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脑] intel确认独立显卡明年首发 [打印本页]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9 09:13     标题: intel确认独立显卡明年首发

在英特尔举行的投资会议上,新任CEO司睿博透露,14nm工艺会继续充实产能,满足市场需求。10nm工艺消费级产品今年年底购物季上架,服务器端明年上半年。明后年将接连出现10nm+、10nm++;7nm将于2021年登场,2022年、2023年则连续推出7nm+、7nm++。对于一直备受期待的显卡,这次英特尔也确认了时间,英特尔首款独立显卡将在2020年发布,7nm显卡预计在2021年亮相。

但是英特尔未透露该独立显卡是服务器还是民用产品,关于未来规划也仅仅发布了超算使用的GPU计算卡路线图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9 09: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相比渣渣navi更期待这个继承原来amd构想的设计。
作者: dhd    时间: 2019-5-9 09:25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s Max
想当年i740绝对是显卡市场里的一条鲶鱼
作者: yamiyama    时间: 2019-5-9 09:28

关键是挖矿能力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9 09:29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9 09: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相比渣渣navi更期待这个继承原来amd构想的设计。
通用计算和光追肯定没问题,但是英特尔能不能搞定光栅化渲染兼容性我很怀疑,核显驱动到现在还有一大堆游戏渲染错误
作者: arex    时间: 2019-5-9 09:31

指望intel比指望AMD靠谱些

最好能出点儿低功耗移动版的,把macbook pro里面那垃圾AMD破卡赶紧换了

苹果硬件里面俩毒瘤 1.intel基带 2.amd独显
作者: DVDRiP    时间: 2019-5-9 09:35

如果能干掉AMD就精彩了
作者: lvcha    时间: 2019-5-9 09:46

i740用了两年。
胜在便宜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9 09: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9 09:29 发表
通用计算和光追肯定没问题,但是英特尔能不能搞定光栅化渲染兼容性我很怀疑,核显驱动到现在还有一大堆游戏渲染错误
英特尔原来的图形部门大概也就打打下手,三哥带着农企一家老小半个投奔的才是开发主力。
我说了从进度来看这玩意肯定是基于原来三哥在amd研发的下一代图形架构,因为只有基于一个现成设计才可能在存在磨合期的情况下那么快推出产品。
所以底子是amd的底子,但是财力和技术力的支持力度是英特尔的。
作者: ppkkhh    时间: 2019-5-9 10:25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9 09: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英特尔原来的图形部门大概也就打打下手,三哥带着农企一家老小半个投奔的才是开发主力。
我说了从进度来看这玩意肯定是基于原来三哥在amd研发的下一代图形架构,因为只有基于一个 ...
至少营销和公关大战是没跑的。你看看三哥挖的amd和nv的高管都是什么部门的,大都集中在营销部门和市场部门。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9 10:27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9 09: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英特尔原来的图形部门大概也就打打下手,三哥带着农企一家老小半个投奔的才是开发主力。
我说了从进度来看这玩意肯定是基于原来三哥在amd研发的下一代图形架构,因为只有基于一个 ...
新驱动优化和兼容性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我才不信intel短短2年之内能搞定这一切,这可不是挖几个核心人员就能办到的事

想想当年的S3,也是吹的乌拉乌拉响,连暗黑2都能花屏
作者: 加藤鹰    时间: 2019-5-9 1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在牙膏的问题不是AMD或黄老板,牙膏最大的问题是落后台积电太多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9 10: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加藤鹰  于 2019-5-9 10:31 发表
现在牙膏的问题不是AMD或黄老板,牙膏最大的问题是落后台积电太多了。。。
大概也就落后一年,10+出了应该就赶上了,而且按照路线图英特尔7nm要提到2021年。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9 10: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9 10:27 发表
新驱动优化和兼容性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我才不信intel短短2年之内能搞定这一切,这可不是挖几个核心人员就能办到的事

想想当年的S3,也是吹的乌拉乌拉响,连暗黑2都能花屏
既然硬件是做了一半拿过来的,为啥软件就不是做一半拿过来的?
英特尔原来的驱动部门工作大概就是改ui匹配英特尔风格,仔细想想这种事情8809g时候不就已经练习过了么。
作者: 道克斯    时间: 2019-5-9 10: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怪不得9代酷睿都不带核显原来是给独显做铺垫
作者: ppkkhh    时间: 2019-5-9 11:05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9 10:27 发表



新驱动优化和兼容性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我才不信intel短短2年之内能搞定这一切,这可不是挖几个核心人员就能办到的事

想想当年的S3,也是吹的乌拉乌拉响,连暗黑2都能花屏
你别忘了前一阵子,intel那个加vega集显的东西的驱动是啥样的。
intel和amd的交易方面可能涉及的很大。
作者: 加藤鹰    时间: 2019-5-9 11: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9 10:47 发表
大概也就落后一年,10+出了应该就赶上了,而且按照路线图英特尔7nm要提到2021年。
按牙膏的PPT,2021年赶上今年的台积电差不多了
作者: yfl2    时间: 2019-5-9 11: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道克斯  于 2019-5-9 10:53 发表
怪不得9代酷睿都不带核显原来是给独显做铺垫
只是部分型号不带
作者: 幽灵胖胖    时间: 2019-5-9 11: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有竞争是好事,最好三国鼎立
作者: 查理王    时间: 2019-5-9 11: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6公主会不会上I家全家桶
作者: vany    时间: 2019-5-9 11: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叫i741么?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9 11:37

引用:
原帖由 ppkkhh 于 2019-5-9 11:05 发表

你别忘了前一阵子,intel那个加vega集显的东西的驱动是啥样的。
intel和amd的交易方面可能涉及的很大。
那玩意GPU赛在PCIE总线上,跟焊在主板上没区别,intel作为系统集成商提供GPU驱动理所当然

这跟它自己公司GPU驱动完全两码事,苏妈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要在驱动这个方面给intel什么资源,尤其是显卡驱动还牵涉到很多商业上的机密问题,intel也不可能让别的公司插手

就算阿三能带来部分源代码,可真正在实际游戏里配套需要大量测试,这没个4、5年和大量资源投入根本搞不定,这可不是做游戏机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9 11: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vany  于 2019-5-9 11:34 发表
叫i741么?
我估计命名规则要和cpu一起换一套格式统一的,cpu都5位数了太碍眼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9 11: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9 11:37 发表
那玩意GPU赛在PCIE总线上,跟焊在主板上没区别,intel作为系统集成商提供GPU驱动理所当然

这跟它自己公司GPU驱动完全两码事,苏妈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要在驱动这个方面给intel什么资源,尤其是显卡驱动还牵涉到很多商业上的机密问题,intel也不可能让别的公司插手

就算阿三能带来部分源代码,可真正在实际游戏里配套需要大量测试,这没个4、5年和大量资源投入根本搞不定,这可不是做游戏机
我认为是全部代码,已经可以仿真环境下运行。而后续软件开发的也都是原开发者,直接读得懂。

三哥去amd多少年都是给gcn修修补补,憋不出自己的设计,反而到英特尔2年就出来了?
这肯定是三哥拿着自己在amd的设计投奔英特尔无疑呀。既然硬件放了软件有啥不能放的,三哥都可没有去别的企业干2年,是直接上岗了amd名义上的“竞争企业”的。这一切都是amd和英特尔商量好的事情,amd放手了眼界过高庙小养不起的大神和大神的设计,而英特尔图形从此基于amd体系要给amd上供专利费,双赢。
作者: Alloyo    时间: 2019-5-9 23: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理论上牙膏厂是全球显卡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显卡厂商
作者: Pollux_zy    时间: 2019-5-10 16:28

i740还历历在目,当时玩极品飞车效果还可以
作者: ulric    时间: 2019-5-10 18: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gcn的老祖宗王启尚都回归了,navi以后正式发力;只有裱糊匠水平的阿三能掀起什么风浪?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10 19:02

引用:
原帖由 ulric 于 2019-5-10 18: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gcn的老祖宗王启尚都回归了,navi以后正式发力;只有裱糊匠水平的阿三能掀起什么风浪?
得了吧,别吹嘘个人能力了,GCN又不是王启尚一个人干的,原来GCN团队基本都走的差不多了

现代GPU研发已经是个极高技术和资金门槛的精细活,靠一个人没什么鸟用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10 19: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10 19:02 发表
得了吧,别吹嘘个人能力了,GCN又不是王启尚一个人干的,原来GCN团队基本都走的差不多了

现代GPU研发已经是个极高技术和资金门槛的精细活,靠一个人没什么鸟用
既然amd的体量没可能研发新架构了,那修修补补总要找个熟悉的人来吧。
三哥修补gcn的手艺实在是惨,cu的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同频同cu的性能压根不涨。
不涨也就罢了,然而fiji开始暴露的管线规模增大后效率明显下降的问题也一直没有突破。
同频性能没改善,规模无法增大,也就是说三哥那么多年来,amd图形产品的性能改善纯粹靠频率提升。这换个熟悉gcn的人来干再怎么也不会这样惨。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10 19:30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10 19: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既然amd的体量没可能研发新架构了,那修修补补总要找个熟悉的人来吧。
三哥修补gcn的手艺实在是惨,cu的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同频同cu的性能压根不涨。
不涨也就罢了,然而fiji开 ...
GCN问题我早就跟你说过了,GCN一开始并不完全是为了图形渲染开发,最早是为了配合推土机搞异构计算用的

所以在游戏性能至关重要的前后端设计方面压根就没怎么重视过,这种情况下你叫王启尚自己来修补GCN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当然在Navi20上CU里赛了额外SIMD单元,增强了SIMD吞吐能力可能对游戏性能有一点帮助

但是归根到底GCN这个构架就不像当初HD4850/4870那样完全是为了游戏渲染优化的构架,这是农企面对的最大问题

老黄当年也吃过这个大亏,所以现在游戏卡和计算卡构架都分别开发,下代安培和民用琥珀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效能最大化,农企目前的资源状况是很难学老黄这么玩,只能继续在GCN基础上裱糊下去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10 19:41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某些人总认为浮点性能=游戏性能,总体来说这个观点不能说错误,但是非常片面

因为光栅化渲染很多步骤比如多边形设置、纹理贴图、光栅化处理这三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却跟浮点计算完全没有关系,无论你看所有GPU包括手机上那些烂货一样都是固定单元,所以实际游戏性能等于浮点性能和这些重要固定单元配合整体输出性能,堆几万个SP谁都会,问题是你有这么强大的多边形引擎给你喂数据吗?没有多边形你浮点再高也跑不起来,也许有些人会问不能用通用SP来代替固定单元吗?这个你们可以问intel和骚尼,看看当年Larrabee和CELL跑软件光栅化是个什么“美妙”的表现,intel后来总结Larrabee教训时说过如果用通用ALU来软件执行光栅化,同等性能下晶体管耗费比固定单元高50倍

[ 本帖最后由 u571 于 2019-5-10 19:46 编辑 ]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10 20:23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10 19:30 发表



GCN问题我早就跟你说过了,GCN一开始并不完全是为了图形渲染开发,最早是为了配合推土机搞异构计算用的

所以在游戏性能至关重要的前后端设计方面压根就没怎么重视过,这种情况下你叫王启尚自己来修补GCN也不 ...
只要navi或者navi20能做到同频性能超过fiji、vega一干64cu设备,就说明gcn还是可以改的,而是三哥不会改。
三哥有自己的想法,我相信2年后英特尔将会问世一款非常革命性的图形产品,但是很显然急需实实在在改善竞争力的amd受不起三哥的天马行空。
和平分手,三哥去英特尔实现梦想,而amd失去了自己的新架构和半个图形部门,但那化为一笔实实在在的旱涝保收的持续专利收入,可以说双赢。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11 07:47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10 20:23 发表

只要navi或者navi20能做到同频性能超过fiji、vega一干64cu设备,就说明gcn还是可以改的,而是三哥不会改。
三哥有自己的想法,我相信2年后英特尔将会问世一款非常革命性的图形产品,但是很显然急需实实在在改善竞 ...
目前intel关于GPU部分都只提到计算卡,民用和游戏部分提都没提,这样的东西一看就是为了跑运算做的玩意

不可能是专门的图形卡
作者: 马甲爵    时间: 2019-5-11 07: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当年Intel 810主板 性价比最高的办公主板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11 10: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11 07:47 发表
目前intel关于GPU部分都只提到计算卡,民用和游戏部分提都没提,这样的东西一看就是为了跑运算做的玩意

不可能是专门的图形卡
为什么要是专门的图形卡?有完整游戏图形功能就行了。
显卡的计算功能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对一般用户来说已经不是没意义的额外成本了。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11 10:55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11 10: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为什么要是专门的图形卡?有完整游戏图形功能就行了。
显卡的计算功能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对一般用户来说已经不是没意义的额外成本了。
我上面说过了,实际游戏性能不完全等于浮点计算效能,没有配搭合理的前后端专用单元,堆再多的SP对于游戏玩家来说也仅仅只是电热丝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11 11: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11 10:55 发表
我上面说过了,实际游戏性能不完全等于浮点计算效能,没有配搭合理的前后端专用单元,堆再多的SP对于游戏玩家来说也仅仅只是电热丝
哪怕是游戏也要用到通用计算的。
如果说ps4的管线规模还不是瓶颈,那ps5明显是了,会更多的利用到通用计算。
正好gcn架构支持异步排序,可以不切换模式同时干通用计算和图形计算。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11 11:48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11 11: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哪怕是游戏也要用到通用计算的。
如果说ps4的管线规模还不是瓶颈,那ps5明显是了,会更多的利用到通用计算。
正好gcn架构支持异步排序,可以不切换模式同时干通用计算和图形计算 ...
现在游戏并没用多少Compute shader,如果游戏都转向以计算为主GCN还会是这种窘境?直接堆到1万SP不是更屌

无论DX11还是DX12,牵涉到Compute shader比用传统光栅化渲染流水线都要慢至少一个数量级,如果靠通用计算就能包打天下那巨硬干嘛还要做DXR?直接全光追不就行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11 12: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11 11:48 发表
现在游戏并没用多少Compute shader,如果游戏都转向以计算为主GCN还会是这种窘境?直接堆到1万SP不是更屌

无论DX11还是DX12,牵涉到Compute shader比用传统光栅化渲染流水线都要慢至少一个数量级,如果靠通用计算就能包打天下那巨硬干嘛还要做DXR?直接全光追不就行了
ps4对传统图形渲染还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设备,而ps5已经畸形了,必然瓶颈。
游戏也就必然要改变渲染流程以利用无法利用的资源。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11 12:09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11 12: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ps4对传统图形渲染还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设备,而ps5已经畸形了,必然瓶颈。
游戏也就必然要改变渲染流程以利用无法利用的资源。
不可能,PS5肯定还是以强化传统光栅化性能为主,不管有没有光追光栅化渲染性能是帧数的最直接保障

靠通用计算那等于又要走回PS3老路了,骚尼绝对不可能这么蠢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11 12: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11 12:09 发表
不可能,PS5肯定还是以强化传统光栅化性能为主,不管有没有光追光栅化渲染性能是帧数的最直接保障

靠通用计算那等于又要走回PS3老路了,骚尼绝对不可能这么蠢
然而必然,因为还是gcn,有规模扩大性能不涨的天生硬伤。
作者: u571    时间: 2019-5-11 12:16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9-5-11 12: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然而必然,因为还是gcn,有规模扩大性能不涨的天生硬伤。
这跟游戏机有啥关系,游戏机的成本还没到受到天生构架限制的地步,想堆SP也堆不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11 12: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9-5-11 12:16 发表
这跟游戏机有啥关系,游戏机的成本还没到受到天生构架限制的地步,想堆SP也堆不了
游戏机因为能效需求频率会比桌面显卡低一截,桌面1.8ghz的话游戏机我估计1.5xghz最多了。如果不是浮点翻倍的navi20,那12t多就需要起码56cu,明显超了。
这种玩意拿出来跑传统渲染性能表现大概也就x1x的1.5倍。
作者: lahm    时间: 2019-5-11 23: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怀念当年显卡芯片厂百花齐放的年代,比现在有意思多了,3dfx.Intel.power vr.nvidia.ati.s3.matrox.sis.搞到现在就剩二人转了。无趣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9-5-12 01:25

引用:
原帖由 lahm 于 2019-5-11 23: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怀念当年显卡芯片厂百花齐放的年代,比现在有意思多了,3dfx.Intel.power vr.nvidia.ati.s3.matrox.sis.搞到现在就剩二人转了。无趣
桌面就有a、i、n三家
移动图形架构有powervr、高通、苹果、arm
算不上少

而且游戏开发者不会喜欢百花齐放的。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