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psi 于 2020-2-24 23:04 发表
KG演KG还演出了坏的一面?这个设定牛逼了
原帖由 @鬼冢英吉 于 2020-2-24 23:14 发表
不算坏,正常人
原帖由 @怀表 于 2020-2-24 22:46 发表
这部还真不算难看,唯一让我感觉不适的地方就是配乐,部分片段太让人抓狂了,影响观影体验。对人物刻画真实这一点无比认同,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很多男主这种“不作死就不会死”类型的人,看到男主拿到KG抵押的戒指转头就去当铺这种骚操作差点给我惊掉下巴,太喜欢他这种作死的劲儿了,当时就觉得这哥们儿肯定没有好下场,最后果不其然……
原帖由 @Alloyo 于 2020-2-24 10:54 发表
狂黑伟光正的犹太佬和国家一级运动员,还有大大的抹黑伟大城市nyc
原帖由 @wpang 于 2020-2-25 17:49 发表
颁奖季最喜欢的一部。萨夫迪兄弟进入主流工业制作体系的第一部,一点儿没怵完全没耽误玩儿好自己那套,甚至还借由飚升的制作条件完成了一点进化。虽然对美国颁奖季来说还是超纲了,但能获得北美影评人的共识也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过去的萨夫迪电影,脱胎于直接电影门徒的手持长焦+现实主义基调的街头奇谭+新时代情绪调动手段,进行到上一部「好时光」的电音超级压迫大特写和焦躁剪辑,已经走到了一个极致,眼看要在自我重复的边缘徘徊。本次遇上经验丰富的老派黄金标准DoP(服务过芬奇伍艾贝托鲁奇波兰斯基哈内克),为哥俩以人像特写为主体的影像体系里引入了变形宽银幕镜头,相比「好时光」让人呼吸困难的压迫感,本作的特写视角更广,人像之外的空间更大,距离角色也比「好时光」要显得更远一点。留出的空间给了视觉的另一个母题:由各种以玻璃为主的杂物及其造成的反光、倒影等等等等碍眼的「杂象」,这一切除了在感官上继续加强焦虑和烦躁感,也形成一个不能直接看到但能被观众感受到的画外的墙,隔在角色与观众之间,就好像那道防盗门,它们把主角困在一座透明监狱之中,配合高反差和蓝灰色的80年代影调,融合故意脏兮兮的胶片质感,呼应了影片在城市空间上对营造「Michael Graves式城市监狱」意象的痴迷。
主角仿佛鱼缸里一条不甘寂寞的观赏鱼,想从无聊又艳俗的鱼缸里蹦出去,这个作死举动在常识上没有意义,但危险本身就是给他的奖赏,成为drama queen是它铤而走险写就drama的驱动力,某种意义上它是Free Solo的一种变体甚至反面,他并不思考「free」,但是要主动创作困兽之斗来对抗静默,恰如那些哥俩一如既往迷恋的LSD配色的聒噪。也想过影片是否有更多关于社会性的探讨,但是并没找到太多支撑,顶多也就算是顺带侧写个时代不安全感。相反,一个更私人化的创作意图猜测反而在一次专访里被证实了,哥俩直言故事投射了对扎钱拍独立电影艰辛却无法自拔的感受,是一种创作者挣扎的隐喻。这个倒是有些共感,就像老马丁总引用卡普拉的名言:「拍电影像西毒,唯一的解药就是更多电影」;同样的意思在「下众之爱」里被内田英治换了个说法:「拍电影就像爱上一个荡妇,只能一直不断的操下去。」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甚至感动到想哭…
如果说「好时光」中的观看视角是对观众一种近乎强暴式的逼近,那「原石」则像是观众坐在钻石街拿着看珠宝的放大镜,望向原石中的宇宙观,看里面疯狂积累的焦灼。这提供了一种安全又危险的观察距离,它给予角色更多戏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