。
索尼的东西都是硬件看上去很美好, 实际上一泡污..
索尼那配对慢, 延迟高,效果差,续航低的玩意儿还是别碰瓷了..
小米这个直接用手机电池, 秒开,延迟极低,拍照, 视频都直接存手机, 手机上各种ai优化直接用. m43+手机ai修图直通, 市场有多大不一定, 但是这个产品的完整程度和体验完全不是索尼那个能碰瓷的...
作者: duke3dgod    时间: 2025-3-4 06: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不太需要,但可以尝试,简单来说就是Sony的移动终端+光学设备传输组合。

我并不是太介意相差的那点重量,而是担心系统物理连接的可靠性。但目前计算摄影算法+人工智能+快速分享应该是这套构想的主要应用场景。

是个尝试,但短期内恐怕也不会太惊艳。
作者: refo    时间: 2025-3-4 07:30

看了视频,觉得女生很可能会买一个

平时不用,一年用一次,很多人都会买

毕竟是目前M43最轻便的解决方案了,关键是没有学习成本,手机的自动化美颜什么的,都能直接用
作者: wind    时间: 2025-3-4 08: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玩意成本我觉得不会低,光学镜片组加一个m43 cmos要卖多少?少说1999吧,这价格有多少人会去买?
作者: Rael    时间: 2025-3-4 09: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1999都要骂,999就都是夸的了
作者: kalberte    时间: 2025-3-4 09: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魔龙封印  于 2025-3-3 21:21 发表
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看演示这个是带触点的,和苹果的应该不一样
那个不是触点,是个定位销,实际数据通信走的是光信号,这个接口才是最吸引我的,这么用实在太有才了,看好这个方向。
作者: dzgxg    时间: 2025-3-4 09: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cc0128  于 2025-3-4 06:19 发表
索尼的东西都是硬件看上去很美好, 实际上一泡污..
索尼那配对慢, 延迟高,效果差,续航低的玩意儿还是别碰瓷了..
小米这个直接用手机电池, 秒开,延迟极低,拍照, 视频都直接存手机, 手机上各种ai优化直接用. m43+手机ai修图直通, 市场有多大不一定, 但是这个产品的完整程度和体验完全不是索尼那个能碰瓷的...
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这么比也不合适,大法自己连手机都没玩好,一体化上比小米差挺正常。

小米这个我觉得一方面是磁吸的安全度,还一个是纯定焦的值不值得花钱去挂一个大东西在手机上,现在手机主摄这块不差了,吸个43底等效35的定焦外挂,我个人感觉意义不大,当然从构思上这个想法没问题。

反正看影视飓风的评测我觉得这个东西实用性不太强,尤其拍视频抖动是很厉害的。
作者: ginaamix    时间: 2025-3-4 10: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磁吸方案会不会只能吸饼头,如果只有35mm还是劝退
作者: 熊熊哥哥    时间: 2025-3-4 10:17

引用:
原帖由 freaky 于 2025-3-4 02:17 发表
总结

1、首先这东西很轻便100g左右
2、由此可能会出配套用的手机,单或双镜头,150g左右。这样组合起来的重量也可以接受。
3、最主要是价格,一个微单相机要4k以上了,单买个饼干镜头也要1k左右。如果小米能把这 ...
这是猜的还是官方消息?
作者: supermaneverbk    时间: 2025-3-4 10: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索尼、三星、摩托多年前玩不下去的东西,说白了市场还是太小众~
对于99%的人来说,一个1/1.3的主摄+1/2的长焦足矣满足拍照需求~
不如老老实实出个和手机连接方便些的小巧微单。

本帖最后由 supermaneverbk 于 2025-3-5 09:2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freaky    时间: 2025-3-4 11:32

引用:
原帖由 熊熊哥哥 于 2025-3-4 10:17 发表


这是猜的还是官方消息?
部分猜测的
作者: 18000rpm    时间: 2025-3-4 13: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要么单独相机要么直接用手机拍,强行绑在一起注定小众,技术不是问题,市场需求才是问题
作者: Adriatico    时间: 2025-3-4 16: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如果像上面说的100g那100%没有物理防抖,定焦+没防抖注定吃灰,而且m43画幅优势不大,做成残幅纯cmos的卡口型配不同饼干头市场就大了
作者: 百鬼191    时间: 2025-3-5 08:22

引用:
原帖由 VODKA 于 2025-3-3 16: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以后前摄像头就不用开孔了吧
这不大可能 现在各种登录反复扫脸太多了
作者: skcfan    时间: 2025-3-5 08:55

引用:
原帖由 shinsuke 于 2025-3-4 01: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都出镜头了 我觉得下一步试水出一部相机也不无可能吧
出镜头可以和徕卡合作,出相机把徕卡买下来?
作者: 光顶肥宅    时间: 2025-3-5 08: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昨天又看一下影视飓风的评测,创意还是可以的

就是这不是纯镜头,本质是个相机,成本肯定低不了,其实如果足够便宜,带几个镜头和手机组合也挺有意思
作者: 坏狗    时间: 2025-3-5 09: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searilutgfc  于 2025-3-3 19:13 发表
都是十几年前索尼QX100/QX10玩剩下的。
这次的水军没像当年全面屏那样铺天盖地刷屏,那时只要有人提起夏普,下面就会有一堆人复制粘贴小米这个正面无开孔什么的一大串相同的文字
作者: MG2008    时间: 2025-3-5 12:24

现在还吹索尼的除了老登也没人了 。
作者: locke    时间: 2025-3-5 13:03

我觉得这东西牛逼的不是镜头,而是他那个后背的光学传输方案吧,按官方的说法有10G的带宽,基本上可以满足这个镜头的实时操作和处理的带宽,而且按照光纤传输的原理,这个带宽应该还不是瓶颈,以后在别的产品上能利用上这个传输方案,我感觉想象空间很大啊
其实过去sony也搞过这东西,但是没搞掂传输,基本上手机就等于个取景框,镜头拍完自己MCU处理相片,然后在慢吞吞的传回手机,稳定性不行,整个方案基本上属于不可用

作者: pocketmom    时间: 2025-3-5 13: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一开始以为是QX100那种的,结果一看是有专用数据传输接口的.感觉想象空间很大.可以只搞个全画副卡口.镜头用老的,取景和数据处理用手机的.
作者: lleoavvee    时间: 2025-3-5 13: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磁吸喷了,这么不稳定的玩意怎么用,老老实实想办法做个卡口上去才是正道,数据传输也可以做卡口上

作者: locke    时间: 2025-3-5 13:23

引用:
原帖由 pocketmom 于 2025-3-5 13: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一开始以为是QX100那种的,结果一看是有专用数据传输接口的.感觉想象空间很大.可以只搞个全画副卡口.镜头用老的,取景和数据处理用手机的.
全画幅10g的带宽好像也不够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25-3-5 13: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lleoavvee  于 2025-3-5 13:20 发表
磁吸喷了,这么不稳定的玩意怎么用,老老实实想办法做个卡口上去才是正道,数据传输也可以做卡口上
有触点卡口,磁吸之后有突出的点对槽。
作者: siri    时间: 2025-3-5 15: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比起可以接镜头的手机,我更希望有一台可以插手机的照相机,用手机的储存和算力替代相机的部分机身功能
作者: locke    时间: 2025-3-5 16:03

引用:
原帖由 siri 于 2025-3-5 15:3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比起可以接镜头的手机,我更希望有一台可以插手机的照相机,用手机的储存和算力替代相机的部分机身功能
小米这个就是啊,好像说他这个LaserLink光学通讯支持10Gb的传输速率,所以镜头的原片是直接直出给手机处理的,用起来和手机原生镜头没啥区别,估计第三方app可以直接把这个镜头当普通的手机摄像头调用
sony那个方案走的是Wi-Fi,镜头和手机其实两个独立的东西,镜头拍完照自己处理,手机只是下载回来看而已,我感觉就和手机搭配运动相机,无人机这类独立的拍摄设备性质差不多,其实说真的和小米这个方案没啥可比性

作者: siri    时间: 2025-3-5 17: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locke  于 2025-3-5 16:03 发表
小米这个就是啊,好像说他这个LaserLink光学通讯支持10Gb的传输速率,所以镜头的原片是直接直出给手机处理的,用起来和手机原生镜头没啥区别,估计第三方app可以直接把这个镜头当普通的手机摄像头调用
sony那个方案走的是WiFi,镜头和手机其实两个独立的东西,镜头拍完照自己处理,手机只是下载回来看而已,我感觉就和手机搭配运动相机,无人机这类独立的拍摄设备性质差不多,其实说真的和小米这个方案没啥可比性
我知道他这个的原理,我希望的是相机机身少掉一块,让一个手机可以插进去
作者: Adriatico    时间: 2025-3-5 21: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locke  于 2025-3-5 05:03 发表
我觉得这东西牛逼的不是镜头,而是他那个后背的光学传输方案吧,按官方的说法有10G的带宽,基本上可以满足这个镜头的实时操作和处理的带宽,而且按照光纤传输的原理,这个带宽应该还不是瓶颈,以后在别的产品上能利用上这个传输方案,我感觉想象空间很大啊
其实过去sony也搞过这东西,但是没搞掂传输,基本上手机就等于个取景框,镜头拍完自己MCU处理相片,然后在慢吞吞的传回手机,稳定性不行,整个方案基本上属于不可用
这个反而是最没意义的东西,纯嘘头,磁吸typeC很多年前就可以做到10G了,这个也就触点少一点,但是磁吸环那么大空间这个根本不是问题
作者: KYOJYF    时间: 2025-3-6 07: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根本也不是发布,咋又标题党了
作者: flyingheart    时间: 2025-3-7 08:58

这更接近相机而不是镜头。首先肯定贵,然后磁吸注定体积小重量轻,素质也高不了,比手机强,比普通相机不足。然后手机取电,拍不了几张就没电了,手机又不像相机能换电池,从价格、性能、续航全是鸡肋。
炫个技还行,应该不会量产。
作者: BigBangBang    时间: 2025-3-7 09:01

引用:
原帖由 flyingheart 于 2025-3-7 08:58 发表
这更接近相机而不是镜头。首先肯定贵,然后磁吸注定体积小重量轻,素质也高不了,比手机强,比普通相机不足。然后手机取电,拍不了几张就没电了,手机又不像相机能换电池,从价格、性能、续航全是鸡肋。
炫个技还行 ...
小米可以发表一个带屏幕的安卓充电宝,专门连接这个外挂相机。
作者: locke    时间: 2025-3-7 13:29

引用:
原帖由 Adriatico 于 2025-3-5 21: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这个反而是最没意义的东西,纯嘘头,磁吸typeC很多年前就可以做到10G了,这个也就触点少一点,但是磁吸环那么大空间这个根本不是问题
既然你这么说,你更应该去问为什么sony当初不用typec,而用慢得多的Wi-Fi了,是他们的工程师太蠢吗?
小米这个至少在不济,他也是想办法把速度提到了几乎和原生镜头一样的水准把,在不济也比sony那帮工程师聪明点吧?

作者: locke    时间: 2025-3-7 13:39

引用:
原帖由 flyingheart 于 2025-3-7 08:58 发表
这更接近相机而不是镜头。首先肯定贵,然后磁吸注定体积小重量轻,素质也高不了,比手机强,比普通相机不足。然后手机取电,拍不了几张就没电了,手机又不像相机能换电池,从价格、性能、续航全是鸡肋。
炫个技还行 ...
说真的安卓旗舰机电量我觉得基本已经不是问题了,不是说手机容量有多大,而是在大功率充电加持下,安卓手机的补电速度实在太快了,哪怕出门前才发现不够电,临时来补都能轻松补到个7、80%电量
而且现在新出的充电宝本身也支持大功率快冲,冲起电来和倒水似的,以前苹果的电量焦虑基本上没有了

作者: dzgxg    时间: 2025-3-7 13: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locke  于 2025-3-7 13:39 发表
说真的安卓旗舰机电量我觉得基本已经不是问题了,不是说手机容量有多大,而是在大功率充电加持下,安卓手机的补电速度实在太快了,哪怕出门前才发现不够电,临时来补都能轻松补到个7、80%电量
而且现在新出的充电宝本身也支持大功率快冲,冲起电来和倒水似的,以前苹果的电量焦虑基本上没有了
影视飓风的评测有讲到电量问题的,没看吗
作者: locke    时间: 2025-3-7 14:46

引用:
原帖由 dzgxg 于 2025-3-7 13:5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影视飓风的评测有讲到电量问题的,没看吗
看了啊,耗电确实快,但是就拿我的过年用小米15pro的感觉来说,出去和朋友旅游,手机全程几乎都是亮屏高密度拍照+微信什么的使用,电量大半天就不行了
但是中途随便喝喝水走走路稍作休息期间接上充电宝一小会,再次拿出来电量就恢复到80%以上了,这个过程几乎没有等充电的感觉
所以我觉得电量这个应该不会是太致命的问题,毕竟现在安卓补电速度实在太快了

作者: Adriatico    时间: 2025-3-7 15: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locke  于 2025-3-7 05:29 发表
既然你这么说,你更应该去问为什么sony当初不用typec,而用慢得多的WiFi了,是他们的工程师太蠢吗?
小米这个至少在不济,他也是想办法把速度提到了几乎和原生镜头一样的水准把,在不济也比sony那帮工程师聪明点吧?
qx1要兼容所有手机怎么用磁吸传数据?2014年的时候都不存在磁吸生态。
小米这个只兼容特定手机才可以,用磁吸typec一样是要在手机背后磁吸环的区域做一组触点出来。
当然如今的情况其实是不需要像小米那样专门改动手机的,出个特制的手机壳背后磁吸触点直连到底部typeC接口就行了,或者更简单一点磁吸部份集成到摄影手柄上。

本帖最后由 Adriatico 于 2025-3-7 07:12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三枪    时间: 2025-3-7 15:52

可以参考永诺yn455,那个是真正用安卓系统+m43镜头卡口的手机相机缝合怪,还用的是相机专用的电池,那个的问题之一就是开相机之后电量尿崩,如果想随身用那个在外面玩一天还不耽误接打电话和收发消息,最好的方式是再带着另一个正经的手机

正经相机里面用的soc都是特化过的,只能转物专用,而且在设计的时候都会严格进行功耗控制,驱动镜组进行对焦这件事就非常耗电,画幅越大,镜组也就越大

手机硬上m43的问题,除了体积失控之外,功耗也是失控的,当然如果索性放弃治疗,那么这两个问题也就同时能解决了

我以前还想过这个事情 https://bbs.tgfcer.com/viewthread.php?tid=8377022

我认为这样的缝合怪不算镜头的本体就至少需要23mm的厚度



作者: ronald    时间: 2025-3-7 16: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三枪  于 2025-3-3 17:07 发表
不如做一个可以磁吸的m43镜头卡口,想用什么镜头自己随便配
这东西奥巴十年前做出来过, 叫Olympus Air A01, 硬件差不多就是极小型化的EPL7, 1600万像素, 每秒10张raw连拍, 1080p录像, 使用wifi连接手机.

当时反响不大, 主要是这东西没防抖, 而且wifi连接上这设备以后手机就没法上网了, 那时候手机也没有那么丰富的修图功能.

[ 本帖最后由 ronald 于 2025-3-7 16:22 编辑 ]
作者: 三枪    时间: 2025-3-7 16:34

引用:
原帖由 ronald 于 2025-3-7 16: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这东西奥巴十年前做出来过, 叫Olympus Air A01, 硬件差不多就是极小型化的EPL7, 1600万像素, 每秒10张raw连拍, 1080p录像, 使用wifi连接手机.

当时反响不大, 主要是这东西没防抖 ...
这个我知道,还有索尼很多年前出的那个,都有同样的问题————画面实时反馈到手机屏幕的延迟太大,续航也很差

有没有防抖是次要的,有了防抖更耗电

小米的这个用物理接口解决了延迟问题,但续航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

我估计小米这个镜头的最终售价至少是三千块,再出等效50mm的再赚一次,再出等效85mm的
作者: ginaamix    时间: 2025-3-7 16: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Adriatico  于 2025-3-5 21:58 发表
这个反而是最没意义的东西,纯嘘头,磁吸typeC很多年前就可以做到10G了,这个也就触点少一点,但是磁吸环那么大空间这个根本不是问题
这个LaserLink号称是直通手机ISP的,TypeC还得读进内存,延迟不在一个级别
作者: Adriatico    时间: 2025-3-7 16: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ginaamix  于 2025-3-7 08:46 发表
这个LaserLink号称是直通手机ISP的,TypeC还得读进内存,延迟不在一个级别
TypeC只是个接口规格,和数据协议数据链路没有任何关系,光通信能直连isp用typec磁吸一样可以,又没让你用手机自带那个typec口
作者: locke    时间: 2025-3-7 16: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三枪  于 2025-3-7 16:34 发表
这个我知道,还有索尼很多年前出的那个,都有同样的问题————画面实时反馈到手机屏幕的延迟太大,续航也很差

有没有防抖是次要的,有了防抖更耗电

小米的这个用物理接口解决了延迟问题,但续航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

我估计小米这个镜头的最终售价至少是三千块,再出等效50mm的再赚一次,再出等效85mm的
按小米3千是不可能的,日厂那坑爹的尿性m43头都不一定3k,小米这个我觉1k最多了
作者: 三枪    时间: 2025-3-7 17:01

引用:
原帖由 locke 于 2025-3-7 16: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按小米3千是不可能的,日厂那坑爹的尿性m43头都不一定3k,小米这个我觉1k最多了
小米的这个镜头只看表面的规格数据是挺高的,好像是1.4光圈,等效35mm,而且体积很小很轻,肯定是特殊设计过的,后组镜片非常靠近cmos,那些不可换镜头相机的体积更小更紧凑的原因都是镜头经过特殊设计

奥巴有一个近似规格的正经m43镜头,1.2光圈,体积很大很重,现在全新4500多

当然,小米这个镜头的光学素质究竟如何就不知道了,也许实际非常糟糕,全靠数码修正
作者: 幻飞一线天    时间: 2025-3-7 17: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引用:
原帖由 @xjackx  于 2025-3-3 19:46 发表
只是概念机。首先磁吸问题没法解决,磁吸是苹果专利,安卓只能做磁吸保护盖机器本体没法做,所以量产不了
喷了,磁吸还专利。
那么苹果做不了屏下指纹也是因为苹果没有专利?
作者: locke    时间: 2025-3-7 17:54

引用:
原帖由 三枪 于 2025-3-7 17:01 发表

小米的这个镜头只看表面的规格数据是挺高的,好像是1.4光圈,等效35mm,而且体积很小很轻,肯定是特殊设计过的,后组镜片非常靠近cmos,那些不可换镜头相机的体积更小更紧凑的原因都是镜头经过特殊设计

奥巴有一 ...
他这个我估计其实就是微单的饼干头+coms模组,我记得松下的gf系列的M43饼干头也就是2,3k的价格,所以应该贵不到哪里去
而且按照小日本的东西溢价程度,以及国产的镜头动不动2,300的价格来说,我估计过千很可能已经是极限了,我看网上说小米可能定4,500
所以当然100分是肯定做不到的,但是比手机的镜头好,而且做到大厂镜头的7,80分水平我猜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普通人玩玩足够了

作者: ginaamix    时间: 2025-3-7 18: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Adriatico  于 2025-3-7 16:49 发表
TypeC只是个接口规格,和数据协议数据链路没有任何关系,光通信能直连isp用typec磁吸一样可以,又没让你用手机自带那个typec口
那TypeC也肯定在其他方面有一系列问题,比如延迟、体积和功耗,不然手机摄像头不会是清一色MIPI接口
作者: xjackx    时间: 2025-3-7 21:46

posted by 论坛助手,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幻飞一线天 于 2025-03-07 17:09 发表
喷了,磁吸还专利。
那么苹果做不了屏下指纹也是因为苹果没有专利?
[attach]1223210[/attach]
你有这个功夫喷我,还不如自己去网上查查
作者: Adriatico    时间: 2025-3-7 22: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ginaamix  于 2025-3-7 10:18 发表
那TypeC也肯定在其他方面有一系列问题,比如延迟、体积和功耗,不然手机摄像头不会是清一色MIPI接口
手机摄像头接口在机器内部当然没有理由用typec这么大的接口挤占空间,直接pcb走线就行了,外部磁吸不存在这个问题。
作者: 穆里尼奥    时间: 2025-3-8 07: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三枪  于 2025-3-7 16:34 发表
这个我知道,还有索尼很多年前出的那个,都有同样的问题————画面实时反馈到手机屏幕的延迟太大,续航也很差

有没有防抖是次要的,有了防抖更耗电

小米的这个用物理接口解决了延迟问题,但续航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

我估计小米这个镜头的最终售价至少是三千块,再出等效50mm的再赚一次,再出等效85mm的
怎么可能3000
作者: dzgxg    时间: 2025-3-8 08: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大法qx10上市价格应该是1300左右,价格本身挺合理的,小米这个如果能出应该不会高于这个价格,其实这种大型外挂配件最主要问题不是价格本身,而是值不值得往手机上挂着用,就算只卖500也得真正实用才行
作者: nopaina    时间: 2025-3-8 16: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500就别想了,那个摄影套装都699
作者: 737    时间: 2025-3-8 20: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感觉是个鸡肋,35焦段跟手机主摄拉不开差距。那之后会出长焦吗?出了长焦,你标准版小米能用的话,那谁去买ultra呢?
作者: refo    时间: 2025-3-8 21:11

引用:
原帖由 737 于 2025-3-8 20:4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感觉是个鸡肋,35焦段跟手机主摄拉不开差距。那之后会出长焦吗?出了长焦,你标准版小米能用的话,那谁去买ultra呢?
到时候只有ULTRA才能挂,不就解决了么
作者: lizitaisha    时间: 2025-3-9 12:39

不成熟,手机芯片处理不了那多的数据量+没防抖

还需要时间
作者: 凤凰天驱    时间: 2025-3-9 14: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触电取电,光口通信,如果能做成m43卡口底座必须还是要加强连接部分,不然上个大头,用着一开心端着手机直接拍那就中间断开了
作者: ginaamix    时间: 2025-3-9 15: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Adriatico  于 2025-3-7 22:40 发表
手机摄像头接口在机器内部当然没有理由用typec这么大的接口挤占空间,直接pcb走线就行了,外部磁吸不存在这个问题。
延迟就可能有问题,如果未来需要更高速率USB也不一定够用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