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数码手机] 3nm感觉已经到制程极限了,那么1nm之后芯片制程还能不能顺利发展性能了? [打印本页]

作者: ferrerorun    时间: 2021-11-8 16:20     标题: 3nm感觉已经到制程极限了,那么1nm之后芯片制程还能不能顺利发展性能了?

X86单线程时钟频率已经到了极限 功耗性能比已经残了
ARM M1芯又吧效率玩的这么顶 水果的CPU感觉很快也会碰壁
以后都靠堆核心数?
纯讨论求教···勿喷

[ 本帖最后由 ferrerorun 于 2021-11-8 16:25 编辑 ]
作者: sxyzero    时间: 2021-11-8 16:34

还能优化架构玩几年
作者: meizulyh    时间: 2021-11-8 16:34

大小核才刚开始,用个好多年没问题
作者: bikkibakki    时间: 2021-11-8 16:44

以后靠堆叠,盖高楼
然后会开发芯片内散热技术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1-11-8 16:53

3nm会换GAA晶体管,然后再发展几代,然后就看不到可预见的未来了。
堆叠芯片可以保证设备集成度继续提升,但是没法改变半导体本身的效能不再进步这一点。
作者: sceic    时间: 2021-11-8 17: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
作者: tooomy    时间: 2021-11-8 18: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到时候就吹核心吧,18核26核39核
作者: sumeru    时间: 2021-11-8 18:39

不能,现在所谓7nm/5nm其实是销售概念,并不是真正的物理尺寸,跟当初40nm那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后边可能会改吹其他工艺。
作者: lvv    时间: 2021-11-8 18: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放心 会有新词语出现的
作者: lakins    时间: 2021-11-8 19: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一直说撞墙,至少2030年之前还是飞速发展的
其实发不发展还是看需求吧,要是没有智能手机这波,早就撞墙了
作者: ferrerorun    时间: 2021-11-8 19:02

问题是不靠制程缩小单核核心频率上不去了  

光靠3D堆叠堆芯片核心数 这不是很原始吗?而且很快也会到头····

人类科技就这么停滞了?
作者: manvvvv    时间: 2021-11-8 20:21

越接近极限成本越高,实际上几年前的新工艺成本已经开始起飞了,amd用7nm第一次出现了成本不降反升。
作者: manvvvv    时间: 2021-11-8 20:22

引用:
原帖由 lakins 于 2021-11-8 07:01 PM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一直说撞墙,至少2030年之前还是飞速发展的
其实发不发展还是看需求吧,要是没有智能手机这波,早就撞墙了
性能提升但是会伴随涨价,简单来说就是新产品消费级用户会开始慢慢负担不起了,芯片类产品会越来越保值。

[ 本帖最后由 manvvvv 于 2021-11-8 20:24 编辑 ]
作者: 一只纯猪头    时间: 2021-11-8 20: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还可以继续的
intel路线图已经出来了

不过估计收会很困难
作者: 北德文斯克    时间: 2021-11-8 20:40

感觉不能,某一块的科学技术都无法无限进步的,下面就是突破基础物理层面突破,很看缘分的
作者: ferrerorun    时间: 2021-11-8 22:02

感觉人类芯片发展已到极限  没有新技术的话·····
作者: Alloyo    时间: 2021-11-9 01: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现在民用达到5年前顶级U的水准没有?没有那就还有得玩
作者: MacPhisto    时间: 2021-11-9 03: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3nm 1nm 并不是物理上的纳米啊。只是营销上用来表示升级而已。
作者: MacPhisto    时间: 2021-11-9 04: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ferrerorun  于 2021-11-8 19:02 发表
问题是不靠制程缩小单核核心频率上不去了  

光靠3D堆叠堆芯片核心数 这不是很原始吗?而且很快也会到头····

人类科技就这么停滞了?
超算也是堆核心数。这个思路没问题。并行处理一直是主流。现在软件设计很多有问题,硬件性能并没有发挥出来。
作者: Lucifer6E    时间: 2021-11-9 04:40

等真到了2纳米的时候,1.9nm叫台积电9,1.8nm叫台积电8,还能再玩10年
作者: tooomy    时间: 2021-11-9 09: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这纳米营销确实深入人心,现在有大爷大妈买手机都先问,芯片几纳米的?
作者: razgriz    时间: 2021-11-9 15: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记得好多年前也都说5nm还是多少就到极限,结果这都奔着1nm去了。

原理搞不清楚,至少大家随口一说的所谓极限我是轻易不会再信
作者: hailfruhner    时间: 2021-11-9 15: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umeru  于 2021-11-8 18:39 发表
不能,现在所谓7nm/5nm其实是销售概念,并不是真正的物理尺寸,跟当初40nm那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后边可能会改吹其他工艺。
对的英特尔都被逼的改名了
作者: jinwyp    时间: 2021-11-9 19:16

https://3g.163.com/dy/article/GF435AB105119JRD.html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1-11-9 20:03

引用:
原帖由 Lucifer6E 于 2021-11-9 04:40 发表
等真到了2纳米的时候,1.9nm叫台积电9,1.8nm叫台积电8,还能再玩10年
改名没用,工艺不是面对消费者的
是不是真的便宜、功耗低、性能强才是重要的,靠改名骗不了客户。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1-11-9 20:21

引用:
原帖由 jinwyp 于 2021-11-9 19:16 发表
https://3g.163.com/dy/article/GF435AB105119JRD.html
晶体管结构早就变了,工艺前面的数值早就不再代表具体的栅的长度或者说源极和漏极之间的距离了,无论哪家都只是在延续命名规律,就是上一代工艺名称除以根号2就代表下一代工艺。
作者: 江南恐龙    时间: 2021-11-9 22: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再小下去漏电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1-11-9 23:56

引用:
原帖由 江南恐龙 于 2021-11-9 22: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再小下去漏电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现代晶体管工艺提升要伴随着结构的改变而不是简单同比缩放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